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科技》2014,(9):10-10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任正非在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谈到该公司发展和产业环境时表示,华为目前的处境和宝马公司一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华为和宝马公司有相似之处。在本周召开的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华为现在面临的挑战就和宝马公司面临特斯拉等新兴汽车制造商的挑战一样。“宝马能跟上特斯拉的(创新)步伐吗?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27日,一条关于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商华为公司人事变动的爆炸性新闻出现在媒体上: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等高管即将离职,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子任平顺利接班"让路"。报道言之凿凿:接近华为高层的知情人士证实,任正非有意将33岁的任平引入华为核心管理层EMT(经营管理团队),并让女儿孟晚舟接任公司CFO,而这遭到了公司多位高管反对,"在今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当任正非意欲引入任平进入EMT时,反对派高管与任正非的矛盾爆发,反对者包括董事长孙亚芳、分管产品与解决方案体系的徐直平等"。  相似文献   

3.
刘灵君 《大经贸》2011,(2):39-40
在未来的5-10年的发展过程中,华为很有可能不再是以前大家心目中的华为。2010年,任正非一如既往反思似的言论,却透露出不一样的信号。从外部的形象看,华为正在将自己的心灵打开,让更多的人了解华为,而从内部业务上看,华为的业务未来会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建华 《商界》2009,(11):150-150
2001年,联想分拆,老帅柳传志带少帅杨元庆共同拜访的第一位企业家.是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他们对华为以创新为龙头的市场探索表示艳羡。少帅杨元庆表示联想要做高科技的联想,请教任正非:“如何能做成华为一样的公司?”任正非以一位长者的口吻对他说:“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并玩笑地说:“你们就卖华为的产品吧!”  相似文献   

5.
任正非总是在喊"冬天来了"。这一喊,便是8年。在过去的8年里,华为的收入从152亿元人民币到125.6亿美元,增长迅猛;而在国际市场上,从第三世界到发达国家市场,华为与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们同台竞技。怀揣着现金,眼望着可预见的大好形势,华为CEO任正非却又一次警告,冬天要来了。居安思危,华为和任正非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世界的电信设备供应商都在努力发展5G技术,华为正处于紧要关头。目前,华为在中国境内,无论在网络还是在智能手机业务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海外的业务却因美国政府的一纸实体名单而面临着危机。美国政府禁止华为在没有特殊许可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关键的零部件,并对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共同封锁华为。针对这些问题,华为创始人和CEO任正非接受了彭博电视采访。  相似文献   

7.
月度人物     
《中国科技财富》2011,(9):12-14
任正非在战胜与摩托罗拉公司发生的知识产权案之后,4月18日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商华为首次公开了董事会架构变动,这这份高层变动的名单里,众多原经营管理团队(EMT)成员晋级董事会,而任正非本人则已在逐步安排淡出华为。《财富》发布亚洲商界领袖榜,任正非排名第五。一向神秘的华为开始走进公众事业,而它的掌门人任正非先生对华为的贡献是令人铭记的。  相似文献   

8.
《创业家》2013,(5):14-15
4月28日下午18点左右,i黑马网独家报道,任正非宣布家人永不接班,华为5-10年内不上市。华为总裁办在华为内部员工的心声社区刊发《任正非枉持股员工代表大会(3月30日)的发言摘要》。任正非重点谈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并非华为的创始人,但人们赋予孙亚芳"华为女皇"、"至尊红颜"、华为的"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等称谓,她在华为的崇高地位可见一斑。多年来,孙亚芳对华为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居功至伟,其出众的大局观、跨文化沟通协调和细节管理能力,使得她成为任正非最为信任的伙伴  相似文献   

10.
《商》2014,(2):12-13
新旧年交汇之际,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干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探讨的问题只有一个:华为这种年营收已经达到385亿美元的传统电信设备巨头,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对此,任正非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保持冷静,拥抱变革。  相似文献   

11.
关晓蕾 《大经贸》2011,(2):43-43
去年,关于华为接班人的问题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不仅仅因为华为极具影响力的市场地位,这个由任正非于1988年创立的公司在二十多年的锤炼中已经灌注上了他的个人色彩与强烈烙印,华为将由谁来接班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聚焦点.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从中国改革开放中率先成长起来的民企目前都面临着"交接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我用了接近30年的时间去研究中国领先企业,华为是主要案例之一。这家企业经历几次大危机,但都能安然度过,这一点尤其引发我的关注。2001-2002年,华为遭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死存亡关头。任正非带领华为快速调整业务结构,转变战略逻辑,并展开了积极自救。经历过这个冬天后的华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8-2019年,华为面临的是超级大国国家力量的合围危机。一个企业去对抗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超级强国所施加的影响,压力超出我们的想象。华为依然快速应对,积极自救。仅以任正非为例,他本来是一个低调做事的人,但是在美国打压危机到来时,他主动走到聚光灯下,广泛与世界各大媒体交流,与各个领域的重要专家交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华为有几个重要会议是在珠海召开的,开会地点是石景山酒店,有几件事印象深刻,记录如下。1999年,华为在珠海开会,会议主题是公司的战略及KPI指标库。晚饭后通知有活动安排,所有参会者包括任正非乘坐大巴离开酒店,去哪里没有人知道。下车后,周边一片漆黑,隐约来到一片工地。踏着长草,众人来到一个硕大的坑,才知道这里是巨人集团巨人大厦的工地。任正非走在前面,后面紧跟的是华为的高管们,围着黑黢黢的大坑转了三圈。  相似文献   

14.
华为的权力结构有点怪,至今还像一个王朝。在任正非的领导权威的绝对控制下,一批责臣制衡一批重臣。为避免权力结构固化丧失企业活力,任正非以群众运动达到运动干部的目的,使华为权力结构动态化。在华为的二次创业中,任正非致力于从人治到法治的自我变革,但目前尚未完成开放权力结构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15.
李传涛 《创业家》2013,(6):91-94
任正非说,轮值CEO,能让下面的干部感到安全,能够团结的人才多了除了胜利还能有什么结果?但是不是好还要过几年才知道。低调的华为CEO任正非5月9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举行首次媒体见面会。任正非召开新闻发布会本身,甚至成为新闻。4月28日,任正非刚刚通过内部邮件形式回答了外界对华为两大问题的关切:  相似文献   

16.
别样任正非     
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一期评选出2005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华为科技公司总裁任正非是"商界巨子"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但任正非不像那些浮在水面上的企业家,其个性非常低调,但却有着很强的社会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商界名家》2006,(10):13-13
推荐理由:姜是老的辣。一场收购.“华为教主”任正非将另起炉灶的李一男打入万劫不复的冷宫。以清理门户的名义.对有辱师门的徒弟进行惩罚.古往今来,人们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持一种平衡,也叫秩序。不过.任正非自己在公开场合声明。华为将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李一男及港湾的团队。果如其育。任正非真令人生畏生敬。  相似文献   

18.
2001年3月,正当华为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的时候.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这篇力透纸背的文章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合于整个行业。接下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让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刘志明 《商界名家》2006,(10):36-38
一场收购,“华为教主”任正非将另起炉灶的李一男打入万劫不复的冷宫,在杀一儆百中以儆效尤.看谁还敢生了反骨另立山头?任正非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了华为不再因为跳槽而内讧,不再因为高层震荡而业绩受损.将李一男惨淡经营的港湾如数买断。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日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华为的制裁行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华为是一个商业公司,对于华为的产品,消费者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不应该把华为的产品和政治挂钩。"任正非这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堂堂正正。的确,市场行为就应依市场规律而行,按市场规则而治,不应该以国家安全概念煽动其他国家和地区携带政治目的针对某国企业,甚至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损害别国企业的合法权利。随着中美贸易战拉开序幕,国际经济秩序出现了百年未有的变局,中国企业即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国际生存环境,在此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