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助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数字经济影响下,会展产业作为一个联动性强、专业性高和凝聚力好的新兴产业,应当抓住发展机遇,丰富会展活动形式,增强会展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会展业的经济促进效用。本文从黑龙江省会展产业的现状出发,探索数字化会展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助力黑龙江会展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践行绿色发展不是会展业面对各界环保要求的被动应对,而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会展业发展的两大趋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基于绿色会展的概念内涵及管理实践,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会展场馆运营、活动举办、会展营销、客户服务及交通出行绿色化的促进作用,梳理了现阶段国内外关于绿色会展的评价标准,并从绿色场馆、绿色展示、绿色出行和绿色活动四方面提出了实践建议,以推动我国会展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会展产业需要把握好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产业服务质量,积极落实转型升级工作。纵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管理机制改革速度缓慢、大数据价值未深度挖掘、大数据应用风险相对较大等困境,据此,本文提出了简政放权,创新管理与协作机制;资源整合,深入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智能建设,提升展馆运营服务质量;品牌培育,推动做大做优做强;网络营销,提升营销工作精准度等会展业转型升级的多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影响海南会展业营商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调研,对海南会展业营商环境满意度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海南会展业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并运用“生态位”、“环境资源分析”、“价值链分析”理论,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海南会展业营商环境优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中外绿色会展观念及经验,陈述了绿色会展和绿色会展组织体系等概念,绿色会展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提出当前我国绿色会展项目中的主要问题,就推进我国绿色会展的不断深入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改革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力度推进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国合力共促数字经济的发展,使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国内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这对于供给侧改革有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是经济改革的一次特殊机遇,如果能顺利实施,有助于促进全民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本文从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讨论,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是以本土文化底蕴为根基,以文化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创新思想,以数字技术、数据分析为技术基础,以云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搭建为基本资源,准确匹配客户端市场需求来作为设计生产端的制造依据。主要依托平台运营的营销模式,发展创新数字经济+文化经济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路径上,数字经济时代下文化创意产业要从政策体系、企业革新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发力,共同为社会效益下的经济效益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时代下,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工作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推进了新产业、新业态,财务的信息化、共享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新时代背景下,智能财务理论与发展研究需要不断深入,有关部门要不断适应产业与科技的变革,全面梳理数字经济理念。本文基于数字经济视角,对智能财务理论与发展路径进行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9.
低碳理念的倡导和推广为会展业带来产品创新、对外营销宣传以及内部管理改革的新契机。会展业应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从产品设计、消费方式、发展模式等方面着手,运用低碳技术促使会展业低碳化发展。同时,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会展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绿色金融,即绿色金融能够激发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绿色金融能够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绿色金融能够促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绿色金融能够促进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等。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绿色金融系统性风险、绿色金融的服务效率较低、绿色金融开放程度不高、绿色金融还不能促进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扶持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等问题。应从化解绿色金融风险、提高绿色金融的服务效率、拓宽绿色金融开放程度、利用绿色金融促进环境保护意识提升、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等方面发展绿色金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强调GDP速度转变为强调经济发展质量与人民获得感。新时代,产业技术革新改变了众多产业的发展路径,并影响到这些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展行业就是受时代浪潮所影响的行业。会展作为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市场系统和开放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许多会展企业面临着诸如会展内容均质化和绿色发展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我国部分会展企业外部竞争力较低,并且缺乏全面的标准化系统。因此,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的会展企业可着眼于提高自身的绿色会展水平,加强外部交流合作,加强会展行业的标准化系统建设,以期促进我国会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当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科技的兴起,全球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纷纷开始在自身的实体经济中融入信息技术,并在多个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企业应顺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努力打通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提高企业运营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技术和业务的深度融合。文章立足于数字经济时代,阐述煤炭企业需积极引入先进生产、运营技术,探讨有效的改革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我国数字经济正迈向由量变向质变跨越的关键阶段,亟须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实践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路径建议,为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数字中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十一五”至今,会展产业作为陕西、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了大力倡导和高度重视。目前,西安会展业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独特的大会展公共服务体系。大会展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西安会展产业发展相对北、上、广等会展发达城市而言起步较晚,但西安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特点决定了西安会展经济承担着承东启西、内引外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角色。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的确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战略为西安会展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西安会展业的增长速度、产业规模、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产业辐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是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以黑龙江省林业绿色经济为切入点,分析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总体特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深入解析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黑龙江省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丰富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促进黑龙江省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绿色金融连接了金融活动和绿色环保,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绿色化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风险较大,服务普及效率低,开放程度较低,经济链条不流动是绿色金融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提出降低绿色金融风险,提高服务和普及效率,扩大开放程度,提高企业和客户环保意识等相关建议,以便通过绿色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重组全球生产资源,通过数字技术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为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赋能。苏州具有发展跨境电商的良好产业基础和经济优势,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各类跨境电商模式,当前跨境电商增长迅速,但仍有不少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文章认为需要进一步依托数字技术做好顶层规划设计,通过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传统产业国际贸易上下游产业环节的深度融合,重构产业生态,促进跨境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构筑与跨境电商新业态相适应的新型物流配套支撑体系,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效率。提升数字治理水平,提高跨境电商监管和服务能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具有高效、便捷、环保等特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县域经济增长面临如何把握数字红利的问题,因此探究数字经济在县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县域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其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不足、资源相对有限、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专业化人才支撑等问题,应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资金管理、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实施专业化人才建设、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出发,有效推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使其紧跟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和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