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改革》2011,(5):62-63
面向广阔的新农村,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陕西公司致力于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以“村村通”工程为突破,以“欢乐新农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建设农村通信网、农村信息网和营销服务网,“三网”惠“三农”,助建新农村。用移动通信改变农村生活,中国移动陕西公司为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移动通信和信息服务,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探析——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现阶段,为推进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能力,需要构建一套上下贯通、横向协调的“区地县乡”四级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以及与之协同运作的机制,为新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引导和保障,实现农村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需从完善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本地化和实用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加快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重点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促进新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李远计 《经济论坛》2006,(8):123-12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了继续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今年,中央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拉开了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大型灌区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水利基础设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多数大型灌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老化、效益不佳等问题,制约着灌区作用的发挥,所以…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为“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河北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生态村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建设“村民中心、服务村民”的新思路,成为建设新农村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他,是党的“服务三农”政策的积极实践者;他,让负债累累的供销社扭亏为盈,成为全省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的成功者。他,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他就是山东省苍山县供销社主任廖俊宽。  相似文献   

6.
邱世星 《经济视角》2006,(10):54-5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远战略,需要金融部门长期、持续的信贷资金支持和金融配套服务。然而,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履职到位至关重要。农村信用社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找准定位,建立支农的长效机制,将支农服务深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领域,最终形成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格局。———加大农信社信贷窗口服务指导。一是进一步用活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并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手段,更好地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的信贷管理办法,促使辖区内…  相似文献   

7.
宫正 《经济视角》2006,(6):45-47
一、吉林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1、各级政府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吉林省政府各级领导正积极推进以政府上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工程,并通过信息手段的应用实现管理经济和规范市场、加强公共管理、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及服务环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也给农…  相似文献   

8.
农村乡镇成人学校如何摆脱办学困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服务?就此紧紧围绕《“成教兴农”探新路,服务建设新农村》这个议题,从“六个一”工程的启动、实施、成效及体会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较为详尽、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实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赋予了县级政府更多、更新的职能。但在现实中,一些县级政府却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能错位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依据政府改革中的职能定位,县级政府除了要强化和发挥服务、协调职能外,还要履行好“发动”、“平衡”、“保障”、“整合”等新职能。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具体说来,包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有关内容。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  相似文献   

11.
相比于城市,农村的金融服务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城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围绕“三农”、服务“三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祝延友 《经济视角》2006,(11):70-7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是党中央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描绘的宏伟蓝图,也是乡镇政府在“十一五”时间的中心工作。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乡镇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继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有效遏止了农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三乱之风的蔓延,减轻了农民负担,逐步规范了财政的收支与管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镇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更好地培植财源充实自身的不足,全面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一、转变传统思想,树立服务理念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反哺”的重要举措,而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其主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所以,对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培育工作,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空前的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战略部署,是一项浩瀚的惠民富民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包括20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是宏观层面和战略层面的目标要求。从操作层面的具体建设内容来看,应该涵盖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发展新产业、造就新农民、规划新村庄、提供新服务、塑造新风貌。发展新产业就是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造就新农民…  相似文献   

15.
从四位一体视角略论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新农村建设,党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这二十字是对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与要求。在从四位一体的视角阐述走农村城镇化道路是促进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亦是符合新农村建设本身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斌祥 《经济师》2008,(7):204-205
如何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成为农村信用社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信用社服务“三农”的难点问题,有助于开拓思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广东实际。能否构建“幸福广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下一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浩瀚的系统工程,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一、生产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而生产发展则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生产发展内容丰富:如调整农业结构,加…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十一五”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筹措和有效使用资金,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合理投放与有效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新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系统。然而,这个系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究其原因,就在于只重视硬件投入,轻服务系统建设。要使河南省信息化服务系统发挥更大的效益,必须全面加强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