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红星 《发展》2008,(2):144-146
2004年招生806人,2005年招生1208人,2006年招生1659人;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96.1%,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97%。2006年毕业生就业843人,就业率98.2%;2007年毕业生1044人也被用人单位预定一空。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8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的居民总数为1556.56万人;女性居民为748.85万人,占51.9%;男女性别比例为927:1000;哈人口出生率为20.5%o。女性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20~29岁,在这一年龄段的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超过60%。  相似文献   

3.
金珊 《发展》2004,(2):40-4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02年净增67万人,达到212万人,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有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2004年,全国将有280万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  相似文献   

4.
罗春平 《中国经贸》2010,(20):94-9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青年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2004年毕业生人数为280万,初次就业率为73%;2005年为358万,初次就业率为73%;2006年为413万;2007年达到495万。高校本科院校的签约率一般在65%-85%之间,而高职生的签约率仅为50%左右。青年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除毕业生入数逐年增加外,影响青年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就业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各层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盖洛普,这家全球民意调查公司的鼻祖开始了在中国的"民调"之旅。 6月末,盖洛普在北京将最近4年在中国的民调成绩单公布于众,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民众认为受到尊重对待的比例为91%,比2008年提升了两个百分点,高于87%这一全球平均比例。  相似文献   

6.
盖洛普,这家全球民意调查公司的鼻祖开始了在中国的"民调"之旅。 6月末,盖洛普在北京将最近4年在中国的民调成绩单公布于众,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民众认为受到尊重对待的比例为91%,比2008年提升了两个百分点,高于87%这一全球平均比例。  相似文献   

7.
现在,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特级、一级企业进行劳务作业分包必须使用有相应资质(劳务分包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等)的企业;至2006年6月底,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必须全部使用劳务企业,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使用劳务企业比例不低于60%;至2007年6月底,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使用劳务企业比例不低于90%;至2008年6月底,所有企业进行劳务分包,必须使用有相应资质的劳务企业。禁止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包工头”。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的工项调查显示: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跳槽率”为30%至60%。如此之高的比例令人忧心忡忡──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已成为接纳大中专毕业生,为其创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的一支生力军。中共福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前不久的一项调查表明,截至去年底,全市6900多家民营企业安置就业人员25万多人,其中具有大中专学历以上的毕业生有13000多人,约占5.2%。据对12家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情况的调查说明,在这些企业中,中专生的平均月工资700元以上,最低也有500—600元;…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失业的经济学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远博 《特区经济》2004,(11):200-201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逐年降低,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处于逐年下降趋势,据教育部初步统计,截至到2003年6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只有47%,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也才78%。社会上广泛流传一种说法就是“大学生毕业即是失业”。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用人单位盲目的人才高消费以及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落后等原因外,文章试图运用经济学中就业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快讯》2013,(21):16-17
新浪微博一周讨论次数:208,518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而某教育咨询机构发布数据称,截至去年6月25日的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69%的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低于农民工。一些有技能的农民工,旺季月收入过万元,甚至超过白领。农科院专家认为很正常。农民工工资高于初入职大学生,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06,(11):24-25
从统计调查情况看,2006年统计地区高校毕业生需求总数为1665044名,其中研究生177003名。占10.6%;本科生923519名,占55.5%:专科生564522名,占33.9%。与上年相比。2006年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难,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点话题。不过,职业学校毕业生比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我市甬江职业高中、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鄞州职业高中三职校毕业生就业率更是每年保持在98%以上,有的专业,如机械修理、宾馆服务、餐饮烹饪、旅游导游、服装设计等,几乎是“供不应求”,学生一毕业,.甚至有的尚未毕业,就被企业“抢(订)购一空”。职校毕业生缘何成为社会的“香饽饽”?这其中的奥秘在哪?日前,记者专访了三所职校的校长,也许他们的办学感受能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就业问题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丛茹芳 《魅力中国》2011,(20):400-40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1494万人。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在网民中,利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达1.53亿,半年新增用户11.7%。  相似文献   

14.
黄颖婕  季公关 《魅力中国》2013,(28):177-178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期,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离职现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降低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期内离职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陈晨 《理论观察》2010,(1):F0003-F0003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据2009年6月10日教育部发布的一项200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与2007年相比.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率和工资方面都有所下降。2009年1月份.有关部门对21.8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截止2008年底.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六月份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中旬,课题组对甘肃省2007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倾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高校11所,实际发放问卷40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458份,回收率为86.5%。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在选定11所高校后,每所高校发放四百份问卷;在每所高校内,按照文理科各占50%的原则,文科、理科各发200份问卷。从抽样调查数据反映出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17.
曹薇 《上海改革》1991,(10):22-24
目前本进行着住房制度、主副食品价格、金融制度等的重大改革,这些改革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主要生活层面。为了了解和把握企业职工和干部的心态,我们对本市的363名有关对象作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6.4:3.6(1988年,上海市男女职工比例为5.9:4.1),90%的答卷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因此,此项调查也可以看作是对企业青年职工如何看待现行部分改革的调查。被调查者的家庭经济情况为:人均月收入80元以下,占7%;81-120元,占38%;121-180,占44%;181-300元,占9%;301元以上,占2%。这与本市家庭经济情况总体比例是相吻合的。样本能够反映总体的实际情况,以下从四个方面分述这次调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湖北老区洪湖市2004年下半年被列入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市之一,洪湖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到年底,全市17个乡镇内设机构由85个减为51个,减幅为40%;领导职数由303人精减到148人,减幅为51%;乡镇机关精减分流123人,分流比例为15.7%;财政、经管人员由681人精减为287人,减少394人,分流比例为58%。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5,(38):33-33
据美国盖洛普民调公司最新的民调显示,高达63%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经济将变坏,只有28%认为会变好。这是2003年3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以来,看坏美国经济的最高比例。主因是油价飙涨,失业和战争等。伊拉克战争开战前夕,67%认为美国经济将变坏;2004年3月,看坏美国经济的比例降低到27%;今年年初,看坏美国经济的比例稍升到40%。盖洛普说,这项民调是8月22日至25日在全国进行的,当时“卡特里娜”飓风尚未侵袭美国南部。  相似文献   

20.
陈强  胡建雄 《辽宁经济》2013,(11):88-91
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约为700万,本科就业率约为38%,专科就业率约为25%左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无人可用的窘境?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职业素质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为基本观点,试图找到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提供借鉴,同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从而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