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尤丽洛 《魅力中国》2010,(14):26-27
一、女性在就业中遭遇的性别歧视中国女性在就业中遭遇的性别歧视,已不是一个鲜见的社会现象。?全国妇联去年9月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明显感受到性别歧视。在今年的两会上,记者通过采访也发现,许多代表都谈到了这样一些现象:每年女大学生考研比例都高于男生,她们企图借考研来暂缓就业压力,造成女大学生。赢在考试输在就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自本刊上次报道《技校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些一直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纷纷来电咨询,大学生“回炉”上技校毕业后,就业到底如何呢?为此,记者再次回到西安华中科技学院对那些已经毕业的“大学技校生”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3.
曲线就业     
去年年底,华南师范大学有教授针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等问题,以问卷形式对在校的1500名女大学生做了调查。数据显示,由于日渐骤增的就业压力,不少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已趋现实,冀望于毕业后能嫁入豪门,得一乘龙快婿者不在少数。这是一种变相的“求职”渠道,一条规避就业压力的迂回之路,更是一步登天的趋利法则。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个人来说,就业是立业之基。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现,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时间进入2013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再度发生井喷,这是否会对就业形势带来新的冲击?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大学生将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年”。那么宁波的情况如何?带着这个疑问,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林雅莲。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始终把促进就业摆在优先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明显上升,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群体比例不断提高,从而延缓了大学生就业进程。大学生“慢就业”有个体、家庭、高校以及社会等四个方面原因,破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也要从这些方面寻找现实路径,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6.
车阳 《中国西部》2010,(6):40-43
用人单位对残疾大学生的冷漠与歧视,职业的限制,种种“就业障碍”让残疾大学生们一筹莫展。他们在迷茫的就业、创业路上询问。未来的工作到底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邱颖和成都市青羊区残联的张敏。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在全国各大院校进行新书《重新出发》的巡讲活动,与很多师生进行了深入地沟通。时下正值“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为关注的焦点。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企业招募人才的最佳时期。也意味着又有一批大学生走出校园,步入职场,体验另一种人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对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的部分学生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上呈中等水平。(2)大学生就业压力在学校,专业、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3)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总体上呈中等偏上水平。(4)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专业、性别和独生子女这几个变量上差异显著。(5)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双赢的“西部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最缺的是人才,许多大学生面临的是就业困难。‘西部计划’既为西部输送了人才.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共青团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张耀功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每到过完春节的这个时候,“用工荒”问题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今年宁波到底有没有出现“用工荒”?情势严不严重?如何更改地来看待“用工荒”问题?有没有破解的良策?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本刊记者兵分多路,采访了部分大中型就业洽谈会和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现场,关分成三篇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总体的就业环境看,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就业方向和就业渠道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职业技巧、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多方面发生变化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们既需要自身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也需要政府的帮助,以减轻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纾解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疲软期,就业竞争加剧,使得"史上最难就业季"呈现常态化,就业压力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压力之一。甚至包括到海外进行高等教育的归国留学生也开始感到海归不再与以往一样"吃香",海归光环逐渐暗淡,部分"海归"变"海待",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着就业压力的困扰。那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来源是什么?国内大学生与留学生的就业压力有什么不同?如何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摆脱困境呢?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宋慧颖 《中国城市经济》2010,(5):215-215,211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影响,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转移工作重心,完善教学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加强就业。理辅导和就业前职场辅导等。同时认为,应权衡好教学中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关系,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多样工作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于女大学生"急嫁"问题的分析,学者大多忽略了"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认识来规避风险"这一特征.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通过对"急嫁"和就业各项成本投入和实际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急嫁"确实是当前女大学生对就业高风险的一种短期的理性规避方式,但这种表面上的"合理性"实际潜藏着深刻的危机."急嫁"行为侧面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李丽娜 《中国经贸》2010,(10):142-142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以及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今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极大挑战,甚至出现了一些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问题,因此,对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6.
“简历与offer齐飞,职场共战场一色!”
  “不就是卖个身,咋就这么难呢?”
  “吼吼,拼爹拼脸拼体力,这么拼真是给跪了!”
  继2013年“最难就业年”,2014年“更难就业年”之后,2015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受到公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费耕 《中国西部》2012,(15):8-11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则令人心酸的段子。短短几年时间,“大学生就业危机”已经从一个热门话题变成了社会普遍接受的现实。毕业“包分配”的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天之骄子”的荣光也黯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啃老族”“家里蹲”“毕业就失业”的惨淡现实。人们摇摇头:这年头,工作不好找了,大学生不吃香了。就业“鸭梨山大”,80后、90后大学生的身影屁得如此单薄而狼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9,(14):74-75
8000余名职场人参与了一场主题为“吸烟是否有害健康”的调查。结果之一显示,女性吸烟人数日益增多,工作生活压力大是首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女性就业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女性就业趋势呈M型,且职场中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严峻、女性自身的社会定位存在问题,我国二胎政策对我国女性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女性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泉海 《发展》2009,(6):65-66
改革开放之初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毕业立刻会有人要,甚至抢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分配不存在就业压力。但现在教育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提高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