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娟 《南方经济》2012,30(1):71-82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有关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红利效应的相关研究。近而,利用抽样人口数据,本文预测了未来75年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变化趋势,指出在未来的大部分年份里,从第一人口红利的角度看,人口结构很可能将对中国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而解决未来养老问题并实现第二人口红利的关键是:从当前开始即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有效的资本积累。一个重要的、可行的资本积累方式就是建立积累制的养老金计划。  相似文献   

2.
我国二次人口红利的困境摆脱与现实愿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令国  李超令 《改革》2013,(1):149-157
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这意味着我国第一次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应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支出比重等措施,实现二次人口红利,最终达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解决这样庞大的老年人问题,必将在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联合国明确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老有所乐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精神保障,要创造温馨氛围、发展老年教育、实现老人价值、开辟消费市场等让老人快乐。老有所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物质基础,这就牵涉到养老金、谁来养和怎么养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和各个省份的人口红利变动趋势有所不同,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期较东、中部滞后,省与省之间呈现出东部老年赡养负担重,西部少儿抚养负担重的差异格局。应该抓住机遇采取促进就业、加强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适时推迟退休年龄等对策措施以获取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5.
运用两步系统 GMM 方法,基于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转变带来的较轻人口负担,在中国现在的政策体制下,得到了充分利用,可以说人口红利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抚养比的加大在1990—2007年间甚至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带来了第二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6.
洪勇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8):52-54,70
中国经济由二元模式向一元模式转变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刘易斯拐点问题.文章对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异象给出了一个理论说明,解释了“民工荒”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存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人力资本差异.本文还指出中国三十多年来之所以能通过高投资驱动经济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充裕的人口红利,近几年,“民工荒”使得从表面上看人口红利行将消失,但是实际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是潜在的巨额人口红利,应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将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人口红利的措施,并指出短期内在无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人口红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有1/4以上的人均GDP的增长是靠人口年龄结构优势获得的。但2010年比以往更加突出的用工荒现象却使得专家们纷纷发出“刘易斯拐点”的警告,无论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我国“人口红利”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给社会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又增加挑战,我们应采取调整人口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措施来积极应对,实现“人口红利”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As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enters a new stage, the “first demographic dividend” – the economic advantage resulting from demographic changes in recent decades – is bound to disappear permanently.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will be characterized by an aging population. The “second demographic dividend” refers to new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derived from this later population change. This paper reveals major constraints caused by aging in Chin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tendency to grow old before becoming rich. As the population ages, human capital improvement slow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declines and consumption power reduces. This paper suggests taking advantage of a population “echo effect” to improve human capital at all ages, to enhance workers’ ability to benefit from employment, and to improve the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of the elderly, which in turn would increase the income and social security of the aged. These measures are conducive to future economic growth an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cond demographic dividend.  相似文献   

9.
日本人口红利的变迁、影响、应对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日本人口总量的变化和结构的转变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的人口结构已进入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阶段,这将进一步加速日本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从而影响劳动力供应、社会保障、产业结构和消费领域等方面。近年来,日本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延长退休年龄、提高生育率、大力发展科技、提升人口素质以及制度创新等措施,以缓解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这些措施不仅对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于正面临人口红利减少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国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玲玲  何山 《改革与战略》2012,28(6):111-113
贵州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态文明,完成跨越式发展,响应党中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现"弯道超越",成为迫切的工作任务。贵州省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低碳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清洁能源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参与碳交易,通过减少碳排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World development》2002,30(10):1823-1834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hart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China, identify its proximate causes and analyze its socioeconomic implications with reference to, first, the propor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dependent population, second,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labor force and, third,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households. Defined as a steady deceleration in population growth to a nonrising total, the onset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1970 predates the one-child policy. Thus far the transition has had its largest impact on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in the population, which has fallen. Next in magnitude is a rise of in the share of working-age adults. These two changes dwarf the rise in the share of the elderly on which much of the discussion in China tends to be focused. The crude dependency ratio has been falling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for another two decades or so.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hange in the age structure has significant distributive implications. The last 20 or so years have seen a substantial change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households. The average household has shrunk in size from 4.5 in 1982 to 3.5.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to household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household expenditure pattern. In particular, controlling for per capita expenditure, smaller households spend more on food per capita than do larger households.  相似文献   

12.
张晓娣 《南方经济》2013,31(11):17-26
本文利用SAM和动态投入产出模型预测了通过提高公共教育投资以延长人口红利的可行性。假定政府扩张教育投入至GDP4.5%,施行高中义务教育,虽然在短期内由于挤占经济建设投资,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但其长期效应包括:使高中和研究生学历人力资源迅速扩张,显著提升现代制造、科教、服务业的生产率,为产业结构升级打下基础;居民和企业相对收入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GDP增长率将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而回升,增长在人口红利拐点后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对衰老机理有其独特见解。中医学说衰老机理大致可归纳为四种:一是脏腑虚衰学说,二是气血失常衰老学说,三是精气神衰老学说,四是津液不足衰老学说。其中,脏腑虚衰学说又分别从肾脏虚衰、脾虚、肺脏衰弱、心脏虚衰、肝脏虚衰五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取得时效制度是民法时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我国民法通则及最新的物权法只规定了诉讼时效即消灭时效,均未规定取得时效制度。文章对取得时效制度的含义、立法模式、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构建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构建发展中国家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共生基本面的Probit和Logit模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共生性货币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情况进行近似模拟.危机发生及演进的趋势大致为:以1993年和1999年为分界点,1990年以来中国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共生概率总体上呈现由正"U"型向倒"U"型转变的分布特征,2008年出现微弱反转;样本期内我国共生危机发生概率总体处于[0.25%,2.5%]的区间范围内,但危机生成的结构分析却表明,这种极低的概率事实上为近年来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所覆盖.另外,发展中国家货币银行危机共生的基本规律显示出:GDP增长率、货币增长率、金融自由化和汇率制度对共生危机生成影响显著;金融自由化条件下共生危机发生的概率大干非自由化时期,无论自由化还是非自由化阶段,其他汇率制引发共生危机的概率均明显大于固定汇率制.  相似文献   

16.
科普旅游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旨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结合科普旅游的类型阐述了我国发展科普旅游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发展科普旅游的可行性,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资金渠道多元化,建立高素质队伍以及放宽市场准入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金融资本形成的可能性和条件 1.金融资本的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史上,金融资本概念最早是由希法亭提出的.但是,希法亭把金融资本与银行资本混为一谈.科学的金融资本概念是由列宁提出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两种股利理论——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和股利顾客效应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现状,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而提出对策建议,对规范我国股权结构、股利政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其结构特征对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 影响。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利用SDM 模型分析 了我国当前人口结构特征对产业间和产业内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人口教 育结构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一直较为明显。第二,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对于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的作用在不同区域内因产业结构基础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而不同。第三,人口城乡比对 于产业间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的作用较大,但是对于产业内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则偏弱。本文基于 上述结论就我国如何针对人口结构特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前碳排放管理工作处于发展初期,碳定价机制运行效果尚不明显。通过分析全球碳定价机制运行情况,对比发现中国碳定价机制存在价格低、覆盖范围窄、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提高碳价、增加覆盖范围、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中国碳定价机制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