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已受到各部门法的重视,因此在刑事诉讼法领域,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问题已成为重要课题。在侦查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的地位明显不平等。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规定了犯罪嫌疑人享有哪些权利,但其规定很不完善,侵犯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司法公正形象。本文通过对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完善措施进行构想来进一步介绍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侦查阶段交织着复杂的权利和权力关系,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极易受到侦查机关的压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当前应当着力加强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扭转长久以来侦破犯罪与人权保护不协调的局面,为了防止权力行使没有边界,得限制侦查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应以"权力监督权力",即增强检察官对警察行为的实质监督权力及加强对侦查权的司法制约,从而完善侦查程序。  相似文献   

3.
姚瑶 《活力》2011,(12):131-131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检法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强制方法。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而实际上适用强制措施的权力主要集中负责侦查职责的公安机关手中.由于强制措施都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为了保障人权.防止强制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进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4.
张璐 《企业导报》2013,(7):184-184,219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相关解释与规定也相继出台。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的有无仍然存在争议。从法条之间相互逻辑似乎可以推导出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的确认。相反的,从立法意图,立法技术上,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毕竟,新《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的确认律师侦查阶段享有调查取证权。即使结合两高的解释和公安部的规定,结果也不甚理想。由此可见,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亟待获得立法上的确认,才能在实务中真正发挥辩护作用使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当中,人身权利是最基本的权利。如果公民连最基本的人身权利都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的话,宪法所赋予的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也就无从谈起。性权利是人身权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男是女,都有性权利,都应当受到刑法的平等保护。但是,在我国,两性性权利的法律保护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女性的性权利得到了法律的充分保护,可是,在刑法上,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却始终存在着空白。随着男性性侵犯事件相继的出现,及其产生的严重危害性,应当引发学界及相关立法部门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李伟 《活力》2009,(15)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8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检察机关是我国唯一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在检察机关的职责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工作开展的是否顺利,影响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谢宏复  赵岩 《活力》2011,(12):112-112
一、刑事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一)注重破案,忽略严密搜集证据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只注重抓获犯罪嫌疑人,一旦犯罪嫌疑人被缉拿归案,案件告破,就算是大功告成。只要犯罪嫌疑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搜集一些随手可得的证据.形成卷宗移送检察机关,就认为案件在公安环节办结。其后果是,在检察环节犯罪嫌疑人翻供,造成案件诉讼难以进行;...  相似文献   

8.
陈明雷 《活力》2005,(9):99-99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并要求在侦查环节介入的越来越多。如何面对,已成为侦查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刑事诉讼法》第96条对律师在侦查环节的介入有明确的规定,但实践中,侦查人员、律师、犯罪嫌疑人就此问题的认识不一,看法不同,现就自己的认识提出浅见,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平 《活力》2005,(10):147-147
贿赂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智能经济犯罪,侦查取证难度较大,因此,审讯工作在对贿赂案件的侦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案件侦查的胜败。根据实践经验,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往往经过防御、动摇、崩溃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只要针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上述特征,灵活地使用不同的审讯策略,及时排除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心理上障碍,就能够促使其坦白交代问题,认罪服法。  相似文献   

10.
自证其罪是指在审判中作为证言或者在审理程序中一个人以此表明自证构成犯罪的行为和声明。反对强迫自证其罪来源于“任何人无义务控告自己”的古老格言 ,目前这一规则已扩展到侦查阶段和任何政府组织都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与自白任意性规则 ,沉默权和拒绝供述权等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基础和意义。本文通过反对自证其罪的权利的来源和规则的介绍 ,粗浅地对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对其为刑事诉讼的矛盾进行了揭示。总之 ,反对自证其罪的权利已成为联合国人权宪章确立的一项刑事司法国际准则 ,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对自证其罪的权利 ,对于进一步加强诉讼民主、文明 ,对于遇到刑事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渎职侵权检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渎职侵权查办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因此,加强渎职侵权办案工作,对于惩治渎职侵权犯罪,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侦查阶段缺乏当事人的抗辩参与,缺乏中立的裁量,缺乏有效的救济,是一个偏行政化的强力自决程序,这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显然是不利的.本文从我国的诉讼构造中存在的弊端出发,对检察机关的侦查决定权产生质疑,进而提出法院作为中立裁判机构在此阶段参与的必要以及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人权保障是现代刑事诉讼之灵魂。完善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也是发扬诉讼民主和健全法制的要求。侦查程序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阶段,是实现人权保障的关键性阶段。刑事诉讼要保障基本人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刑事诉讼的文明发  相似文献   

14.
被害人权益的保护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关于被害人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共识,正在立法和司法中不断加大对被害人的保护力度。笔者认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加强对轻伤案件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这样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乃至国家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产生信服和尊重,对社会的稳定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志伟  李超群 《活力》2011,(20):73-73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强制措施包括五种,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以获取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及罪轻、罪重等证据,同时规定勘验、检查、鉴定、搜查、扣押、划拨、冻结等侦查手段,由于这些手段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强制性,我们对其称之为强制性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16.
纳税人在税收实践中,存在权利被税务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的情形.在纳税人遭遇的职务犯罪中,包括纳税人在内的不同主体间存在着博弈关系.律师代理纳税人提出申诉和控告.纳税人与检察机关之间亦存在积极侦查案件与否的选择博弈.纳税人与律师间的博弈存在于侦查前,纳税人与检察机关的博弈则存在于侦查案件时.委托人应当积极寻求律师帮助,而律师也应当努力地工作是最优的选择.检察机关行使侦查职能时积极主动地救济纳税人权利,不仅是法律规定的职责也是检察机关的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7.
姜金珠 《活力》2006,(3):164-164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这部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的立法宗旨在于,在保障公安机关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同时,也对权力的行使加以规范和监督,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更具人性化,突出表现为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都是民法体系中重要的权利。两者在行使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会发生一些冲突,而我们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两个权利冲突的解决方式。所以,如何协调对于冲突的解决至关重要。人身权利地位应当高于财产权利,发生冲突时财产权利应让位于人身权利,以彰显人身权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杨文良 《活力》2006,(2):37-38
公正执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正和谐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的基本准则。只有在坚持执法为民原则的前提下,公正执法,才能维护好法律的权威;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才能规范有效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才能保护公民的权力及公民、法人、国家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作为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公正的基础上坚持执法为民.是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的政治准则,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政治观念。  相似文献   

20.
王清江 《活力》2011,(11):110-110
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主体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它既反映了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了民主法治的最高追求。加强刑事立案监督,既可以及时有力地揭露、证实和打击犯罪,维护法律的尊严,又可以使无辜的公民不受刑事追究,避免发生错案,切实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及其他合法权利。就如何强化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机制谈谈个人之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