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三株”是一个靠30万元起家的民营企业,主要产品为吴炳新创造的三株口服液,建成了仅次于中国邮政网络的三株营销网络,创造出中国保健品发展史上的“三株神话”——1994年销售额达1.25亿元;1995年销售额达23亿元;1996年销售额达80亿元;1997年销售额达70亿元。  相似文献   

2.
有消息表明.67岁的吴炳新正在重整 旗鼓.要进行二次创业.图谋三株复兴。 身价80亿的三株“恐龙”倒下之后. 已经休眠7年.还有重振雄风的一天吗? 当年的三株集团,连同它的“三株 口服液”.都已成为历史.然而,三株的 创始人吴炳新的所作所为,却是一部永 恒的可供创业者借鉴的“反面教科书”。 吴炳新的文化程度只是用4年时间 读完了小学6年的课程.但他拥有一个 非常光鲜的头衔:三株医药生物研究所 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资讯     
《商界》 《旧瓶新酒三株变局》1997年3月,成都三株公司以虚假病例宣传促销,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曝光后,三株公司被迫从“全面促销”转向“全面整顿”,三株由此开始十五万营销大军的大裁军。随后,三株总裁吴炳新向每一个总部员工宣布,推行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即实行产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自己辞去了集团总裁职务,由张出任集团总裁。张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继续启用三株品牌,并不惜一切代价擦亮之,同时重新确立了三个产业方向: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最后她大力推行“得民心营销法”,即通过服务手段让三株品牌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1998年3月,有传言说,据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高层人士称,三株陷入空前危机,已申请破产。消息如一石击水,立即引起新闻界的关注。随后,有记者采访了三株总裁吴炳新。吴总否认申请破产一事,但承认三株遇到了空前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胡志标扳着手指头:“三株的吴炳新70多岁了,太阳神的怀汉新、秦池的姬长孔快60了,牟其中69岁还没出狱。”这些都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大败局》里面的人物,十年前曾经显赫一时,如今或垂垂老矣,或默默无闻,或不知所踪。  相似文献   

6.
《中外管理》2009,(7):4-4,6
前不久,三株老总吴炳新先生从美国讲学回来。老友久未相见,热烈拥抱,其兴奋之情表明他此番美国讲学的成功。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次讲学受到了美国学者的欢迎,我也为他的巨著《消费论》成功出版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7.
三株,一个中国魂奉献创新高效黎颖前不久,笔者采访了三株实业公司总裁吴炳新同志。当问及创办三株公司的动力时,吴总说“动力是什么?可以说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吧。”改革开放使人们眼界大开,广大科技人员在思索国家的命运,思索个人的命运。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  相似文献   

8.
张鹤泸 《中外管理》2010,(1):108-111
2009年10月,“乳业教父”郑俊怀宣布复出。从自由到复出,用时整整一年。2008年9月,当郑俊怀从狱中归来时,这个此前他为之奋斗了22年、催生过无数财富神话的行业,正骤然变得山河破碎、面目全非——“三聚氰胺事件”,令中国乳业遭遇了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和生死考验。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中国家电行业第一明星经理人在沉寂一年多后再次“浮出水面”。俞尧昌依然是俞尧昌,再次复出,他高调依旧。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把内蒙军团誉为营销霸主一点也不过分,早在10年前大家还没有弄清市场营销概念的时候,内蒙军团浩浩荡荡的营销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几年之后,大家刚刚认识市场营销,这时,内蒙军团营销策划的医药保健品已经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市场。“三株口服液”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宣传单像雪片一样,一夜之间覆盖了大江南北的角角落落,更甚的是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三株口服液”的宣传单第一次引起了当地老百姓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理所当然,内蒙军团的营销战绩成为了一个在业内人士相互传诵的营销神话,市场营销业的鼻祖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1.
秦池、爱多……一个个由媒体捧红的企业,又在媒体的聚焦下走向消亡。这是最近的例子,也是极端的例子。如果我们把“媒体”的概念稍稍扩大,连城市的电线杆子、农村刷标语的墙头也计算进去的话,这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从盛转衰的企业名单里,还应该加上三株等等。三株的老板吴炳新曾发誓要把广告做到每一个村庄,他确实做到了,企业的品牌也确实在一夜之间打响了。但也几乎是一夜之间,由湖南一场小小的被法院受理、被媒体传播的官司触发,说倒下就倒下了。 如果把媒体功能看得全面一些,我们还能把这支队伍的名单排得更长──步鑫生、…  相似文献   

12.
风铃 《中外管理》2005,(1):107-108
耐克的业绩在1998年达到96亿美元的高峰以后.开始走向衰退。鉴于此,其创业元老奈特复出,在他的重整之下,耐克逐渐从一个以产品设计创新的营销见长的公司,蜕变为一个组织严谨、纪律严明、提高效率、注重绩效的新企业。据了解,奈特为了提升耐克的绩效,采取了以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夏斋 《企业导报》2001,(7):45-45
<正> 当巨人集团面临绝境时,史玉柱曾经率领集团高层领导拜访三株总裁吴柄新,60岁的吴炳新对30岁的史玉柱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阅历还浅,驾驭一个庞大舰队乘风破浪,仅有知识和技术尚显不足,关键的是经验。另外,不该你挣的钱别去挣,天底下黄金铺地,不可能通吃,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但能克制欲望的人却不多。”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三株  相似文献   

14.
吴晓波 《中国企业家》2009,(18):194-194
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1923—1929)是一个沉默寡言的总统,人称“沉默的卡尔”(Silent Cal),尽管如此,他在任内留给了美国两大财富,一是他让美国实现了“咆哮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其二是他的一句话:美国的事业就是企业。也正是这句近似宣言的话语,让美国找到了通往现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品牌断想     
叶茂中 《企业研究》2000,(12):19-22
在很多企业营销主管的营销计划中,常常一味强调销售量的提升,把产品销量作为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这些营销主管们大都有一个“共识”:做销量就是做品牌,只要销量上来了,品牌自然会得到提升。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片面追求销量的结果往往导致对品牌其它要素如: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的建设视而不见,最终导致品牌的崩溃。 例如三株的陨落,就是片面追求销量忽视品牌其它要素建设的结果。当年的三株,广告何其凶猛,销售何其大,但是,庞大的销售量并没有支撑起不倒的品牌大厦,仅仅因一场官司,外强中干的三株便轰…  相似文献   

16.
复出风波     
最近,一则陈久霖复出的消息刚见诸报端,顿时舆论哗然。 陈久霖,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2006年因“中航油事件”被新加坡司法机构判处四年零三个月的监禁,出狱后不久,他马上就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7.
还记得有一种产品叫“三株口服液”吗?据说在鼎盛时期,它的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那时有关它的广告宣传也呈铺天盖地之势,城市里的现代传播媒体自不必说,就是走到中国任何一个最偏远的乡村,也不愁会见不到它的广告。我在中国最西北的小镇霍尔果斯的民房后墙上,在云南和越南交界处荒僻的山村土丘上,都见到过用白灰写就的“三株口服液”的大字广告,1996年的销售额已超过80亿元。可到1998年就出了“常德事件”:全国媒体炒作湖南常德有一老汉,“服8瓶三株竟要了一个老命……”一时间沸沸扬扬,三株当年的销售额跌到20亿元以下。尽管后…  相似文献   

18.
昔日秦池酒战东北,闯北京,因为成为标王而盛极一时,但仅仅因为产能有限,被指酒为勾兑,一个名满天下的品牌迅速日落西山;三株口服液在1996年销量高达80余亿元,吴炳新意气风发宣称,除了邮政网,没有一个公司的网点有三株多.可就这样一个品牌,同样也是因一个老人去世被误称为服三株所致产生的危机,短短三个月,巨人倒地,黯然收场.所以,不管企业资本多么雄厚,品牌如何强大,在危机这颗如炸弹的毒瘤面前,都像站在了悬崖边一样前途未卜.  相似文献   

19.
“巨人”倒了,“脑白金”来了。随着惊天动地东山再起,史玉柱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似曾相识的经营方式也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靠狂轰滥炸的媒体广告和单纯的礼品定位,“脑白金”能走出“短寿”的怪圈吗?看一看“三株”、“脑黄金”,还有许多类似的保健品,它们在经历一段短暂的奇迹般辉煌之后,最终都难以摆脱毁灭的命运。保健品行业中,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同样神奇的怪圈,许多保健品因它而成,也因它而败。这种力量,不是其他,正是保健品企业自己的经营方式和由此导致的顾客心理。拼命提高顾客的消费预期“三株…  相似文献   

20.
冷冻饮品作为食品行业的子行业,近年以10%以上增速蓬勃发展。本文就冷饮行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总结加以辨析,试论2014年特别关注项:食品安全是每位冷饮企业决策者首要关注项:冷饮产品的差异化是研发的不二法则;营销竞争和平时期勇者的游戏,冷饮营销人的战场等观点,发一家之言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