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章通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福建十一五规划三次产业中的15个细分行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份额分量得出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渔业是福建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增长能力的行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得出国内旅游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对福建经济总量增长贡献较大;从竞争力分量得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林业、国际旅游业、渔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地区经济的增长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作为参考系,呼和浩特市作为研究对象,将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增长量分解为3个分量,即地区增长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通过这3个分量的大小、正负变化对呼和浩特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呼和浩特市产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龚根辉 《时代经贸》2009,(6):69-70,72
本文采用2005—2007年福建沿海各地市三大产业产值,建立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分析了各地市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差异,集中探讨了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发挥地缘优势。【  相似文献   

4.
熊曦 《发展研究》2013,(1):75-80
工业行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选择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选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湖南省2006年和2011年两个时间点工业行业的38个产业方向为分析对象,并以全国同一时间点和同类型工业产业方向作为参照,对湖南省工业行业的38个产业方向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分析研究,同时绘制了偏离-份额分析图。研究认为湖南省应该选择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具有竞争优势、成长性最好的产业部门作为其工业行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此,应适应新阶段工业行业发展形势,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继续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投资力度,做大一批大行业和工业大企业。  相似文献   

5.
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沈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竞争力偏离分量的结果,对各产业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定位。这对沈阳市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各产业之间经济增长差距,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雨  张文学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244-246,308
近年来,青岛市努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于2011年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以山东省为参照,对2009-2011年青岛市服务业各行业的结构效益与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青岛市服务业虽然发展规模较大,但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在服务业增长中的作用并不明显,进而对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教育业就调整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在传统静态的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化思想,把研究期的时间纬度进行了拓展,不仅揭示了各分量因素对增长总量的贡献,而且还展现了各分量因素在不同时间发展变化程度的差异.对西部12省市的应用分析表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既能揭示不同工业行业部门的变化特征,又能量化分析不同年份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和贡献率,因此有助于更客观地分析工业行业结构的优劣,正确评价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强弱,从而为区域工业结构调整提出科学的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偏离—份额法是一种将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解以研究地区产业结构、竞争力等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指标分析方法,它将被研究的地区与所在区域的增长间的差分解为两个分量,即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计算公式如下Ni=eio(Et/Eo-1);Pi=eio[(Eit/Eio-1)-(Et/Eo-1)];Di=e[io(eit/eio-1)-(Eit/Eio-1)]/G。式中的Gi表示为研究地区在计算期内i产业的产值增加总额,Ni、Pi和Di分别表示为地区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偏离分量,e和E分别表示为地区及所在区域…  相似文献   

9.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对区域增长贡献的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它是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通常指国家)的增长间的差分解为两个分量:第一个分量是产业结构分量,亦称比例偏离,反映区域经济与全国经济(即标准区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第二个分量是竞争分量,亦称差别偏离,它反映区域内各部门以不同于全国相应部门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因而,它反映了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或劣势.在此基础上,偏离--份额分析法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与三个因素有关:全国分量(也称全国份额,为以全国经济增长率计算的区域增长)、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分量,用关系式表示,即:  相似文献   

10.
中印出口产品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根能  刘洋  徐丽秋 《现代财经》2006,26(10):69-72
通过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出口产品增长的预期值、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三个角度分析对比中印两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可以发现两国出口产品在结构、侧重点上的差异以及在发展模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霍娈 《经济论坛》2004,(22):29-30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对区域增长贡献的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它是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通常指国家)的增长间的差分解为两个分量:第一个分量是产业结构分量,亦称比例偏离,反映区域经济与全国经济(即标准区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第二个分量是竞争分量,亦称差别偏离,它反映区域内各部门以不同于全国相应部门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因而,它反映了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或劣势。在此基础上,偏离——份额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紧密相连。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四川省2000~2007年经济增长结构的分析,找出了各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其中,遂宁、南充、眉山、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阿坝、甘孜和凉山州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这些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共同拉动经济增长;而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宜宾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值,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全靠产业结构效益拉动,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吴静 《经济论坛》2009,(22):89-92
在介绍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一个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偏离份额基准,并以此作为实证分析工具,选取2001年到2006年上海29个制造业和9个主要服务产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以相同时间的全国38个产业部门的情况作为参照,对上海市38个产业部门进行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了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的8个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包括产业间资源的配置状态、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联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10-2014年5年间广州市的32个工业部门的行业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按各行业的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三大指标的不同状况,把研究的32个部门分为四大类,汇总分析结果可知广州市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各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别,应针对各行业的具体状况来制定发展规划,才能切实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地方外贸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通过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出口产品增长的预期值、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三个角度对比分析安徽和江苏两省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可以发现两省出口产品在结构、侧重点以及在发展模式上存在差异容。这也能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中国外贸经济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分析1990—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和股票交易额的时间序列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呈线性增长,股票交易额呈指数增长;搜集、整理全国2489家上市公司所属省份、行业及2013年年度的主要财务指标,分别从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行业竞争力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地域分布差异大,行业分布不均匀,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竞争力较强,而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及住宿和餐饮业竞争力较弱,针对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SSM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童江华  徐建刚  曹晓辉  徐芳 《经济地理》2007,27(5):733-736,740
在梳理了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偏离份额基准.运用此基准,通过选取南京市1999年和2005年两个时间点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为分析对象,以国家范围内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的情况为参照,对南京市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进行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了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的3个产业部门.对结果分析表明此选择基准在主导产业选择中具有基本客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服务贸易规模与结构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表明,竞争力分量下降是考察期内年度总增量在波动中下降及总偏离分量由正变负的主要原因。此外,北京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增长更依赖于份额分量,新兴服务贸易项目中竞争力分量作用较为明显。这意味着:相对于全国服务贸易发展而言,北京服务贸易增长仍然较快,但主要驱动力量是规模,竞争力逐渐下降导致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相对增长率逐年走低。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南省建筑产业现状,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河南省建筑产业结构偏离状况和竞争力偏离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建筑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较快,竞争力较强,但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和建筑安装细分市场的发展缓慢是阻碍河南省建筑业高速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分析,提出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和拓展建筑安装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港口货种结构变化能够侧面反映我国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变化,有效把握其变化趋势对我国市场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沿海、内河港口运输量分成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然后构建偏离-份额分析(Shift-Share Method简称SSM)模型,来分析我国港口货种结构的波动及变化趋势。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建议:(1)提高贸易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港口运输、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2)内需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3)技术发展和进步已成为我国贸易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我国整体贸易结构的基础和格局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