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企改制中的资产流失:形式、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多种形式,从改制形式上看主要有MBO、MBI及LBO等,从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看主要是定价问题,如产权定价、实物定价和分配问题等。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在外部环境方面主要是由于国有资产监管缺失形成的;在公司内部方面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应从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规、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和制度、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及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入手,加强国有资产流失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明晰“收益权”与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焦智立如何使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国企改革。改革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探索,如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来增加国企效益、通过科技进步来提高国企效率、通过改善管理体制来提高国企效益等等,但始终...  相似文献   

3.
国企改制中资产评估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企改制必然涉及产权转让、企业重组等,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出资人不到住,资产评估管理制度缺陷,使国企改制中资产评估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政府如何加强资产评估的制度建设,以保障在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国有资产的不流失。  相似文献   

4.
上海增强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国有经济的现状,增强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要求:保持国有经济适度规模,提高国有经济贡献率;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引导非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国有资本的聚集力;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经济创新力;实施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提高国有经济市场力;搭建各类资本联动平台,拓展国有经济辐射力;加快国企股份制改造,提高国有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可以通过国内市场结构、股权和利润分配等比率、社会收益效应和社会成本效应、外债规模以及国内配套资金和外汇储备、对外依存度等因素来考察和衡量一国经济安全状况。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对策是:防范外国公司对我国某些行业和部门的控制和垄断;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确保外债规模与我国国内配套能力和偿债能力相适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严厉打击各类走私活动;建立国家经济安全评价、调控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6.
国企职务犯罪,国有资产流失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在机制、体制、管理、监督及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打击职务犯罪力度、完善立法三个方面提出了遏制国企职务犯罪、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需要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此情况下,政府如何实施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如何通过健康运行的市场引导企业经济行为?本文仪就此问题谈点浅见。一、关于政府调控市场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从经济职能的角度看,政府具有两重身份;一是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行使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二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行使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殖,保证国有资产不致…  相似文献   

8.
推行经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全体人民谋求福祉,提升国家实力。当原有机制、体制成为发展障碍时,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当缺少发展必需的资金时,在保证经济安全和独立的前提下,既要厉行节约,自我积累,又要吸引外来资金。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使得各国的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体,但一国的经济首先具有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其关键就在于国家是否拥有自己的民族资本。我国国企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机制和体制的问题,效率日下,国企改革成为必然,但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避免重现东欧各国改革中的失误,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其民族资本的掠夺,东欧的教训很值得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陈元婴认为,国有企业经营不仅要搞好生产经营,而且更要重视资产经营,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从消极被动的资产管理提高到积极主动的资产经营的高度上来认识。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确保国有资产滚动增值。其次,对国有资产经营来说,要贯彻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第三,要理顺产权关系。这就要分清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政企职责分开;二是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分开;三是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四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的…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起,外资并购国企就已经开始进行,而外资并购国企的利弊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外资并购彻底解决了国企产权不清的问题,盘活了国有资产的存量,应大力支持。有人认为外资并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民族工业受到压制,应予以制止。其实,外资并购国企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双方受益,用得不好,双方受损。目前关键要建立健全外资并购的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尽快出台反垄断法,让外资并购做到有法可依,从而降低并购成本,实现外资和国企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改革应围绕如何搞活国有企业,提高其竞争的进行。但由于改革中指导思想上的混乱,导致国企主体地位失落,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2.
国内许多学者主张国企改革可仿效所谓的东欧的波、捷经验 ,将国有资产或国有股份委托给投资基金管理 ,这种直接将全部国有资产交付基金管理并不具有可行性 ,投资基金只可以在大中型国企的改组、小型国企的民营化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国有资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严重流失状况,其主要原因是,国有资产观念淡薄,认识模糊,对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树立新的国有资产理财观念,搞好资产资金的筹措和调度;完善内部资产财务管理制度;改进国有资产财务监督方式;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有资产的产权根据出发,着力探讨国有资产平稳退出的现实途径,并通过对国企资产无偿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操作性的国有资产平稳退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国企改造是我国经济体制垢难点,而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产权的宏观层面上,我国已经设计并正在构建“国资委-经营公司-国企”这样的新国有资产运营体系,但在产权的微观层面上,基本上沿用着传统的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模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片面强调法人财产权的功能,使劳动处于是“国家的主人,却不是企业的主人”的窘境。本从劳动占用权确立的客观必须性出发,将“两权分离”发展为“三权分离”,最终确立企业财产权,经营经营权与劳动占用权的三足鼎立的产权格局,从而实现了国企产权制度的创新,对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主要就利用企业价值评估减少国有资产流失进行了分析,从资产评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不同评估方法在国有资产评估中的运用,通过合理的评估给国有资产一个合理的价格,从而有效规避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在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 ,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真实委托人制度 ,即通过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的人格化 ,由国有资产真实委托人来监管国有资产的运营 ,可以有效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营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此 ,必须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 ,解决对国有资产真实委托人的选聘、激励和约束等问题 ,并且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有效控制国企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相似文献   

18.
农民弃田问题已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弃田约束机制,实行乡(镇),村领导负责制。  相似文献   

19.
国企购并对于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对于调整企业和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对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解决部分国企困难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具有多种微观功能。本文对此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20.
寻租、灰色收入、过度在职消费、内部人控制等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因此。国企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是防止这些现象进一步泛滥,防止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的有效措施。把对国企经营者的业绩评价与监督约束联系起来。从目标责任约束、阶段业绩评价约束、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约束、公司治理结构约束等几方面完善国企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