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九地市利用FDI应从自身所处的类型中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并从细化指标中找到短板以求改进。厦门、福州要继续保持强势,但并不是没有问题。如福州的GDP增长率、非公单位人员所占比例这两指标仍需进一步改善,否则很可能影响将来的潜力指数。莆田、泉州,则需注意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将潜力发挥出来以提高对外资的吸引。漳州、南平则需加强软环境建设,否则易在短期内耗尽其潜力。而一直处于落后阵营的三地市,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应全面提高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江苏和浙江两省FDI的总体规模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指标,分别对江苏和浙江FDI的业绩与未来吸引FDF的潜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中国十大国家级城市群利用FDI业绩和潜力现状及前景,本文利用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中提出的FDI业绩和潜力评价指标,对十大城市群进行交叉比较分析,并针对四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提出建议:领先城市群应逐步对标国际大城市群发展模式,发挥自身优势,以成为功能性的世界一流城市群为目标,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超潜力发挥城市群应找准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向,增强经济实力,推动核心城市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落后城市群要培育各城市群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强化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群经济整体实力;未发挥潜力城市群应依托各自西南西北要道扩大对外开放,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扩大竞争力,建立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江苏沿海地区的振兴和江苏经济的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如何有效吸引外资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利用外资业绩和潜力二个维度对江苏沿海三市利用外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指数交叉分析法对沿海三市利用外资进行进一步探讨,旨在为江苏沿海三市利用外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钢 《经济论坛》2010,(5):106-10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浙江省吸引外资形势良好,但是各个地区利用外资的业绩和潜力不均衡。本文运用联合国贸发会议提出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评估体系对浙江省11地市外资利用进行差异分析,通过业绩和潜力指数交叉分析,提出了提高利用外资业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引进外资业绩和潜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指标 ,分别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利用外资的业绩和潜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业绩指数看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FDI)的业绩不断提高 ,东盟各国有所下降。从潜力指数看 ,在未来引进FDI的潜力和竞争力上 ,中国潜力较高 ,但落后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对潜力指数子要素的分析表明 ,中国吸引FDI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区内市场地位和资源整合地位优势上。最后本文给出了提高中国引进FDI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修正的引进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对辽宁省与其他八个省市,以及辽宁省内各市的引进FDI业绩和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引进FDI的综合水平在样本省市中处于"领先地区",但从东北区域和省域范围来看,辽宁省在引进FDI上的发展尚存在着不均衡和持续性较差的问题.因此,辽宁省既要带动黑、吉两省引进FDI综合水平的提高,又要缩小省内各市引进FDI的梯度间差距,充分利用政策性优势,促进辽宁省引进FDI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因而能否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同时投资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及城乡结构等调整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目前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国内投资和外资的高速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提出的吸收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计算出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两个时间段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值,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虽然是经济大省,但其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还达不到应有的规模.今后随着潜力指数的提升,吸收FDI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省内各地市间,领先的或状况改善的地区,如青岛等,需要保持它们的竞争优势和吸收投资的能力;表现低下的或状况恶化的地区,需要研究改变现状;对那些维持在较高的潜力水平但吸收FDI业绩下滑的地区,如济南、淄博等,需要解决的是有关投资者对其不够了解和商业不够便利等软环境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外资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效率指数和潜力指数分析区域内各市利用外资的效率与未来利用外资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06世界投资报告>的报告指出,继2004年之后,全球范围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在过去一年内增长30%,达到9160亿美元,中国吸引外资72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投资发展周期(IDP)理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发展阶段加以定位研究。通过对1991~2010年中国人均NOI与人均GDP的回归以及FDI的流入与流出平衡性的综合判断,本文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在2008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已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这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先于而不是滞后于经济水平的发展。本文在发现中国的投资发展周期短于IDP理论预期的同时,也对该理论做出了探索性的修正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山东省利用FD I的发展速度很快,近十年来引进FD I的增长速度位居全国之首。从2002年起,山东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第三大省,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对山东省利用FD I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山东及时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保持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持续性,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经济带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业绩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振兴沿海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如何更有效地吸引外资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江苏沿海三市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就业、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得出相应的结论,为江苏沿海三市引资政策调整和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FDI过程中研发国际化对东道国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绩效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研发国际化的技术外溢取决于研发的类型与东道国的经济、科技等背景。通过中印两国在利用FDI促进本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比较发现:中国利用FDI资源特别是在外资研发机构及其研发支出方面明显强于印度;中国在吸收FDI技术溢出的研发投入、硬件条件等方面较明显优于印度;中国是开放度很高的"外资带动"型的创新路径,而印度更偏向于"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制约中国自主创新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深层障碍。  相似文献   

16.
首先采用熵权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2001—2016年的环境污染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其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Moran指数和地理集中度指数分析FDI和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地理分布,结果表明:FDI、环境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并且FDI与环境污染有强正相关关系,FDI集聚度高的地区,污染集聚也高。使用空间计量模型(SEM,SLM)进一步分析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FDI集聚与污染集聚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FDI在地理上的集聚对当地或邻近省域环境污染具有负效应,此外,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具有负效应,提升就业者平均教育年限、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加强经济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2021年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19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等方法,比较分析两大区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研究发现:(1)两大区域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均由失调发展状态转变为协调发展状态,长江经济带两系统具有更高的耦合协调度和更快的增长速率,引领作用显著。(2)两大区域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正逐渐减小,区域间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鸿沟正逐渐缩小,两系统耦合协调正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向区域相对均衡发展转变。未来一段时间内两大区域的总体差异仍以区域内差异为主,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交叉重叠问题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差异的影响正在减弱。(3)两大区域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长江经济带拥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而黄河流域的收敛速度则相对较慢,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劳动力质量和对外开放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收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针对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不同特性,为两大区域提供差异化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业绩评价问题是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鉴于旅游业经济拉动作用的显现和国内旅游板块的持续扩张,本文尝试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对旅游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经营业绩进行了Q聚类分析,并据此将旅游上市公司分为消极安全型、稳定理想型、一般型、激进扩张型和保守型五类。根据上述的实证分析步骤,发现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建议采取适度的相关多元化战略拓展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