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提升集群式创新效率,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界定集群式创新概念及特征基础上,以江苏为例,采用产业集群度系数模型分析其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集群式创新效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剖析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江苏装备制造业存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集群发展效应;其集群式创新效率呈振荡上升态势,但在集群水平、产值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存在程度不一的差距;从影响因素看,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江苏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但科技创新投入、网络化联结水平对集群式创新的效率提升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而企业规模偏小则制约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效率的稳步提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创新化、特色化、高效率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卓  孙燕东 《经济问题》2004,(10):22-24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群由于持续的创新而显现竞争优势,成为区域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专业化分工、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外部效应、劳动力市场、竞合博弈、制度文化和创新等方面详细论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基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力机制的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恒江  陈继祥 《经济地理》2005,25(5):607-611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其包含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内源动力机制将产业集群中包含的本地根植性蕴涵丰富的要素(资源)转化为内生优势;外源动力机制分为政府行为、外部竞争环境等,其作用带来产业集群的外部优势。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研究为基础,产业集群内部治理与集群政策相结合的“从下到上”思路,是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阳  苗张旺 《数字经济》2023,(Z2):78-83
<正>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上云成为企业优化流程、数字驱动业务的重要手段,数据中心“云化”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传统的云安全体系无法适应新型的网络安全态势变化。为持续加强云计算产业的安全防护,宜推进安全评估工作、健全网络安全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产业正快速成长。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是其首要驱动力,协同创新网络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依赖。基于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分析,构建协同耦合、创新动力、沟通学习、联合互补、评价反馈等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构建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随州市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荆州石油装备产业集群在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面临着急需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的挑战,深入探讨了石油装备产业集群科技推广服务需求规律,提出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有着核心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与已有产品改进、人才培养、安全培训和科技信息服务等五大科技推广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有较强技术能力的大型企业对技术进行集成和创新,通过大企业的结构升级,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要引导装备制造业集群要素网络链接模式向基于价值链主导的模式发展,在装备制造核心企业之间搭建开放性、网络化的生产组织;要使社会网络层成为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支撑,让区域社会创新网络的发育和形成成为集群发展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8.
培育地方产业群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由于德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德州已经显现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规划、政府引导、固区建设、政策扶持等措施,一定会提高德州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效益,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形成相互联系的公司与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在我国南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但是,我们发现不同地方的集群有不同的表现,即有的集群会创新增长,有的集群会慢慢衰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成长和衰退的原因,如是否嵌入国际价值链,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强弱等,但从合作文化角度的分析还不是很充分,本文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问题,希望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西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的形成明显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东北和西部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上的滞后已成为我国区域装备制造业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针对西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育缓慢的原因及如何培育等问题做出了初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县域产业集群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和新需求,归纳了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模式,并对不同类型县(市)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进行分析,建议对县(市)产业集群进行分类型差异化指导,优先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企业科技特派员在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实现科技推动县(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占领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较低,高端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易陷入"产业低附加值陷阱"并极易危及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技术研发投入低、外资控制力强、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技术更新换代、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引导,强调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促进不同制造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解决装备制造业融资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精神与产业集群成长——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是产业集群成长的初级行动团体,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集群成长具有持续的影响。产业集群成长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衰退以及衰亡或复苏(转型)阶段。在产生阶段,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群体创业意识是集群萌芽的开端;在发展阶段,企业家通过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推动集群持续成长;在成熟阶段,诚信精神和相互信任又维系着集群网络的稳定;进入衰退阶段,集群会面临企业家创新精神僵化的危险,只有通过企业家精神的复苏才能有效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因此,需要通过正式制度安排,在集群成长的各个阶段,培育企业家精神,从此推动集群成长。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耦合的视角,通过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逐层分析,提出了装备制造业的耦合网络结构。在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中经济要素归类后,将集群网络分为核心制造层、产业配套层和服务支持层。并对耦合网络各层内经济要素间以及各网络层间的耦合机理进行了着重分析,接着阐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耦合层内(间)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装备制造业战略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分析了集群化发展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演进规律的分析,指出了装备制造业应该选择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应急产业的概念与内涵。根据有关法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应急产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应急产业,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其他一些危及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前后或发生时,利用相关装备、设备、技术、信息等手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6863.4亿元,比2011年的4132.1亿元增长66.1%。但是,产业分散,规模太小,产值只有江苏的15%。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抓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对策主要有:发力三大主攻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加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合肥经济带、芜马铜、蚌滁三个经济带),明确政府功能定位,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大力扶持战略性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的开发区路径,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以及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式发展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雕刻产业已有2000年的发展历史,产业聚集态势已经显现,集群化产业发展雏形逐步形成,文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制约曲阳雕刻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因素,并从发挥政府职能、构建保障体系、强化集群效应、打造地域品牌、狠抓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集群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模式下产业集群的筛选与发展——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深刻影响我国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根据江苏省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识别并分析了江苏当前的11个产业集群,提出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短期内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产业转移或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江苏的低碳经济目标。从集群发展角度来看,要降低江苏经济中的碳含量,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集群进行生态化转型升级,加快新型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力度,另一方面要发挥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产业集群,把握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培育新型产业、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10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整体综合效率较低,仅十分之一的集群综合效率为DEA运行有效;各省区间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对于DEA无效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总数、创新服务机构数、上缴税费对创新效率影响较为显著。建议从调节资源配置比例、构建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