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叶子华  杨华 《经济师》2007,(4):272-273
文章阐述了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和温州民营企业筹资的渠道,全面分析了温州民营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筹资模式,提出解决民营企业筹资难的三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是中国改革以来民营企业超前、大规模发展的典型区域。特别是在温州农村,基本上没有经历各地农村普遍经历的集体乡镇企业缝勃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温州民营企业不是从乡镇企业改制而来,而是从头开始发展起来的,即温州特别是温州农村的民营化是一步到位的。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从家庭企业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家庭企业是温州民营企业的普遍形式。80年代中期以来,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取向的作用下,温州民营企业率先进入股份合作制的试验。至90年代初期,这种企业内部少数股东集中持股的所谓股份合作企业,成为公司制企业条例和公司法的相继颁布,公司制越来越成为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选择的形式,并逐步取代股份合作制而成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典型形式。可见,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形式和管理方式在不断地创新、演化。本文试从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角度,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些探讨,以期推进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何守超  陈婷  董治国  朱肖颖 《经济师》2013,(11):174-176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浙江的民营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在其中温州的民营企业则是一股活跃的力量。但经历过金融危机之后,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暴露出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上。温州民营企业需要审视如何能健康地走向国际化道路。对此,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结合温州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与论述了温州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城市。至2000年,民营经济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占85 %左右,在工商业中占95 %左右。本文以温州为例,分析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关问题。1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1.1 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1.1.1 以家庭企业为普遍形式的初始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家庭企业是这一阶段最普遍的组织形式。1.1.2 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经历了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温州是中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温州实体民营企业的发展开始逐渐放缓.温州民营企业固有的基础、结构、科技含量、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政府从宏观上开始进行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整合和结构的调整,企业自身也不得不进行转轨变形和升级改造,众多因素使得温州民营企业近年来一直经营困难,利率不断降低.特别是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温州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4月份以来,温州地区已有几十家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出现跳楼的极端案例.  相似文献   

6.
朱小敏 《经济师》2008,(11):229-231
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温州贯彻落实浙江省委“两创”总战略、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上市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胡文芳 《经济师》2006,(6):276-276
构筑信用工程、营造企业文化、创新经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家、企业主整体素质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几个重要环节,文章对这几个重要环节在温州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朱建芳  李振明 《经济师》2003,(4):265-266
文章对温州民营企业的用人策略进行了分析 ,指出摒弃“血缘”、“人合”关系 ,建立专才管理体系 ,提高员工忠诚度 ,是温州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吴斌 《经济师》2010,(2):242-244
金融危机对温州民企制造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温州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实现平稳过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结合正泰集团的自主创新经验,论证了温州民营企业切实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促使温州民营经济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王道信 《经济师》2014,(5):274+278-274
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的动力源泉。温州是民营经济发祥地,民营企业是温州发展的生力军。科技创新成为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亮点和方向,科技创新能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规模经济是科技创新的前置条件;科技创新是实现质量、效益目标的主要路径。文章通过浙江诚德包装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的实践,论述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1.
A cornerstone of the current Cuban economic model reforms is its opening to the non-state small-scale sector. Using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non-state businesses, we look at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non-state sector from two perspectives: first, the nature of the new credit regulations and bank policies and how they accomplish the evaluation of credit to a hitherto non-existent sector; and second, how these small business clients view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lender state banks. We look at Cub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ocialist economy in transition and compare it to microfinance in China and India.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理论界对民营经济的研究日渐升温,但对民营经济内涵的理解和界定却是五花八门。给民营经济一个准确、权威的定义很有必要。作者详细介绍了近期理论界关于民营经济内涵的不同观点,并一一作了简短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民营经济”应该是个经营方式范畴,并依据此观点指出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应包括的主要类型。正确界定“民营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succeeded in decentralizing decision making power down to the local and enterprise level. This decentralization has permitted a vibrant non-state sector to emerge alongside the state sector. Growing out of the state plan accounts for much of China's spectacular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productivity in the state sector has experienced little improvement. One can trace recurrent macroeconomic imbalances and inflation to the state policy to provide cheap credit to cover the huge losses sustain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ttempts to reimpose controls to cool down an overheated economy repeatedly have halted the momentum for economic reform. Failure to introduce banking and financial reforms threatens future growth of the non-state sector. The success of such reforms depends critically on efforts to restructure and privatiz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rowing out of the state plan requires officials to adopt an explicit policy to stop supporting the losses in th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4.
在党中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背景下,选取2013-201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分类治理视角,分析竞争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资本渗透性增强和高管股权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竞争类国有企业混合主体深入程度对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公益类国有企业混合主体深入程度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②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了混合主体深入性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在创新公益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股权激励对混合主体深入性影响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析产业集群下的“苏州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模式”是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渐入人们的视野。但究竟什么是“苏州模式”,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从集群产生和演化方面分析,可以得出苏州模式政府主导的嵌入型特点;通过分析苏、温两地产业集群的主体,得出苏州模式下外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事实;从分析生产方式入手,得出了苏州刚性生产的特性,通过分析集群内企业网络特点。结论是苏州模式大致有契约性、区外网络和“核”状网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对“微型企业”的含义及其在解决贫困和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说明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应如何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起包括“技术(业务)支持和商业服务体系”、“微型金融服务与支持体系”和“政府政策支持体系”等三个构成部分的“微型企业”综合培育体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汪雯 《经济管理》2008,(6):30-36
本文基于1996年和2000年国家统计局城镇家庭收支调查数据,运用明瑟工资函数进行的实证比较发现,较之工资改革初期,两类企业对教育、经验等人力资本的回报率都有所提升。但二者在人力资本回报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非国有企业,各种人力资本只有在提高实际生产率的前提下才获得回报,而在国有企业,工资只僵化地奖励人力资本,而不论其是否提高了真实业绩。这说明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本回报的提升仅源自于对工资政策的人为调整,而非企业面对劳动力市场竞争时的自发回应。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转型是把握时代方向赋能企业战略转型与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迭代更新的背景下,本文引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理论视角,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内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专业化分工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最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本研究助推了全要素生产率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的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战略变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企业战略变革这一理论视角,选取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越能提升企业战略变革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次,当内部董事会独立性与外部媒体关注度越高时,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与企业战略变革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对企业战略变革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成长期、成熟期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明显;最后,企业战略变革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和要素配置效率。本研究助推了战略变革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地驱动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Both state and non-state sectors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 dynamic model to analyze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state and non-state sectors is constructed and the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requirements for the coexistence of a state sector and a non-state sector are derived.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on ownership structure depend on which government subsidization policy is implemen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wering tax rates and tightening the money supply can speed up the transition pace, but these policies do not necessarily contribute to developing an economy with a greater share for the non-state sector.J. Comp. Econom., December 2000, 28(4), pp. 762–785. College of Economics, 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 1-1, Gakuen-Cho, Sakai, Osaka 599-8531, Jap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