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护意义重大.实施以建立新区为基点的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古村落保护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古村落新区的规划建设实现地域结构的转变,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基础的转变,居民迁入新区实现人口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聚集和旅游业的启动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古村落城镇化的过程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2.
福建北部,俗称"闽北"。包括武夷山市、邵武市、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建瓯市、建阳市、南平市、松溪县、政和县。山山水水之间,散布着众多的古村落。古村落作为特殊类型的村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古村落开发与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借鉴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环境伦理思想,对闽北古村落的城镇化建设进行探讨,为完善闽北古村落城镇化建设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旅游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镇化、现代化的加速进程中,与回归大自然相对应,古村落作为城市的同质异类互补对象,受到了旅游者、旅游企业的青睐。古村落旅游及其研究在国内外不断兴起,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文献在古村落资源特点和价值及其旅游开发、旅游流和客源市场、资源保护、旅游影响、景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是掌握发展古村落旅游的基础并识别应有的前线所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古村落因其独特的文化景观、民风民俗等资源优势受到国内旅游的重点关注,但大部分地区的古村落保护实践与经济开发的认知还处于较为浅显的层面,如何在不破坏古村落原真性的前提下对古村落进行活态保护与合理开发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原真性视角出发,分析古村落保护开发中现有的问题并结合古村落原真性要素,提出以古村落原真性为核心的古村落存续策略,探究古村落今后的发展道路。希冀为古村落未来的保护规划与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因为地处偏僻,古村落得以保留下来;因为经济落后,古村落没有遭到太多破坏。继保护古城、古镇之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古村落的保护。但目前在古村落的保护中,容易出现而大问题,一是为了发展旅游而把古村落向所谓的城市化方向发展;二是为了保护遗产把原住居民搬迁出来,使古村落没有了活性。建议保护古村落要多方权衡,既要重固态建筑保护,更要重活态文化保护,留住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6.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腊  刘沛林 《经济地理》2011,31(11):1923-1929
近年来,北京山区沟域经济蓬勃发展,这对山区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沟域经济建设和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存在原生态保护的一致性、特色文化传承的相关性、旅游价值开发的紧密性、社会建设与文化传承的互补性等内在关系.从古村落结构、古村落文脉、古村落活力等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分法,得知当前北京山区古村落价值高,具有保护与开发的价值.针对北京山区古村落的特征及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保护与开发重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完善规划编制、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培育沟域经济发展的古村落产业、对古村落个体实施整体建设,实施科学定位和错位发展等方面着手,对北京山区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促进沟域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为认识旅游-社区互动机理,以人类生态学中人类社会组织与生物种群具有相似性的思想为切入点,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物种入侵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解读古村落社区中因旅游种群入侵而引发的空间社会秩序重组过程.研究认为,“旅游-古村落”空间社会过程可解读为:旅游种群入侵到古村落社区,与社区种群发生生态位重叠;在生态学竞争排斥法则作用下,社区种群被旅游种群挤出古村落核心区,而在古村落社区边缘重新安家,旅游种群继替社区种群迁出后留下的生态位空间;最终,古村落社区以宗祠为中心的宗法型空间重组为古村落旅游核心区、官川新区、政务新区等构成的旅游化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发下,笔者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所陷入的困境,对徽州古村落的保护进行了人本思考,认为人的信念是根本,古村落中的商业应适可而止,古村落保护的首要对象是居民。  相似文献   

9.
江南古村落包括荻浦、深澳、徐畈、环溪,2006年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7年深澳被建设部、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区域内保存良好的明清期间古建筑140幢,民国时期的古建筑60幢,单体建筑及聚落形态保存较好,是徽派建筑与浙西文化的完美结合,面对这样一宗庞大的珍贵遗产,保护无疑是第一责任。但是守着金饭碗并不能给村民带来"实惠",近年来美丽乡村吸引到的游客也没有机会一圆入住古村之梦,而一些古建筑因为年久失修濒临坍塌。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保护,唤醒古村落这个沉睡的资本,成为江南镇着力破解的难题。近年来,江南镇从激活闲置古建筑入手,理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落实管理责任,走出了一条古村落循环保护的富民之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标准,美丽乡村的概念应运而生,倡导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年9月,浙江省"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现场会在桐庐县召开,桐庐县江南镇依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深澳古村落,以溪村、荻浦村两个村作为试点项目。凭借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挖掘古村落的深厚底蕴,以闲置古建筑为切入点,坚持"创特色、出精品、求创新",展现了美丽乡村富民建设的新契机。通过形式多样的古村落循环保护,递出了文化特色与产业循环的金名片,引起了全省乃至周边县市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区的新区开发建设不断加速,但城镇化过程中仍面临着城市人口集聚导致的就业难、环境污染及道路拥堵等问题,降低了城镇化中的居民生活质量.产业新城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按照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的进步和现代化城市质量的提升,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典型模式及其对山区古村落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域是山区古村落分布的理想区域,发展沟域经济可为山区古村落保护提供物质基础,保护山区古村落是沟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分析沟域经济典型模式(文化创意先导模式、特色产业主导模式、龙头景区带动模式、自然风光旅游模式和民俗文化展示模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沟域经济典型模式对山区古村落保护的启示,即注重生态保护、激活文化潜能、开展差别保护、发展特色产业、展示个性元素。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新时期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也要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扫除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13.
古村落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的热点,具有遗产保护、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功能。以利益主体理论为基础,结合古村落旅游的特殊性,以西递、宏村两座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模式为实证研究,从居民收益、经营运作和利益协调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保护是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前提、利益协调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难点和关键点、营运作能力决定旅游发展的高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避灾减灾、减贫脱贫,保障居民生存安全,推动城镇化发展,2011年陕西省政府启动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但由于陕南移民主要在各行政区域范围内空间转移,区域范围内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协调,导致现状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移民新区的建设和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为有效平衡区域资源、统筹移民新区与城乡发展、提高移民新区营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文章以安康市为例,梳理移民新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分析移民新区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阶段的营建策略,引导移民新区的合理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古村落旅游持续发展,古村落旅游日益受到学者关注,论文对近25年来古村落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古村落旅游研究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发文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1)古村落旅游研究从2006年始逐渐增多,2014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发文的核心作者群明显,但作者间联系较弱,合作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3)发文机构多分布于南方地区且合作强度弱;(4)研究热点包括古村落旅游资源价值、古村落旅游开发和保护、古村落旅游市场、古村落旅游管理与社区参与及古村落旅游与国家战略,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多学科交叉趋向,研究内容与时代发展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16.
继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兴建后,建立新区成了我国许多大型城市解决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等带来的承载空间不足问题的首选途径.兰州市地处西北,由于河谷地形、众多的人口、巨大的交通压力以及严重的大气污染等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兰州市政府做出了建立新区的决定.本文分析了兰州新区建设概况,并以新区建设过程中的招商引资为基点,指出了新区的一些局限性与不足,给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游客感知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游客感知是客观全面评价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以浙江古村落为例,针对古村落旅游资源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基于游客感知设计调查问卷,在专家知识和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构建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可提高古村落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程乾  郭静静 《经济地理》2011,(7):1226-1232
古村落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对其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社区参与型古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熵法等确定主要的旅游评价指标并获得其贡献指数,从游客感知、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发展经济环境基础和旅游地环境四个不同角度综合地对古村落旅游竞争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乌镇和平遥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分等方法获得主要旅游评价指标数据,从游客角度和专家角度对旅游竞争力作出综合评价,并通过两地竞争力指标得分情况的对比,为其旅游产业进一步保护与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丰富,城镇化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均衡,外出农民工众多,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型城镇化要突破"胡焕庸线"。旅游产业是具有关联性强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导向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是我国西部地区实现就地新型城镇化的绝佳产业。文章利用2003—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32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资源、资本和市场交通区位是旅游业影响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资本和市场交通区位对经济、社会文化、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人口城镇化影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基于常州城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分析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