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东凤 《中国市场》2014,(35):135-136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纵深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日益深化,银行内部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我国银行正由传统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以效益提升为目标”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过渡,因此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已经成为国内银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在阐述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发展历程和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迫切任务。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总结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息收入影响;其次,构建基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产品定价模型;最后以招商银行为例,探讨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该银行的具体应用。本文的研究对商业银行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加快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文章在分析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模式的问题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的优势的基础上,对构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卢鑫 《商》2014,(6):136-136,101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全球商业银行竞争进一步加剧。国外商业银行加快运用管理会计进行银行的数据化管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也已经意识到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转移定价可以帮助银行建立一个公平、一致的资金转移计价体系,并协助银行进行内部业务部门和“司库”之间的资金交易。然而,如何将资金转移定价运用到银伉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了适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段海东 《现代商业》2014,(24):215-216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断改革,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主流逐渐趋于扁平化和垂直化。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基于这种现状,农村商业银行应借鉴其他商业银行成功的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和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单畅 《现代商贸工业》2014,(12):107-108
基于Klein-Monti两分离定理,对商业银行存贷款资金的转移定价方法进行了重新诠释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世界流动性危机仍然存在,我国银行"钱荒"爆发的背景,根据解决流动性不足的两种方法即增加存款和建立应急缓冲流动性资金,对基本的存贷款转移定价方法进行了延伸和改进。最后针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如何健全存贷款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资金转移定价概述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资金转移定价的内涵、原理、基本定价方法。介绍了对资金转移定价在银行经营实务中的运用流程,即定价范围、定价单元的划分、定价方法的选择、定价曲线的构建和分析、计算频率和计算精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阐述了资金转移定价在银行经营实务中运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为资金转移定价在银行经营实务中的运用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坚定不移的方向。中小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微薄,营业利润主要是由利差业务收入贡献的。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小城商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等核心能力形成严峻挑战,对于中小城商行的冲击巨大。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ing Transfer Pricing,FTP)的研究,提出了中小城商行应加快建立和持续完善FTP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夯实银行的数据处理能力基础,提升银行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应对即将到来的利率市场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追赶市场化进程,也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银行都在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不仅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营运理念也有所改变。 当前很多商业银行都构建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资金清算体系,还建立了资金中心管理模式,资金管理水平也变得越来越好。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金管理始终是其开展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还能对资金进行有效利用,是当前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章对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对当前商业银行资金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商业银行资金营运效率和经济收益的提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坚定不移的方向。中小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微薄,营业利润主要是由利差业务收入贡献的。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小城商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等核心能力形成严峻挑战,对于中小城商行的冲击巨大。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ing Transfer Pricing,FTP)的研究,提出了中小城商行应加快建立和持续完善FTP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夯实银行的数据处理能力基础,提升银行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应对即将到来的利率市场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许红辉 《现代商业》2011,(30):18-19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小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以及内部资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价格管理模式的改进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的重要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各项体制改革纷纷推出,绩效考核管理模式的改进,如何调整和引导业务单位的经营行为和方向,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则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魏红刚 《商业会计》2012,(10):124-125
本文基于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funds transfer pricing,FTP)实施的经验,指出其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FTP系统的定价精细度与FTP科目体系设计有关;银行采用市场收益率曲线定价是大势所趋;存量交易的历史定价问题会长时间影响FTP定价和核算的准确性;FTP系统发展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阶段,FTP转移收支应与总账合账。  相似文献   

13.
以国际领先银行经验分析中国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苗 《财经界(学术)》2014,(11):39-40,63
2013年7月20日,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在积极地为全面利率市场化做准备,建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逐渐培育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深化改革已经进入不可逆的快行道。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突显出渐进稳步改革、金融创新与央行监管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为中国银行业借鉴国际领先银行特色化经营策略、自主完善定价体系及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转移定价是指跨国企业集团内部,关联方之间以关联交易价格进行货物购销、技术转让或资金借贷等交易,把利润从高税负地区转移到低税负地区或免税地区,从而降低整体税负的定价方法。转移价格又称内部结算价格,产生于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正是由于转移价格不是市场交易的正常价格,而是关联企业内部定价,所以转移定价也成为跨国公司避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建设集团企业由于其自身生产的特点,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于资金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分析比较当前常用的五种管理模式,即统收统支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结算中心模‘式、财务公司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认为内部银行模式是较为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并对某建设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的成功范例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金融管理体系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之路全面开启,有着"企业集团内部银行"之称的财务公司,面临着巨大自主定价压力,本文以开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以下简称开滦财务公司),探索如何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利率定价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集团"内部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助力企业集团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冯旗 《消费导刊》2009,(7):51-51
为了使全球范围内经济利润达到最大化,跨国公司常常在企业内部交易中运用转移定价来实现其战略目的。转移定价在优化资金配置,规避税负,规避风险和实施市场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监管不够,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定价给我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我国应当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从制度健全、专业人员培养和加强国际信息交流等方面完善转移定价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金融创新的必经之路。放松利率管制,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流通,将大大活跃我国金融和经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好处。但利率自由化在给予商业银行资金定价的自主权的同时, 也促使了商业银行风险的产生。本人就旨在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的增加,以期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并提出若干银行管理和控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邹毅 《现代商业》2012,(23):32-33
从2012年6月8日到7月6日,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央行两次降息并扩大利率浮动区间,证明其"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一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制定,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利率风险,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述了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基本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制定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金融创新的必经之路.放松利率管制,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流通,将大大活跃我国金融和经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好处.但利率自由化在给予商业银行资金定价的自主权的同时,也促使了商业银行风险的产生.本人就旨在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的增加,以期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并提出若干银行管理和控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