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外包共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装备制造业与其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竞争力和改善区域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发展尚处在中低水平程度上,在两类不同的外包共生网络中,其影响因素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制造企业与其重要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受到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本地中介机构能力、本地技术支持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的影响;而在一般技术外包服务领域中,关系要素占主要作用。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以及改善共生环境要素,将有助于提高制造企业与其服务企业之间的共生强度,从而带动制造业的区域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企业建立物流外包联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参与区域和国际竞争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企业应注重核心业务的培养,将非核心竞争力的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文章从分析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现状入手,阐述如何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建立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物流外包联盟,以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芳 《经济师》2009,(10):43-43,45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加快了竞争海外市场的步伐,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汽车企业长期以来产品档次低、技术研发跟不上、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提出我国该如何自我创新与借鉴外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促进我国汽车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汽车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民营制造企业竞争力综合评测模型,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该方法中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可用来对比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强弱,而公共因子则可以用来分析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具体优势与劣势,进而为民营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来,随着各种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不断运用,制造过程本身的技术对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开始变小,而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却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侧重点.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许多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基础条件有限,存在的问题较多,如何管理好物流公司是一项比较紧迫的任务.本文从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物流企业的特点,从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成为中国制造业迈向成功的关键推动力.兰石集团顺应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实施"出城入园",紧抓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罗键  张强 《当代经济》2001,(5):48-4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因素使整修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在大增强,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例如: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化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业务流程重构BPR、供应链管理SCM等。  相似文献   

8.
对于制造业来说,产品成本的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制造现场发生,而且制造的大部分的问题也源于现场,因此现场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制造企业的竞争能力.在眼下国际经济形式不乐观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着竞争力提升的重大挑战.借鉴位居世界制造业前列的丰田的经验,笔者建议采取稳定性雇佣、变革企业文化、确立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进全员改善活动的实施,来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的现场力,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从提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界定了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运行效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运行效果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丽  刘平 《当代经济》2007,(2):36-37
在技术进步、微利竞争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等市场环境下,服务正渐渐被融入到有形产品之中并成为产品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都把服务纳入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中.本文将制造业中的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在以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标准化和差异化区分,进一步了解服务对制造业的影响,并简单提出在战略的角度如何实施制造业中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进步、微利竞争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等市场环境下,服务正渐渐被融入到有形产品之中并成为产品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都把服务纳入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中。本文将制造业中的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在以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标准化和差异化区分,进一步了解服务对制造业的影响,并简单提出在战略的角度如何实施制造业中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快速的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的竞争,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都采取了柔性战略管理方式。柔性战略的实质就是倡导企业主动适应变化、制造变化、利用变化,以提高企业自身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力。一个柔性化的企业组织能够充分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促使企业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充分调动现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每名员工潜能,利于创造企业文化,从而达到增加竞争力、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降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物流作为公认的“第三利润源”,其管理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现物流系统最优化且最大限度降低物流的外部不经济。制造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好的方式是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物流总成本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制造企业应该利用第三方物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结合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特点,构建了上市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沪深两市18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到了样本企业竞争力的排名,发现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整体偏弱且发展不均衡,进一步采取聚类分析和雷达图等方法和工具,对各类企业竞争力的特征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使获得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纵观世界上的优秀企业,无一不是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优良的制造手段、卓越的质量控制方法,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创造力,独特的市场开拓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战略性资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营销手段等能力,并不是在朝夕之间就能形成的,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应注意打造内功,着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企业的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中体现的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等能使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为客户带来特殊价值的一种独有的技术和技能。广义的企业竞争力指企业所独有的核心资源,包括技术、管理、战略设计、组织结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狭义企业竞争力仅指形成能够创造独特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相互整合,促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邬红华 《经济师》2002,(10):137-138
我国的企业为迎接新的挑战 ,当务之急就是增强企业集团的竞争力。文章指出 ,企业要集中精力加强发展技术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 ,努力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把企业推入新的发展轨道 ,使企业实现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不断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为它们提供全面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所有企业必须而临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互结合,衍生出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系统(CIM和CIMS),对企业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从实施CIMS工程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中,人们发现CIMS并不是一个产品,它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设计。其次,CIMS是一个工期长、复杂性大、风险大的支持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因此有必要存在一种方法能够找出企业问题,确定企业瓶颈,做到对症下药,做出正确有效的CIMS设计,从而降低工程运行的风险。企业诊断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裘丽娅 《技术经济》2003,22(1):34-36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就是指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的核心业务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加强企业运作控制 ,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地说 ,企业的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工作流程的信息化 ,包括信息的采集、文档资料的传递和处理等基本工作流程 ;二是生产制造业务的信息化 ,就制造业而言 ,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 ,再加上产品数据管理等功能 ,统称为计…  相似文献   

20.
面对即将到来的低碳时代,如何培育低碳竞争力是制造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低碳竞争力的获得来源于企业对所拥有碳资产的经营运作,理清企业碳资产情况是打造低碳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文章对制造企业碳资产进行了分类,提出2大类8小类共14项关键碳资产,分析各项碳资产在企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对低碳竞争力的贡献,从而构建制造企业基于低碳竞争力培育的球状模型,指导企业盘查自身碳资产,明确低碳竞争力打造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