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般认为,工业发展作为主要推动因素,使人口城市化成为必然现象。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业人口将逐步减少,非农业人口逐步增加,继而城市人口增多。这是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国人口城市化的历程不同,其方式也会有较大差异。鉴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地域广阔,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特别是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密切这一显著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既有现实的紧迫性,又有发展的长期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积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相联系的人口城市化城镇化路子来。引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有序流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紧有关立法工作,使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如制定《人口迁移法》和《流动人口管理条例》,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玮 《市场论坛》2004,(10):17-19
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人口流动的过程.本文以我国城市化发展为背景,在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状况,以及达到合理化流动所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人口合理化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玮 《市场论坛》2004,(7):17-18,16
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人口流动的过程。本文以我国城市化发展为背景,在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状况,以及达到合理化流动所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人口合理化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口流动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越来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心的研究热点.早在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马侠教授主持的<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联合国P50项目)对中国74城镇人口迁移进行了深入研究,随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其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人口流动的规模与空间格局、人口流动的社会经济影响、人口流动决策机制与影响因素以及人口流动的政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口流动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越来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心的研究热点。早在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马侠教授主持的《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商》2015,(24)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也使得人口流动程度越来越大,大量劳动力开始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流动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十分明显。宿迁是江苏省省辖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沿海经济带、淮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人口流动对宿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宿迁生产总值,促进了宿迁劳动生产。本文将针对人口流动推动宿迁城市化的经济影响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与城市化进程交织下所产生的特有现象 ,表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的不同步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造成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 ,也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因此 ,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构建有利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是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一个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影响一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近些年来高铁的大规模建设是我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典型缩影。高铁的开通对于我国跨区域的人口流动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高铁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会导致我国不同地区的常住人口出现新的变化。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低迷,东北地区城市的常住人口不断减少。为了检验高铁开通对于东北地区城市常住人口的影响,现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东北地区一个城市开通高铁会使得该城市常住人口增加11.1%。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上把城市化影响因素称之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认为不同时代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动力结构。众多研究得出的共同结论是我国过去的一元或二元动力已被当今多元动力所代替。城市人口的逐步增加,农村人口的逐步减少,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通规律和趋势。笔者通过对江西城市化经济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快实现江西城市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民族地区尤甚。近年来,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逐渐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较以前频繁,但从总体上看,与全国相比仍然较小。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仍处于凝滞状态,存在着“反推拉”现象。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劳动力转移障碍问题,提出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的转移原则,以期实现劳动力在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三亚作为我国海南省的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尤为显著。为了深入了解三亚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流动问题,本文通过查找数据并结合三亚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人口流入三亚过后带来了对公共资源的占用、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过后,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实现三亚市在城市化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闫华珺 《致富时代》2010,(9):267-267
我国现阶段的衣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物质、社会及政策问题都很大程度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而对于这些状况的对策探索是迫不及待的。现阶段应抓好经济、调整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和创新就与制度并且加快城市建设共同落实。让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受粘滞。  相似文献   

13.
土地城市化水平超过人口城市化水平、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导致我国当前的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不均衡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从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过程和资金运动过程能够分析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了使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均衡发展,地方政府应当在现有征地制度下,使财政支出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补偿力度。此外还要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建立合理合法的农地转用机制,使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福利。  相似文献   

14.
李想 《现代商业》2012,(22):93-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很大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具有速度快、规模大、地区差异显著、政府主导等特点。从我国城市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仍占主导,但西部地区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近年来有所上升。我国的城市化具有滞后于工业化、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偏低以及城市化不完全等问题。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城市化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人口将继续向大城市聚集,同时,城市群会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城市化水平测算及滞后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属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如何测算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等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思施州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料,分析了恩施州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一定区域内人口由封闭的乡村向开放的城市集中的社会过程,它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从本质上说,城市化是创造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外在形式表现为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及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城市化意味着大量的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8.
口城市化是现代城市成长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意义重大。通过对数据的横向、纵向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安徽省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协调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服务经济时代,城市化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因此,城市化战略并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分析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其势头不可阻挡.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5亿左右,并且其增长势头仍然强劲;与此同时,人力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依据市场规则配置,岗位的频繁转换和地点的不断变更,使中国人口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快速迁移流动的局面.这一社会现象不仅改变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而且对我国国防建设也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