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乌鲁木齐市人口文化水平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全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得出乌鲁木齐人口文化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比较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2009年全国29个省市的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进行了比较,在全面分析各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差异性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收入、文化水平、就业结构、老年人口抚养比四个角度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差异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文化水平、老年人口抚养比都对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有正向影响,其中,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对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16.86。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是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全国2869个县级单位的五普数据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就全国来看,妇女社会地位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使出生性别比恢复自然平衡。  相似文献   

4.
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江阴市地处长三角,是苏南地区乃至全国县级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事业一直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其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老百姓幸福安康,这与地方党委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人口素质的有力提高、人口结构的有序调整分不开。今年来,江阴市政府就江阴市人口未来发展还进行了专题讨论和调研,提出了加强江阴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订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明确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快云南城市化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云南目前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由于社会文化和工业化发展滞后这两大原因的长期制约和影响,云南的城市化仍然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化水平较低 城市化水平往往用城镇驻地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总人口(含辖区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但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较少,因此,云南目前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据统计,1998年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为20.6%,低于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31.79%、新疆的30.89%、宁夏的26.83%、青海的24.44%,也低于1997年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的23.9%.与世界城市化水平50%相差甚远.可见,云南城市化在全国各省市区中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河南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建华 《经济地理》2005,25(6):856-859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加强人口管理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建国以来河南省人口发展与人口管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河南省的资料分析指出,人口规模庞大、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低是河南省人口的突出特点,就业压力大、人才的培养水平较低、人才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是目前人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观念与制度创新、继续控制人口总量、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城镇化进程、注意老龄化问题、广辟就业渠道等6个方面进行了河南省人口管理与建设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统计数据 ,从人口身体素质、文化智力素质、医疗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等方面 ,对嘉兴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实证分析 ,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上通用的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是否有差异,本文以山东省部分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为例,使用统计假设检验及其中心极限定理两种方法对各标准的一致性作了检验,同时。依此将山东省与全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作了对比,并对山东省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魅力肥西     
《经济月刊》2008,(10):85-85
肥西地处安徽省会近郊、巢湖之滨,是淮军将领故里、全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现辖4乡10镇2园区,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人口90万:是全国苗木花卉生产大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文化先进县、全省旅游创建先进县。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看来,除民族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水平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教育、经济、法律法规、自然地理、人口等指标评价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是云南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通过调研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推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洁  苏美蕊  任杲 《经济师》2023,(1):123-124
为助推长治高质量城镇圈先行区建设,完成“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实现争先进位,全力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的战略目标。文章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人口分布四个方面,结合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选取代表性城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明晰长治人口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出现人口空心化现象,如何有效缓解该问题成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分析了城乡推拉力系统机理,构建了农村人口空心化驱动系统,并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与全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演变趋势基本一致,空心化程度略高于全国,演变阶段波动性特征明显,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农业主导低度人口空心化、外出务工主导中度人口空心化、非农业主导高度人口空心化。运用SPSS17.0和Eviews9.0软件对农村人口空心化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城市化发展水平、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是宁夏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主要驱动力,因此要合理优化调整非农产业结构,利用现行农村支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农村产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之一,呈现大杂居而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在全省范围内就有48个少数民族,仅仅比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成份少,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本文重点针对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品牌上的开发路径与创新进行探索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从登记质量、样本代表性和性别年龄数据准确性等角度对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估。两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年龄和性别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全国代表性,调查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人口的重报和漏报率极低。调查数据质量比较可靠,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我国人口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及天津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资料,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人口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天津市人口30年发展变化趋势与原因,并对与此相关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阐述了天津市在加快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人口改革的挑战,包括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人口规模与结构、人口素质与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梁添勇 《时代经贸》2013,(22):185-187
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社会负担等都有不同影响。研究人口年龄构成可为不合理人口年龄结构调整、教育卫生公共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已由。两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三低。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对全国、福建省和龙岩市普查资料及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分析,揭示了全国、福建省和龙岩市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阐述了这种变化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尤其对教育布局和教育结构的影响,提出了适应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后教育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连市作为在全国较早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地区,经历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三个阶段,人口计生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进入本世纪,中国工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依旧不断加强,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二产业能否快速良性发展,对解决就业压力。提高人均收入,支持和带动第一、三产业进一步发展作用巨大。以河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和统计年鉴为依据,对河南省第二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行业发展状况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价,以其对指导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后的小康路上的新起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