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合理界定公共资本内涵及统计范围,运用永续盘存法、“年龄—效率”函数谨慎测算1985~2013年中国省际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探讨公共资本投入效率的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共资本投入效率自1993年以来显著提升,并逐步替代技术进步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首要来源;沿海地区公共资本存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长江中游、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公共资本投入效率增速相对较快,西北地区公共资本规模及效率增速均处于落后状态;财政分权与公共资本投入效率增长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志献 《企业导报》2013,(7):174-176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模型技术,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动态灰色GM(1,1)模型,对原始数据施以缓冲算子,用GM(1,1)模拟值建立灰色生产函数模型。此方法有效解决了测算期内非技术进步因素的不利影响。测量和分析了广西“七五”至“十一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进而为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广西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平均达到49.29%,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科技进步39.25%,劳动增长贡献率最低,仅有11.47%。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要素偏向技术进步指数,并试图通过考察相关因素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但是偏向程度呈现逐年减弱的的趋势,不同行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程度差异较大,少数行业已经出现劳动偏向型的技术特征;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工资扭曲和要素禀赋结构弱化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而创新投入、行业竞争强度、环境规制强度与国有经济比重等因素则强化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在更深层次上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行业竞争所引致的“生产比较优势”和生产习惯的“棘轮效应”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有偏技术进步与要素投入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人口红利消失引致。研究创新:基于多种要素替代关系、市场假设和技术进步率框架,对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进行全面再评估,通过打开技术进步率的“黑箱”进一步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价值:为有偏技术进步识别和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提供可靠框架。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的贡献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并且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变化。分析得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技术进步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还属于相对粗放型的经济。最后,作者给出了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河北省2000-2017年间的官方统计数据,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的索罗残差法对河北省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度和研究。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出,大量的资本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逐步减弱,而技术进步的贡献作用在逐渐增强。根据测算结果,本文还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教授刘遵义通过比较分析后指出,在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贡献这三个决定经济增长的指标中,发达国家如日、美等国技术进步的贡献所占比重较大,而东南亚国家则是资本和劳动投入占的比重大。由此可见,东南亚经济的增长急需发挥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东南亚经济缺乏技术进步支撑@静思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国民账户体系(SNA,2008)框架下对中国1952—2014年研发(R&D)资本进行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测度了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及隐性变量法进一步分析了考虑研发资本投入的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表明:(1)1952年以来,中国当期新增R&D资产绝对额及相对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但与美国相比,水平仍较低;(2)R&D资本投入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其对经济增长贡献达21.95%;(3)过去中国的R&D资本中硬技术比重较高,规则、标准方面的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即技术进步更多地为体现型技术进步;(4)考虑R&D资本投入后的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经济增长贡献也呈相同趋势,且在近年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与经济增长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经济增长分解难以解释体现在新增资本中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重新划分经济增长的三因素为规模增长、硬技术进步和软技术进步,将产出增长率分解为三因素作用之和,由此给出各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公式,同时给出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经济效率的测度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3~2015年京津冀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测算要素投入及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区市县之间的经济增长及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进一步发现资本投入依然是京津冀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京津冀经济增长依然是要素投入的结果;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大部分区市县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合理引导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流动,提升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有效配置;其次,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贺兴东  刘凯  邵伟如 《物流技术》2011,(11):104-106
建立了物流业增长路径模型,分析了物流劳动力投入、物流物质资本投入、物流人力资本投入、物流技术进步水平、物流制度变迁状况对物流业增长的作用,得到了物流业增长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专家测算中国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所使用的方法要点是:以线性函数aL+bK作为全部要素投入,其中L是劳动投入,K是资本投入;系数a+b=1,分别取a=0.4,b=0.6和a=0.6,b=0.4两个方案;以1957年的净收入、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均为1。对此,袁嘉新同志切中要害地提出:“由于其估算方法及对估算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物流业增长路径模型,分析了物流劳动力投入、物流物质资本投入、物流人力资本投入、物流技术进步水平、物流制度变迁状况对物流业增长的作用,得到了物流业增长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模型技术,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动态灰色GM(1,1)模型,对原始数据施以缓冲算子,用GM(1,1)模拟值建立灰色生产函数模型。此方法有效解决了测算期内非技术进步因素的不利影响。测量和分析了广西"七五"至"十一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进而为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广西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平均达到49.29%,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科技进步39.25%,劳动增长贡献率最低,仅有11.47%。  相似文献   

15.
江苏经济发展阶段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钱纳里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结构”理论,运用增长速度方程,对江苏省及其13个地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际测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及其各个地市的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的驱动;相比较而言,科技进步对苏南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资本投入对苏北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的提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资本投入量、劳动力水平、技术进步。已有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和要素的投入推动,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的稳健性,看其能否守住底线6.5%。首先采用潜在产出法对中国1979—201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将经济增长分解为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率、能力实现率改善四个方面,利用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存量、劳动力在1978—2015年的相应数据,使用隐性变量法和HP滤波方法分别测算出1979—2015年技术进步与能力实现的增长率。然后结合使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和情景分析法,预测出各动力因素未来五年在不同情形下的年均增长率,进而预测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年均增速。预测结果表明,只有在乐观情形下中国在“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年均增速才能守住底线6.5%。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物化性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化于设备资本中的技术进步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变量。本文对Solow的时期性增长模型进行了扩展,并据此分析了物化性技术进步在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作用。研究认为,要保持我国工业的持续性增长,必须改进资本投资结构,注重效率资本的积累,加大对物化有最新技术的设备投入,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率,也可以缓解资源供给限制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测算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是利用数学模型,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分离出来,对每个评价单元(国家、地区、部门或者企业)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做出定量的估计。索洛余值法对于我们国家认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用索洛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增长速度存在不少局限性,因此探索新的测算技术进步作用的方法仍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政府技术标准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国家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GB)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估计1979~1996年之间"投入"应用于经济活动的GB目录总量,从而度量GB的"产出",由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给出估计。在一个所谓的协整框架的基础上,发现劳动生产率、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比率以及内生性技术进步GB目录之间构成了一个具有统计显著性的惟一的协整向量。加入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技术进步因素后,从1979~1996年的"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经由"中性技术进步"逐步转向1990~2006年"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并且技术标准的产出弹性增长较大。这显示技术标准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在所有样本点上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