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倩倩 《商业科技》2014,(8):192-193
安居乐业,是民众切实的期许,也是政府对民众应有的承诺和责任。然而,在很多人因为房地产开发一夜暴富或成为万众瞩目的亿万富的同时,而更多的普通的民众却成了切切实实的房奴,房奴的生活夹杂各种无奈、不安与辛酸。本来寄托于政府够通过宏观调控降低房价,使自己摆脱房奴的地位,然而面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屡调屡升的现状,民众对此更多的是各种的无奈和疑惑。本文试图从经济法的视角揭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屡调屡升的原因,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由于近年来房价飚升、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市场投机愈演愈烈等房地产市场问题的突出,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空。但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与目标相差甚远、收效甚微。归其原因在于,在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时,房地产商等利益集团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向政府游说影响政策的执行。而地方政府则为了地方的政绩,替换、抵抗、有选择的传达中央的公共政策,以致于这些政策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本文将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着重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搏弈,从而得出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异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徐婧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7):290-29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呈现火爆场面,房价持续快速走高,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政府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采取了各种措施对房地产市场予以调控,有关征收物业税的问题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就物业税的经济法层面的价值作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军杰 《中国物价》2007,(10):57-60
一、当前我国土地征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土地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营性用地出让收益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重大(土地财政),直接的利益相关导致房地产价格畸高且屡调不下;二是工业  相似文献   

5.
鹿宁 《致富时代》2011,(7):97-98
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影响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导致中国住房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如地方政府长期形成的土地财政、全球化的热钱涌动和通胀预期的不断加强等等。但是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以及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能够发现,导致房价屡调不降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所致。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最终对房价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要想使商品房价格降到一个民众能够接受的合理区间,必须一方面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同时,要应尽量避免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短期造成过强的冲击,而要高度重视税收、法制改革等长效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大鹏  陶海清 《现代商业》2011,(15):159-160
随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疯狂涨价,政府通过不同方式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甚至出现了最严厉的限贷令和限购令,但在实施后并未达到预期价跌量升的目的。本文将从损失厌恶角度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居民捂房惜售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拉动产业。然而,在连续多年高速发展态势下,其更是逐步暴露出了许多发展问题,尤其近些年来国内"房地产泡沫论"更是使得民众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缺乏信心。本文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房价居高不下,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屡屡出台各种政策以抑制房价高速增长趋势。在对房地产市场的历次宏观调控中,税收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然而,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依然存在着不少弊端,例如税费交叉重叠,轻保有、重流转,计税依据、税率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房地产税收在满足地方财政需要、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和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显得十分乏力。因此,探讨我国房地产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房产市场的现状分析(一)住房市场出现的"二元相悖"趋向我国住房市场的"二元相悖"倾向日趋明显:一方面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口基数庞大,所谓"人稠地窄",住房难;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市场激励,人人追逐豪华的大户型住房。一方面,少数人的住房越来越大、越高档;另一方面,中下收入阶层的“买房”渐渐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中上收入的工薪阶层无奈走向了“房奴”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市场是当前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房价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作为政府进行房地产管理的决策依据和民众判断市场的重要信号,房价统计指数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梳理我国房价统计指数的现状,分析房价统计指数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通用统计方法,提出完善我国房价统计指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不小的贡献,由于工程项目本身时间长、涉及资金量大的特点,因而工程跟踪审计出现“屡审屡犯”的问题。本文对安居工程审计和屡审屡犯问题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研究“屡审屡犯”问题的原因,分析审计整改与“屡犯屡审”的关系,最后根据问题的特点提出加强绩效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和建立工程数据式审计平台三个方面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苏磊 《商》2014,(31):74-75
运用详实数据证实中国楼市十年调控收效甚微,屡调屡高。深度阐述楼市调控与经济数据、房价收入比精确统计的关联。论述宏观调控常态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调控,提出科学有效诸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经济民生的重要问题,对于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居民住房抵押贷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盲目乐观,要考虑的房价的波动和市场的走向,要做出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正确面对我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准绳,不断开拓贷款模式,不断强化风险控制,才能促进我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为民众和企业带来切实的利益,也能增加银行的收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保证房地产市场稳定良性运行,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然而现实中,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常常出现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5.
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现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政策调控房价,调控力度之大可谓史无前例,把房地产推到了宏观调控的浪尖上。然而,调控政策的绩效收效甚微,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房产价格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深入分析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政府适度有效的干预是房地产市场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房地产市场运行出现紊乱时,政府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成熟性迫使政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规制和调控,特别是近年来出现房价涨速过快等问题后,政府明显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然而,无论从调控过程还是调控效果来看,距离调控的预期目标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是房地产发展特殊的一年,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大部分行业均受到了影响,需求不旺,然而房地产市场却呈现出一枝独秀,繁荣井喷的现象,显现出了房地产市场的独特性。深入分析房地产市场后,不难发现这个市场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紧密相连,在这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信贷、行政多种手段对其进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合理适时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的易宪容被冠上很多名号,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中国地产界名嘴、平民房地产代言人、唱衰派。因为在中国房地产近年来所呈现的上升趋势的发展过程中,易宪容发表各种经济评论始终和地产商家及部分专家学者唱反调,无情地批判和揭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种种弊端。他认为一路狂飙的各地房价并非民众的刚性需求,房价单边上扬存在非正常因素,中国房地产市场属于泡沫经济,政府应遏制其过热发展,打压房价,满足百姓对住房这一基本生存条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龙树 《上海商业》2007,(10):20-21
开发商高价拿地,除去市场原因,政府的原因也不容忽视。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地产行业整合时代已经来临。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对资金和劳动力需求度都很高的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产公司金融属性日益明显,资金取代了土地成为制约地产发展的第一要素,而高价拍地实际上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显现,最终行业的整合更多是土地与资本的盛宴来完成。此外,悲观的看,每一个地王背后,将有更多的"房奴"产生。高价土地拍出形成一个城市土地新的标杆,周边的土地和有关联的土地都会引起连锁反应,以致楼价上涨或乱涨,对城市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是立陶宛自独立以来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立经济严重衰退,失业率持续攀升,政府财政赤字压力增大。为应对危机,立陶宛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财政的总体稳定,遏制了经济恶化的趋势。然而,立经济仍将面临失业率高、民众收入持续减少、国内消费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突出问题,经济实现全面复苏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