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艺  孙媛 《中国报业》2014,(16):13-14
伴随着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大量引进及受众欣赏风格的多样性,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研发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从多角度分析电视节目研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研发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气象信息和气象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就有许多人们根据生产、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天气谚语。近几年,天气预报作为出行参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视气象节目的变化和发展异常活跃,从不被业界关注的冷门节目跃升为电视节目运作与经营的亮点。可以预见,随着节目形式的丰富和播出频率的增多,电视气象节目将会成为新一轮电视节目竞争的热点和许多电视台广告收入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东南卫视将以“欢乐”为主题,以“海峡”为特色,用四大看点“奥运、台海、公益、娱乐”从容应对奥运年。看点之“奥运”以娱乐的方式演绎奥运,以全民动员的方式参与奥运,以海峡的视角报道奥运,东南卫视将呈现别具一格的“欢乐海峡-快乐奥运”视听之旅。一系列奥运主题节目组成了纵跨2008年度的东南卫视“五环框架”,奥运主题节目、奥运新闻资讯节目、奥运观众互动节目、奥运直播节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随着奥运的临近步步升温。  相似文献   

4.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曾经在国内流传这样一句话——“东西南北中,发财看广东”。随之广东的经济类节目也成为全国经济节目的风向标。广东卫视是我国最早开创财经证券节目和早间经济资讯节目的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5.
最近CCTV-2推出了一档晚间播出的新节目,号称是“首次在央视推出的脱口秀节目”,这实在让人费解?这不是明摆着不符合事实吗?《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不都是谈话类节目吗?只不过没有用英文“Talk Show”的音译而用了意译罢了,难道用音译就是创新?出现如此有失水准的宣传,这个节目本身的质量不能不让人怀疑,随即让人怀疑难道中央台的节目竟然到了靠炒作不真实概念来吸引人的地步了吗?  相似文献   

6.
杜艳君 《中国报业》2023,(22):202-20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媒体融合的深入,访谈类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访谈类主持人的角色正逐渐从单一的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多元化的角色。访谈类主持人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在自身专业、能力和影响方面加强定位,发挥出自身独有的优势,实现角色多元化发展。同时,访谈类主持人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好地满足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不知不觉地,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爱脱口秀”的时代,无论是正牌主持人,还是说相声的、写字的、唱歌的,如今一有机会都要出来秀秀自己的嘴皮子。随着各地电视脱口秀的增多,许多嘉宾像赶场一样在各电视台节目中出现。可风起云涌之后,脱口秀节目收视率都在不停地走下坡路,节目的命运也多有坎坷。  相似文献   

8.
吴媛媛 《消费导刊》2014,(5):170-171
新闻和娱乐是电视发展的两条主线,自电视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其发展壮大。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电视提供新闻的功能逐渐弱化,而娱乐的功能则迎合了受众的需求,这就使融二者优点的娱乐新闻节目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当今我国的娱乐新闻类节目虽然趁势而起,具备了比较完备的节目框架和题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欧美甚至是香港台湾相比,在信息质量、报道范围、节目形态上,还是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提高节目质量是中国娱乐新闻节目获得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影响频道/节目收视率的因素很多,但如果电视媒介经营管理者不了解收视波动的真正原因,当收视率下降,往往无法对证下药,及时挽回劣势,而当收视率上升时,容易陷入盲目乐观的陷阱,从而丧失超越竞争对手,巩固竞争实力的良机。  相似文献   

10.
王卡  卢凌杰 《新晋商》2020,(4):0003-0004
目前,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新旧媒体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美食类节目作为电 台节目常见的一种类型,积极探索融媒体优势,采用现代化技术和方法能够有助于美食节目的发展。论文对美食类节目融媒体推广 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新一轮限娱令。对卫视台选秀节目数量及非电视剧、综艺节目播出时长等节目编排了进一步要求。规定指出,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的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档,全国卫视的歌唱类节目最多保留四档。另外每天耍播出超过7.5小时的非电视剧、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2.
左伟 《致富时代》2011,(10):223-223
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在广播电视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两类节目都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来呈现人物或事件,给受众带去感触与感动。正因为此,它们常常被混淆、或被认为相互归属,人们对节目类型的认识越发模糊。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在节目定位、节目类型化等方面优化节目,观众也可以从不同类型的节目中更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该文以访谈节目《面对面》和谈话节目《小崔说事》为例,从两类节目的内涵分析、选题、节目编排特点、采访特点与侧重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等方面来简要分析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主体节目类型由新闻、娱乐、教育和服务节目四种类型组成。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这四种节目类型的具体分类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张研 《广告大观》2007,(2S):102-104
从2005年开始,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了各家电视台的宠儿,各大卫视纷纷推出不同形式的节目以分享选秀市场的一杯羹。而相对于往年5月份才开始争奇斗艳的选秀节目,今年新年伊始各大卫视就点燃了选秀这把火,而且纷纷把目光从平民选秀聚焦到了明星选秀。  相似文献   

15.
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受众走势 尽管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2006年对新闻节目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公关,更换了主持人以提振节目收视,但晚间新闻节目的受众数量还是一如往年继续走低。全国性电视网新闻节目的受众总数约2600万人,较2005年减少100万人。近25年来,新闻节目受众量每年以100万的速度流失。  相似文献   

16.
在一众真人秀节目、模特、选美充斥荧屏的时候,《寻找金花》以其原创的坚持显得如此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7.
毫无疑问,美国的电视节目市场是全球商业化程度最高、最为活跃的。从节目制作、节目购买到节目发行、节目播出,美国电视节目的整个产业链发挥着巨大的市场推进作用。而从节目发行这一关键环节来看,“电视节目辛迪加”作为美国节目发行的一个独特渠道,更不能避而不谈了。  相似文献   

18.
在线节目为电视带来了一群粉丝,同时相对较低的预算让广告主愿意继续投资,这或许是网络节目得以在电视平台上播放的主要原因。但如何让其效益最大化,尚须时日。  相似文献   

19.
媒体竞争的最终目标是受众,而媒体竞争的核心是宣传质量。广播要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节目质量占领受众市场。  相似文献   

20.
彭博  翟慧慧 《中国报业》2014,(22):52-53
在互联网新媒体融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背景下,网络访谈节目近年来迅猛发展,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也正朝着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发展。自2008年6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正式触网以来,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加强原有的访谈类节目,或开设新的访谈类节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网络访谈节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中央到地方、从被动到主动、从低调到高调、从沟通到办事、从习惯到能力,网络访谈类节目成为民意的绿色通道,“网络问政”成为时尚,网络访谈节目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从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的品牌网络访谈节目入手,研究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构成现状,对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