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疆农业旅游发展类型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旅游一经开展便迅速发展,目前新疆农业旅游的发展形式主要有“农家乐”型、生态农业观光型、山区森林游憩型、渔禽养殖度假型和农业特产节旅游型。但在新疆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环境破坏等。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是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进行准确的目标、产品和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2.
金向真 《经济师》2008,(7):280-281
温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的发展较为迅速,但也遇到不少问题。金丽温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将会对温州市旅游交通网络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也会给农业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重要影响,这将进一步促进温州农业旅游市场的完善与繁荣,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风。  相似文献   

3.
朱智 《经济导刊》2011,(9):60-61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旅游最早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盛行的一种旅游方式,是农业与旅游业催生的产物。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近几年国家旅游局相继推出“2006年中国乡村游”,“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等主题旅游年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  相似文献   

4.
旅游农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农业早期亦称观光农业,是融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它要求以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现代科技,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使其具有生产林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旅游农业在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在发展中国家则刚刚兴起。日本是旅游农业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二次大战以前日本伊豆的伊东温泉就有“采摘观光”的历史。从60年代开始,日本的旅游农业发展很迅速,涌现出了许多“观光农业园”、“自然休养村”、“农民投宿村”等不同形式的旅游…  相似文献   

5.
浙江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一处有1600年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围绕“发展都市农业”的总体定位,把农业旅游开发作为“跳出农业抓农业、结合农业兴旅游”的新思路,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和全市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超前制定了《温州旅游规划》。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温州全市农业旅游接待的游客为184万人次,旅游收人7346万元。全市初步形成近郊以观光、体验型旅游农业为主,中远郊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产业格局,涌现出铜岭山森林公园、四海山森林公园、玉苍山森林公园、仰义农业观光园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旅游景区。同时,茶山杨梅文化节、灵昆岛——瑶溪农业旅游美食节、乌牛早茶节等一系列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的举行提高了温州产品的知名度,为温州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促进条件。  相似文献   

6.
《江南论坛》2013,(10):I0001-I0001
江苏省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无锡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位于著名陶都——宜兴市丁蜀镇,先后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重点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无锡市“十佳现代农业示范区”;“江苏省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省观光农业园”。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评为“中国十佳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园”。  相似文献   

7.
《宏观经济研究》2006,(7):I0009-I0012
房山位于北京西南,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万亩,辖23个乡镇、办事处,463个村.总人口81.4万人.农业人口47.3万人.是京郊典型的人口大区.农业大区。区内人文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热资源丰富,是京郊有名的“建材之乡”、“建筑之乡”、“煤炭之乡”、“林果之乡”和“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8.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中国816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会导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3.04%,尤其在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政策的增收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强;此外,作用机理检验表明,提高乡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增加农业技术采用是示范县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9.
涞源是保定西北部的一个全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经济相对落后。近两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苦干实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矿业、旅游业为支柱的特色经济框架。一、科学谋划,找准一条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在深入分析县情的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农业富民、矿业富县、旅游富社会的“三富”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农业是基础,是全县23万农业人口赖以解决温饱的最基本的条件。涞源农业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农业基础条件非常薄弱。全县36万亩耕地,人均耕地只有1-4亩…  相似文献   

10.
丽江联手构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子业和农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又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21世纪头2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旅游业要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西部地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化的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都市农业旅游正在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即由上海、北京、广州等大都市地区向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本文在分析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给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在发展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旨在促进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态旅游的品牌形象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在带来社会财富巨大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可持续发展等绿色文明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旅游消费领域,追求绿色旅游、体验绿色享受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生态旅游的兴起,促进了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品牌建设问题较为突出。雷同的项目、差异性不大的品牌,给游客以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所产生的“人流”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物流”、“财流”、“技术流”、“交通流”、“情报流”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经济领域——旅游经济领域。在当前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旅游业还存在封闭、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应当扩大范围,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新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4.
河南旅游形成支柱产业的产品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外旅游产业强劲发展态势的拉动,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河南,要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旅游业尽快培育成支柱产业,必须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全省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高度,以大手笔对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作突破性调整:农旅嫁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树立河南“绿色旅游”的特色形象;力推导根敬祖、修学旅游,形成河南国际旅游市场的拳头产品;开拓商务会展旅游,拉动、激活整个河南旅游市场。只有优化结构,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河南旅游才能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脉文化也被称为地脉和文脉,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基石。根据地脉文化与旅游产品关系对比可以将旅游开发分为两类四型:(1)旅游产品扎根于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根基稳固、主次分明);(2)旅游产品脱离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左顾右盼、横生枝节)。本文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及旅游产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脉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建议。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地脉文化基础有 “海” “滩” “宜” “河” “港” “城” “工” “农” “山” “史”十大方面。 “海” “城” “山”的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 “农” “史”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农”“史”正在发展; “宜”(宜人气候、度假资源)表面发展丰富,实际潜力巨大; “河”(河流、湖泊、水库) “港” (港口) “工”(工业旅游)是被忽视或者发展滞后的地脉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冬季,在旅游趋于淡季之时,吐鲁番市旅游文物管理局,为展示该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大力开展关爱老年人事业,全面溶实科学发展观,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在年末岁初推出了“快乐老人:冬季吐鲁番阳光健康之旅”旅游项目工程,开辟了该市冬季旅游先河,形成了冬季旅游不“冷”的好势头。为此,本刊对吐鲁番市旅游文物管理局黄政才局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续嵩 《时代经贸》2009,(5):60-62
文章以旅游形象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将贵州旅游形象定位于:天地人合,生态贵州,并针对贵州旅游形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解决了贵州旅游形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宣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分析了这一环境下的海南特色热带农业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建设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想,并给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即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走生态型、特色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热带”资源,形成“不可替代性”等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树立底线思维、集约高效开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旅游空间结构作为旅游专项规划的重要成果之一,呈现出重概念、轻落位,重发展、轻管控的特征,在空间用途管制、资源约束利用等诸多方面都难以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文章以普洱市为例,提出“底线确定—本底分析—结构识别”的旅游空间结构识别路径,结合“三区三线”成果,完成旅游“底线—约束性”评价;结合旅游开发潜力及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完成旅游“本底—适宜性”评价;再通过判断矩阵综合划定普洱市旅游主体功能区。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力指标、GIS空间分析法及定性分析法,实现旅游空间节点确定、旅游发展轴线组织及旅游功能区划分;最后,构建普洱市“三核、八心、六轴、四片区”的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一套旅游空间结构识别的集成技术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旅游空间结构规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讨论了“农家乐”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关系,然后从“农家乐”的起因、游乐内容以及不同的“农家乐”形式等多方面对“农家乐”旅游的生态性做了详尽分析,最后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农家乐”旅游的生态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