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大型百货的现状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O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在中国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1997年的近1000家。但盲目建设造成的百货业“千店一面”,加上经营理念落后和管理体制僵化等因素,使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
《广东合作经济》2006,(2):19-21
茂名市明湖百货公司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制订了3年的“万村千乡”发展目标,即以明湖百货商场为龙头,以全市供销社系统的经营网点为依托.构建连锁经营网络。目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取得初步成效,重新构建了供销社生活消费品经营网络,重塑供铺社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罗艺 《商业研究》1999,(5):9-10
百货商场以经营规模大、商品种类多、辐射范围广、购物环境舒适为特征,长期成为零售业的旗帜.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零售业态之间的激烈竞争,大型百货商场不应停步不前,应在新的形势下用其独特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新业态.  相似文献   

4.
秦川 《国际市场》2003,(7):44-45
所谓CS,即“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CS经营”,就是以提高顾客满意为经营的首要点。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生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0%,因而全球性的服务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CS经营”就成为服务行业的企业存亡之关键。那么,国内的服务业应该如何实践“CS经营”呢?笔者提出以下方向——  相似文献   

5.
《广东合作经济》2007,(3):18-19,24
为转变供销社落后发展局面,近年来,湛江市供销社以服务“三农”为基准,以基层社的发展为工作重点,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拓展农资经营、化解历史遗留债务、创立市社直管基层社模式来创造供销社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全市系统经营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银行、证券、保险到底应分开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事关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理应予以足够重视。 早期的银行如同百货商场,信贷、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产品都可以经营。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股票市场曾迎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繁荣,火车乘务员、家庭主妇、甚至学生都在经营股票,银行则介入得更深。然而,随之而来的一场大崩溃结束了一切,银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7.
以服装及零售百货业态而论,其商业销售模式一般脱离不了自营、批发、经销、代理、特约、特许经营、加盟店等形态。终端销售渠道(通路)有专卖店、百货商场、店中店、超市量贩、便利店、无店铺贩卖、未来的购物中心等。终端销售渠道的门店,有些是公司直接经营管理,我们称为“直营店”或“自营店”,其它是分销商经营。依照厂家经销体系有各种不同名称,如“代理店”、  相似文献   

8.
我把2003年视为中国媒介经营的“突破年”.理由有三:第一是战略的突破.表明中国媒体产业经营的整体战略布局终于明朗,即先推动有线数字电视.然后发展卫星数字电视,最后开展移动数字电视业务的所谓“三步走”战略,其二是体制的突破,从垄断的金字塔布局改为平衡制约的“内容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的所谓“四大平台”,  相似文献   

9.
华菱汽车集团——一个诞生刚满周岁的名字.在以董事长刘汉如为核心的团队的精心经营下.从濒临倒闭的国营小厂已跃升为拥有几十亿元资产.“星马”、“华菱”两大汽车品牌,年销售收入即将突破40亿元人民币,安徽省十大制造业之一的“明星”企业。  相似文献   

10.
第一,经营哲学改变。目前中国直销员以所代表的公司为中心,以加入的直销团队体系为中心。未来中国直销将会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中心。市场需要什么,直销员销售什么;顾客需要什么服务.直销员提供怎样的服安。越来越多的直销员会经营多家公司的优质产品.以满足顾客需要。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