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帅  孟凡强 《南方经济》2017,36(10):16-35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数据(2007年与2013年),在断点回归设计的框架下分析1999年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对城乡居民受教育年限、收入及教育回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59年左右,使城镇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85年左右。第二,在断点回归的设计下,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11%,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8%,高于OLS的估计。虽然实证结果显示教育回报并不存在城乡间的马太效应,但并不意味者城乡间教育发展与收入差距缩小。第三,高校扩招政策一方面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教育回报的提升,有效抑制了城镇居民中可能出现的收入差异扩大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高校扩招政策使得农村居民高收入群体教育回报高于低收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居民收入差异扩大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2.
龚锋  卢洪友  卢盛峰 《南方经济》2010,28(10):35-48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受益”的三维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城乡义务教育服务投入差距、产出差距和受益非均衡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城乡地区普通初中和小学师资力量的差距以及义务教育服务的生产效率差距,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服务产出差距的重要原因;而城乡义务教育服务的产出差距以及城乡居民义务教育服务的偏好差异,又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服务受益非均衡的重要原因。据此,本文认为,应着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充实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强农村居民对义务教育服务的偏好强度,最终实现从多维的角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服务的统筹和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陈岫  平海 《科技和产业》2022,22(4):215-222
为了探究新发展格局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得出31个省份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采用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物流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从结构上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的8种类型的消费支出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区域上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运用城乡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修正了我国2000-2008年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小学和初中的名义生均教育经费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收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小学与初中教育资源配置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但是随着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城乡教育资源空间聚集效应在不断减弱,同时我国城乡小学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并没有出现收敛或发散占据主导的局面,而我国城乡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主要以收敛为主。  相似文献   

5.
使用1991-2011年的人均收入和CPI数据,文章对中国西部地区各省的城乡收入进行了β和σ收敛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1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在收入增长率上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在收入水平上也存在σ收敛;农村居民在收入增长率上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在收入水平也不存在σ收敛;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因农村收入差距加大而逐步扩大;各个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对西部地区整体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等,以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Shapely方法探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财富资本及自然禀赋各因素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将样本按照城乡及地区类别进行分组,探讨城乡及地区视角下的各因素对居民收入传递的差异性表现。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解释程度要大于其对城镇居民样本的解释程度,城镇居民样本自然禀赋的解释程度高于农村居民样本。  相似文献   

7.
翟淑云 《特区经济》2014,(9):226-228
本文依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2年的数据,运用Probit有序选择模型,对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由模型估计结果得出结论:1男性的健康水平高于女性的健康水平,城镇居民的健康水平高于农村居民;2综合来看,年轻时良好的健康水平和稳定的婚姻状况对中老年健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年龄和教育对健康需求的影响比较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结果,且显著,收入对健康的影响不太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3以性别做为分组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教育对女性的健康影响更大,婚姻状况和收入对男性的影响更显著;以城乡为分组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陕西省志丹县教育局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为重点,狠抓两支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了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化水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环境持续优化,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志丹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3所,教职工1835人,在校学生29654名,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8.5%,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9.
徐璐 《开发研究》2012,(5):63-66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显著,城镇和农村居民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但城乡收入差距正逐步放大,进而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城镇和农村消费结构状况进行对比研究,评估不同消费群的消费结构状况和变动趋势,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实现经济均衡性发展具有积极现实意义。本文借用灰色关联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支出、医疗保险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支出等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度,随后通过分析城乡居民在7类分类消费支出上的关联度排序的差异程度,揭示出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特点,提出进一步改善我国消费结构和平衡城乡消费差异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何祥平 《魅力中国》2014,(23):132-132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升学服务,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这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教师为应付考试随便增加课时,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6-2011年的教育经费数据,利用区域与城乡两个维度的双变量泰尔指数对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无论是区域之间还是城乡之间的不均等程度都在缩小.当前东部地区义务教育不均等的主要差异来自各省份间城镇与农村内部间的差异,城乡间的差异已非主要矛盾,并据此提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建设、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探讨了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机制。基准分析发现,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均可以带来显著的收入分配改善效果,即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可以同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且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而总体上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还对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基础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从而提高农业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居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城乡差异研究对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城乡差异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城乡差异的空间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影响城乡差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城乡差异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为正值,且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山东省城乡差异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山东半岛和鲁南部分地区城乡差异较大,鲁西地区差异较小;城镇化率、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地方财政投资比重、进出口总额比重和高等教育规模是决定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空间格局的最主要因素;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是决定山东省城乡差异空间格局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初步探讨分析了通信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途径,并据此提出了假设:通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但是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影响不确定,受到其他因素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信基础设施确实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为通信基础设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是影响通信基础设施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分析。因此,在平衡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且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投入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情况下,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张文康 《科技和产业》2022,22(7):190-196
基于2008—2019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以城乡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旅游发展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采用全面FGLS方法分析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旅游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显著,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鼓励农村居民从事旅游事业、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文章分析了现今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文章分析了现今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读书无用论”回潮农村娃不攀“象牙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  李丽 《乡镇经济》2003,(7):40-41
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367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要求加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许多委员要求改革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尽快出台《教育投入法》,确保教育投入到位。代表、委员们的呼声事出有因。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九年义务教育出现了令人震惊的“黑洞”。尽管我国已宣布“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目前仍有15%的地区———几乎全在农村———尚未“普九”;还有0.9%的适龄儿童没能上学,11.4%的少年没有读初中,15岁以上的人口中仍有8500万人生活在与文字隔绝…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状况,并先后对此问题进行了收入的结构性分析和因素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差距已日益成为造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而非农产业发展、人口素质等因素也发挥了显著影响。本文还发现城乡差距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间也存在相关关系,从这个角度,本文探索出我国存在着城乡联动和城乡独立两种显著不同的城乡关系模式,并认为对过于落后的乡村地区,应当首先解决好其与城镇地区经济互动的基本桥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二元化"经济结构及义务教育资金总量不足,使用方向不妥,造成城乡义务教育物力资源配置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应确定国家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并加大投资力度,用法律及监管制度约束资金的使用范围,推广教育损赠,以平衡城乡间义务教育的物力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