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现代商业建设迅猛发展,出现了与城市形态同步发展的特色街市,作为景观街市、专业街市、情趣街市的又一种商业业态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2.
蔡鸿生 《浦东开发》2001,(11):35-38
上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在经历9年的商业开放后,经济发展状况一路攀升,商业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初步实现商品流通市场化、商业经营集约化,并且随着商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整个城市商业布局趋向合理,购物环境显著改善,一个开放型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上海商业企业的发展规模、水平、硬件设施建设已具全国领先地位,上海城市的繁荣繁华已经凸现。浦东经过11年的开发开放最先与国际接轨,商业发展的成果显著,新上海商业城、金桥开发区、外高桥保税区等地的区域性商业正趋于功能性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布局发展;其中新上海商业城已列入市级商业中心,拟发展成集购物、餐饮、娱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商圈。中国即将加入WTO,上海商业必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上海商业正积极利用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在开放、竞争中提高上海商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上海商业人才现状、未来需求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商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适应能力。面对全球意义上的新一轮竞争,上海商业要实现新一轮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上海商业人才队伍。本文对上海商业人才队伍的现状、未来商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工业企业人才结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上海商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入手 ,介绍了商业文化的内容和上海商业文化的特色 ,分析了世纪之交上海商业所处的特殊环境 ,认为上海商业文化必将面临继承、引进和创新的问题 ,并提出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冯新 《沪港经济》2005,(8):20-22
5月初,长宁区在中山公园周边区域举办的招商会非常热闹,上海和外地不少客商都赶来洽谈。“也许,这里就是下一个徐家汇。”目前,中山公园商圈的建设工作确在全速推进,上海西区商圈龙头格局已定。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齐晓斋副主任告诉记者,上海的商业布局,将从原来的条状、块状向点状分布发展。据介绍,上海传统的商业布局主要是条状,分布在几条主要的商业街,最具代表性的是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四川路。随着地铁1号线的开通。徐家汇、人民广场、陕西南路等商圈越来越热闹,商业布局开始向块状发展。而近年来,地铁2号线、5号线、轻轨3号线的开通和成熟,使得上海商圈呈现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6.
黄呜 《上海国资》2011,(8):34-34
推动网上商业发展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需要,是加快上海商业创新、提升能级的需要,是促进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之一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网上商业已经连续7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长率,远高于实体零售的增长幅度。2006年至2010年,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80亿元提高到4200亿元,实现了翻一番。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06年至2010年,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政府调控住宅地产之后,形成新的商业地产投机风潮,正确引导商业设施建设的健康发展,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将会同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对广东、广西、福建、上海、江苏、浙江等部分地区的商业设施开发与运营情况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8.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商业在历史上对上海和全国经济的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商业的发展逐渐萎缩,表现在商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滑态势。从九十年代开始,上海确立了"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同时把发展商业列为第三产业的首位,上海市市长黄菊还特别指出"上海商业振兴之日,就是上海经济振兴之时"。因此,从1994年开始,上海开始对全市商业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革,树立"大商业、大流通。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配套是上海世博会园区除展览设施外最重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之一,科学、合理的商业配套规模与布局,既是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证,也是上海商业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本文借鉴历届世博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日本爱知世博会的经验,对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商业配套进行了规模与布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已进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地铁商业能使客流、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集中起来,并把交通客流有效地转化为商业客流,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城市商业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成功地铁商业运作模式的分析,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的地铁商业现状,分析目前中部地区的地铁商业模式、业态、布局等存在的问题,对中部地区的地铁商业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