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MBO融资实务     
马钧 《企业活力》2005,(1):19-21
<正>一、美国MBO的融资实践 在美国,MBO从一开始就是一种LBO(LeverageBuyout),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形式而存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市场上掀起一股"退市"(与上市相对)的风潮:金融投资者利用高负债购下公司,撤换高层管理者(非MBO的情况下),然后新的管理者(或者MBO之后对公司  相似文献   

2.
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是美国80年代兼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融资并购方式,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股权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一、中国特色的MBO的兴起在中国,北京四通集团于1999年首先引进MBO,至今为止,已有为数众多的企业积极尝试着“中国特色的管理者收购”这条道路,如:浙江虎山集团、辽宁盼盼集团等。但这与国外的MBO是不完全一样的,国外的MBO实施的难度小,有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是指投资人将风险资本投向刚刚成立或快速成长的未上市新兴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资本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取得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 一、何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吸引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的最重要原因是其带来的高回报,与其它投资工具不同的是,风险投资获取收益主要不是通过分享企业的经营利润,而是通过上市、被其它企业收购或在股权变现过程中获得收益,所以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就成为风险投资最关键的一个环…  相似文献   

4.
国内发展、借鉴MBO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波  邹建 《企业经济》2002,(10):23-24
一、MBO的发展和特征 管理者收购(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国外如果MBO的目标是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通常公司被收购后即转为私人控股,股票停止上市交易,所以又称为"非市场化".MBO开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为家庭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当业主面临退休而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时,利用MBO可解决继承问题又不必将控制权交与外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MBO大大兴起.  相似文献   

5.
风险资本退出风险企业主要有股份上市、股份转让和公司清理三种方式。目前我国在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法律体系、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引导作用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等途径来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MBO是Management Bay-OUT的缩写,在中国被称为管理层收购,简单地说就是管理者利用负债融资,或通过股权交换,还有其他一些产权交易经济手段,用少量的资金收购公司成为公司所有者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MBO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在国内悄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它解决了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分离的问题,对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及国有资本的退出渠道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但是……  相似文献   

7.
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是许多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所走过的一条成功之路。美国作为世界上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在风险投资的形成、运行和作用机制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可资借鉴的做法。 一、风险投资及美国的特点 风险投资起源于美国。风险投资是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向处于起步阶段或发展初期,具有市场前景和风险的高科技项目进行的投资,是一种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中长期投资,它不需要任何资本抵押和担保,一般通过企业的上市或收购、兼并获得回报。 1946年,被誉为风险投资之父的美国ARD公司创始人以7万美元投资初创的DE…  相似文献   

8.
在现阶段我国的上市公司不宜实施MB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MBO(Management Buy—outs)在中文中译成“管理层收购”、“管理者收购”、“经理层收购”或“经理层融资收购”等,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的美国,之后流行于欧美国家。近来,MBO在我国正悄然升温,一些上市公司在想方设法尝试MBO,许多财经媒体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各种有关MBO的培训、研讨会的广告更如雪片一样满天飞。在现阶段,上市公司实施MBO究竟是为了调动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盘活国有存量资产,还是公司管理层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之机侵害国有资产、损害流通股东的利益,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问题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峥 《上海企业》2003,(12):55-56
管理层融资收购(简称MBO),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换及其它产权交易手段收购本公司,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目前,MBO已成为国际上企业并购浪潮中的一种新型并购手段。美国MBO占资产重组的比例由70年代末期的5%增长到目前的18%。  相似文献   

10.
MBO是美国80年代兼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通过融资来完成并购的方式。融资并购又称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简称LBO),是通过公司的大量举债,增加财务杠杆向某一公司股东购买股票,完成购并活动。“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就称之为MBO。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后认为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科技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和境外风险投资基金为主的风险投资体系 ,但总体来看 ,仍然处于初始探索阶段。中国风险投资发展面临缺乏退出渠道、缺乏人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现行政策限制、参与者过于单一、政府定位不准等等问题。为了促进风险投资健康发展 ,下一步应该及时推出有关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发展扫除障碍 ,抓紧建立包括股票上市在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并积极发展中外合作风险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2.
兼并收购: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玲 《企业经济》2007,(4):159-161
风险投资退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风险投资收益的大小,影响到风险投资能否良性循环和发展。本文从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现状入手,剖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各种退出渠道,指出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兼并收购应是风险投资的最佳选择。并对我国风险企业兼并收购的可能性以及兼并收购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MBO在实践中的发展,其形式也在不断变化。除了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为唯一投资收购者这种MBO形式外,实践中又出现了另外两种MBO形式:一是由目标公司管理者与外来投资者组成投资集团来实施收购,这样使MBO可以获得向目标公司员工发售股权,进行股权融资,从而成功;二是管理者收购与员工持股计  相似文献   

14.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者收购,是LBO(Leveraged Buy-Outs)即杠杆收购重要形式之一,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经营者和所有者合二为一,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它于20世纪6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5.
管艳  张中 《中外企业家》2006,(12):20-23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从大股东转移到管理手中的行为。它是一种通过改变企业资本结构来提高企业绩效的资本运作手段。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的杠杆收购浪潮中,之后被更多的国家效仿和采用,并具有了与美国不同的特点,经济学家们对MBO给出了多种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期权理念的风险投资退出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退出是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收回投资或及时中止风险投资项目,有效地分散风险,就需要有一个可靠的退出机制。在我国对风险投资退出的数量化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期权理念在风险投资退出决策中应用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黄艳艳 《企业导报》2009,(3):106-107
作为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风险投资业,风险资本的安全退出是风险投资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手段。在资本退出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将面临选择什么渠道退出、什么价格交易、什么时候退出等一系列决策,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投资收益。本文分析了风险资本退出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组合退出的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MBO是20世纪70~80年代公司分拆的产物,作为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主要是指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外部融资机构的帮助来收购其所服务公司的股权,从而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股东的转变.管理者收购是资产剥离的一种形式,是主要通过借贷融资来完成的"杠杆收购".  相似文献   

19.
孙涛 《价值工程》2008,27(1):144-146
中国风险投资业已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风险资本的融资渠道正在拓宽,投资主体也正在向多元化发展。然而,与此相对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却仍不健全。结合我国当前风险投资行业R现状,从管理层收购这种形式讨论了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实际七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在MBO操作过程中,管理层付出收购价格中的一部分,其他资金则通过债务融资来筹措。从国外MBO的实践来看,其中所需资金的50%-70%通过以公司资产为抵押向银行申清抵押收购贷款。该贷款可以由数家商业银行组成的银团来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