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电商零售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企业增加了电商销售渠道。基于2001-2017年47个零售上市公司的数据,文章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选取了存货收入比与固定资产收入比作为衡量零售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估计了增加电商零售渠道对二者的影响。研究发现:(1)增加电商渠道能够显著降低12%的零售企业库存收入比,提高零售企业的经营能力,该影响具有持续性与递增趋势,且商超类企业改善程度更高;(2)互联网并没有显著影响零售企业的固定资产收入比,说明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商店与电商渠道共同发展的双渠道策略。研究结果说明互联网有利于零售效率提升,且应该注重电商-商店融合的双渠道新零售业态-构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零售模式开疆破土,电商、实体店,乃至整个零售行业均受其"线上+线下+物流"模式的深远影响,并努力向其运营模式靠拢。新零售的重要内容是以消费者享受资料消费为主,让企业在满足消费者的服务的同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新零售还从"货场人"到"人货场"的运营模式的转变。本文以阿里巴巴展开研究,研究其以大数据为核心运营的新零售模式,如何打造新零售布局。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实体扩张艰难和电商发展冲击市场的背景,以研究实施轻资产运营对我国零售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为目的,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中国沪深证券市场2014-2016年度零售业上市公司数据展开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层次回归法针对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开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实施轻资产运营会加剧经营规模对零售企业盈利能力的负向影响,也会削减甚至抵消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负向影响,这为轻资产零售企业盈利能力更强的现象提供了解释。因此建议我国起步期规模小、负债水平高的零售企业实施轻资产运营。  相似文献   

4.
国内零售商普遍采取的是“前台毛利+后台毛利”的综合盈利模式,也称“通道费”模式,但这种盈利模式的形成机理尚无定论.通过对零售企业的实地调研,本文发现业内收取的后台毛利主要是零售商规避销售风险的一种手段,相应的通道费模式是零售商在一定商业风险下基于其市场势力和运营能力作出的理性选择.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量化了零售商市场势力、运营能力以及需求不确定性的零供博弈模型,通过均衡分析考察零售商盈利模式的形成机理.模型分析表明,如果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足够高,则通道费模式就将成为固定的盈利模式;反之,通道费模式就只是零售企业运营能力积累过程中的阶段性选择.随着互联网经济技术冲击下零售企业市场势力的丧失和运营能力的提升,可以预见国内零售企业将逐步摒弃通道费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5.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成长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纲  杨倩 《商业研究》2011,(12):35-39
与国际知名零售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有效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基于对自有品牌战略实施条件的分析,从零售企业的品牌运营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管理协同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成长路径分析模型,并提出品牌运营能力主导型和产品研发能力主导型成长路径及其实施战略,并以超市业态为例探讨零售企业对生鲜蔬果类、粮油类和服装类产品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成长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通过基于心理预期的零售企业服务补救博弈分析发现:零售企业对服务失误提供服务补救时必须充分考虑零售企业自身实力、市场情况以及提供服务补救的成本等各种因素,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服务补救体系,以促进零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政府在规范管理零售企业建立起服务补救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市场情况,根据市场规律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7.
陈劲 《中国商论》2011,(7Z):6-7
通过基于心理预期的零售企业服务补救博弈分析发现:零售企业对服务失误提供服务补救时必须充分考虑零售企业自身实力、市场情况以及提供服务补救的成本等各种因素,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服务补救体系,以促进零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政府在规范管理零售企业建立起服务补救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市场情况,根据市场规律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服务运营中,生产率问题直接影响到服务企业的运营绩效和盈利能力。通过对服务利润链和服务生产率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服务利润链的服务生产率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内部生产率、外部生产率和传递生产率三个显性因素,以及服务业生产率这一隐形因素。同时,对模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明了该模型对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零售企业物流模式对其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章提出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依据配送主体、配送环节、信息流标准和配送方式四种要素进行分类,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店址、沟通、服务和体验(购物环境)等六个方面。文章对不同物流模式对零售企业各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供应商配送物流模式可能降低零售企业的产品优势;选择供应商→顾客物流模式可能降低零售企业的服务优势;以电话作为主要物流信息传播工具可能提高零售企业的价格优势、沟通优势、服务优势和体验优势;选择定时定量配送模式可能提高零售企业的便利优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包括消费者异质性的零售需求模型,利用具有垄断地位的区域连锁零售企业的微观数据,使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包含消费者偏好异质性的随机系数模型进行估计,并利用BLP模型对消费者需求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研究表明:地理便利性、品类服务、交付服务和环境服务对于消费者选择零售店铺的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现有市场的零售商而言,应该将竞争和创新的重点放在交付服务、品类规模、品类选择、采购模式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对于即将进入市场的零售商,零售的选址仍然是关键,"小而精"的零售业态将更加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零售企业的营销策略与绩效问题,提出了零售企业营销与绩效的整体理论关系框架,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北京市零售企业的市场调查数据,进一步对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零售企业的经营绩效受企业内部资源状况和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而零售企业的营销策略只能间接地对经营绩效产生微弱影响。因此,在零售企业营销策略组合中最有效的策略是服务策略,其次为环境策略和产品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企业运营系统的分析,得出了企业运营系统的核心流程和运营系统的风险因素,然后通过对价值链模型的分析建立了基于价值链的运营风险因素模型,最后对运营系统的核心流程进行指标分解,建立了基于价值链的运营风险因素指标分解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零售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服务创新日益成为零售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由于服务本身的特征,顾客满意已成为衡量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好坏的又一标准。本文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通过构建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的五维度模型,并在此分析基础之上,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的方式及途径,从而使零售企业能更好地应对顾客需求的变化,获取顾客忠诚,赢得顾客满意,对零售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零售产业发生较大变化,实体零售企业纷纷关闭门店收缩经营,探讨新时期实体零售企业运营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07—2016年实体零售企业门店调查问卷数据,采用随机生产前沿和随机成本前沿等不同模型,检验营业面积和员工数量两种投入要素情况下的零售企业生产函数特征,例如规模报酬效应、产出弹性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等,同时检验实体零售门店商圈竞争度、门店经营历史、商品周转天数、日交易量和客单价等因素对门店运营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专卖店和百货店的运营效率较高,而超市和购物中心的运营效率较低;以及门店经营历史、日交易量和客单价对门店运营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最后针对实体零售企业门店经营决策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研究及对零售企业的调查表明,构建零售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模型,应以营销资源状况、营销理念、营销业绩、产品营销力、服务营销能力、社会营销能力和内部营销能力七个关键要素为主体,以各关键要素的不同维度指标来进行测评,后期对此模型的应用还应采用顾客和本企业职工的问卷调查及企业年报分析来取得相应支持数据,并采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或灰色层次综合评价等方式,计算得出零售企业营销竞争力最终得分和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张圣泉  杨莉 《商业时代》2007,(33):16-18
本文结合服务利润链理论的相关知识,建立商业零售企业服务利润链关系模型,引导商业零售企业管理者全面认识和理解服务利润链在服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强化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去赢得竞争优势,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零售与基于社交媒体的社群营销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热门主题,其中就包括以社群为运营渠道的新型运营管理模式。企业通过社群获取并掌握大量的客户信息,与客户产生高度互动,对目标客户与市场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精准的个性化沟通和服务充分挖掘客户价值。与此同时,各渠道和平台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打通个平台和渠道间的壁垒,实现无缝式衔接,这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及时向客户传达资讯、提高顾客忠诚度等。本文以研究新零售背景下社群营销管理为基础,分析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以美妆零售品牌“完美日记”的社群营销为例进行论述,最后提出关于在新零售背景下企业进行社群营销的相关优化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零售企业的赢利模式包括前台毛利模式、后台毛利模式和资本经营模式,企业税负对三种赢利模式偏好有不同的影响。根据零售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和模型分析认为,后台毛利模式比前台毛利模式更具有避税效应,前台毛利模式的避税效应大于资本经营模式,这说明在面临高税负时零售企业具有强烈寻求后台毛利模式的倾向。零售企业应加强税负管理,避免过度依赖后台毛利模式,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创新经营模式和营销手段,回归商业本质,增加前台毛利,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改善零供关系,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基于KANO模型分析方法的景区卷烟零售终端功能研究及应用模式,通过旅游景区消费者对卷烟零售终端功能的调查与识别,找出消费者最关注的景区旅游终端功能,进而开展针对性的终端建设策略,进一步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运营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崔莹 《中国市场》2008,(10):144-146
零售企业是一个与顾客紧密联系的服务型企业,失误的频次相对较高,容易流失顾客,形成"不良口碑"。寻找服务失误的原因以及实施补救措施,降低顾客流失,减弱"不良口碑"成为零售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零售企业的运营模式将服务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类,从企业、顾客和供应商三个方面挖掘服务失误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