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金融体制,尤其是银行体制也相应作了大幅度调整。在二十余年的改革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也应运而生,并在金融体制的市场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在配合经济体制改革,解决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加速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理论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化改革进程,皆明确显示了金融体制转变的轨迹,以及市场化变革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2.
三月二日至八日,中国金融学会金融体制研究会与江苏省金融学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丁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讨论会。与会同志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1986年8月11日至16日在长春市召开的中国金融学会第二届年会,是一次以金融体制改革为中心议题的大型学术讨论会。这次年会,对领导干部、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理论观点和改革建议,进行了平等的交流。这不仅有益于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决策的民主化,更重要的是使大家对我国  相似文献   

4.
经过2年多的酝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方案终于于2004年元月6日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本文回顾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历程,阐述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对此次国家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结论是国家出资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是必要的、及时的,它将我国下一步的金融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的形势下,金融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而当前金融体制改革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金融控制,实现专业银行的企业化管理,开放金融市场,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进而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这就必然提出对现有银行机构如何改革的问题,按行政区划设置的银行是否适应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的需要?能否按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进行的。为了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相继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并逐步过渡为商业银行;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和多种  相似文献   

7.
广州国际金融学会(包括湖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和海南七省区)干1988年6月27月至7月1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了该学会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金融体制问题.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上述七省区从事国际金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实际业务工作的同志以及应邀参加讨论会的华北西北、东北、汉口和鲁豫国际金融学会的代表共80余人.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崔延绪同志到会祝贺并作了专题报告.会议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金融体制的现状和发展战略及作为对外金融主体的中国银行企业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中国银行是国家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这是必须坚持的.但仅仅满足这一点是很不够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一、十年来金融体制的重大变化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大体上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相呼应,即沿着'国家—市场—企业'的方向推进,以建立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体系,开拓资金市场和推进专业银行的企业化为三大重点。十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系统。1978年以前,我国只有人民银行一家银行(中国银行对内是人民银行的一个局级机构),既办理银行一般业务。  相似文献   

9.
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又是产品经济,这就要突出银行经济杠杆的作用,来调节财力、物力、人力的流向,平衡重大的社会经济比例关系。 金融体制的改革包括银行体制、信用形式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改革,要在宏观上有利于对社会供需总量和重大比例关系以及重点建设给予控制,同时,在微观上运用价值规律发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这一要求,金融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必须加快步伐。那么,什么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又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进一步明确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使银行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明确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14年来,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许多重要步伐,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货币稳定和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改革必须有过渡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即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取向理所当然的为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但是,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考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进度,考虑市场发育程度和金融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构造一个既有利于朝着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又能兼顾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状况的运  相似文献   

12.
金融体制改革又添新篇章亚洲银行董事长宋庆由李鹏总理亲自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于1994年2月25日公布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首次向世界公布的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法,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采取的重要步骤,在我国对...  相似文献   

13.
俞天一 《新金融》1990,(1):9-12
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交通银行应运重建,三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交通银行的重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在原有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体制的基础上,以综合性、企业化经营、股份制银行的形式出现的。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意味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对我国银行企业化经营方面的改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这是对今后7、8年之内银行体制改革的设想。由于这一期间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尚未正式提出,对金融体制改革的设想,只能是粗线条的、探索性的。一、当前我国金融体制的状况今后的改革只能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因此研究今后中期的金融体制改革,必须首先研究当前金融体制的状况。九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由中央银行、国家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等几个层次组成的金融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拥有多种信用工具、多种融资方式的金融市场。改变了全国统存统贷的资金管理体制,扩大了基层银行在使用资金方面的自主权。打破贷款只能用于流动资金的老框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改革。国家银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金融体系的主体,自然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因此,能否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特点,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体制,不仅关系到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必将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过渡亟需加强管理工作何昭余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化是我国金融体制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发展信用合作事业,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关于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及人、农两总行都作了明确部署,信用社将与农业银行脱...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措施多年,在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为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全面实行计划体制,同样我国金融行业也实行金融计划体制,那时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我国金融机构只剩下一家,即中国人民银行。在改革开放之后,部分金融体制得以重建,逐渐恢复了原有的部分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分新的金融机构借此机会得以出现,并且带来大量计划经济参与,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中国实施改革开放20多年时间,现目前我国金融体制还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更加凸显出我国金融体制的短板。迫切希望建设以市场经济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本文主要就现目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我国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金融体制改革又作了新的指示。小平同志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紫阳同志多次强调,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金融体制改革搞不好,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会成功。他还强调指出,无论是把经济搞活,还是进行宏观调节控制,都离不开一个好的金融体制。中央领导同志对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很高。这几年银行进行了一些改革,是有成绩的,但还是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客观上需要,各方面改革要相互配套;二是各方面的改革也是相互促进的。具体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以下四个方面情况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赵紫阳总理最近强调指出,金融体制改革非常重要,改革的步子可以更积极一些;金融体制的改革对于微观搞活、宏观控制都有重要意义。当前金融改革的任务很重.要强化改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将我国金融体制由大一统的人民银行改造成为以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多家专业银行并存的体制。这个改革的实质,与其说是银行职能结构、专业结构的变换,不如说是银行规模结构的变换,即银行通过按行业分工的途径,缩小经营规模形成具有新的规模结构的金融群体。我们的改革应该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构造银行适度经营规模依据的条件是:①当地信用经济发展水平;②当地的通讯、交通等各种基础服务设施情况;③银行领导者的管理才干及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状况;④银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