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雅雯 《现代食品》2022,28(2):127-129
虽然目前可通过过氧化值检测方法对食品中油脂的过氧化值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值来准确判断油脂中过氧化物的含量,但相关检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阐述了食品中油脂的提取方法、食品中油脂的过氧化值检测方法及检测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过氧化值检测方法的应用策略,为食品中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较多,但各个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方式、检测精度及准确度等差异较大,在选择甲醛检测方法的时,需要根据食品中的甲醛含量、潜在的检测干扰因素、检出限、准确度、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目前的检测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最佳的甲醛检测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为开发准确测定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食品抽样检测是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工作,只有做好了抽样检测方法的选取,掌握相应的检测技巧,才能够提高食品抽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维护和保障食品安全。基于此,本文针对食品抽样检测的基本工作,对抽样检测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以有效解决食品的各种安全威胁,为人们提供安全、绿色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了更高的关注.作为食品污染参数之一的大肠杆菌,也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形势更为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逐渐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可通过深入研究与创新食品检测方法,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本文探讨了以往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方法,并对快速检测方法展开了分析,期望能为食品安全性的提升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甲醛及亚硝酸盐等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质,具有致突变、致癌性及细胞毒效应,食品原材料、加工方法、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有产生致癌物质的可能,因此致癌物质的检测极其重要.本文就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甲醛、亚硝酸盐及其常见检测方法进行概述,同时分析了每种致癌物质的检测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旨在为食品粮油中的常见致癌...  相似文献   

6.
在食品检测中,对合成色素和违禁染料的色谱检测方法众多,本文阐述了标准中常用的色谱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标准检测方法中关于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的常见问题,同时比较了不同色谱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不同色谱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并且对食品中合成色素和违禁染料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未来同类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小宁 《现代食品》2024,(2):138-140
本文介绍了食品中重金属的来源、危害以及检测的重要性,旨在为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选择提供依据,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产品,不是国家许可的食品添加剂,加入食品饲料原料中会对人和动物产生危害.概述了三聚氰胺的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危害,并对现有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各种检测方法和研究进展做了重点总结.  相似文献   

9.
孙雪  李谦谦 《现代食品》2023,(10):176-178
食品安全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食品检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检测流程不规范、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导致食品相关产品检验结果不准确、检测效率不高,无法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为了提高食品检测质量,本文阐述了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意义,分析了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影响因素,提出了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妮 《现代食品》2023,(6):42-44
对食品中植物源成分进行生物学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植物性食品是居民膳食结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植物性食品出现掺假问题,损害了我国居民的应有权益。对已有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特定的植物种类保守基因,进行植物源性成分监测,是目前食品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全新的PCR技术,提供新的检测标准或结合恒温拓增技术,实现现场快筛以及基层实验室检测,为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提供新的发展方向。研究中主要对植物源成分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综述,为后续食品中植物成分的分子学检测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微生物含量是评价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能够确定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为此,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的内、外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内、外质量控制消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杨光绪 《现代食品》2023,(2):185-18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现阶段食品检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可用于食品成分分析、添加剂检测和农药残留检测。本文以某连锁超市购买的辣椒油作为检测对象,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食品中苏丹红I的检测,并重点从试验仪器与试剂选用、样品制作与试验操作流程等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6×10-3μg/g,苏丹红I的平均回收率在93.7%~95.3%,相对标准偏差(RSD)<5%,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3.
曹楠 《现代食品》2023,(1):114-116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下,如何做好食品检测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的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力度不够,食品检测方法比较传统。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意义,并就目前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在食品安全大环境下,如何创新地开展食品检测工作,保障人们的健康,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田甜 《现代食品》2023,(12):20-22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需要在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PCR技术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度和时效性。同时,探讨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优势,以此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属于色谱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组成,以经典液相色谱为基础,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描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分析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和食品添加剂检测等。  相似文献   

16.
色谱法因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检测中,尤其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及其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水平,对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本文主要介绍了快速检测方法的2种类型,明确了不同检测技术之间的区别,并对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阐述,旨在突出精密仪器与现代科技的优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作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利于进一步掌握食品的质量、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变化,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食品安全以及食品中营养元素摄入的需求.现如今,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技术和手段,并且发展至今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完善.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食品中的蛋白质及其检测意义,然后论述了食品中蛋白质快...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检测是保障其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幼儿配方食品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是保证定量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溯源性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婴幼儿配方食品、奶粉中标准物质的种类和定值技术。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奶粉中脂肪酸等多组分、多量值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程序,避免人们食用有害食品而损害身体健康。现阶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检验的规范化,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工作已经趋于正规化、专业化。食品微生物检验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人们对其给予了更高的重视。食品微生物检验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样品采取合适的采集方法及检验方法,因此,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测的主要项目、样品采集方法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综述,期望能够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