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吕波  王水娟 《特区经济》2007,226(11):25-26
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损害程度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本文在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的理论框架下,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系数、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境内的技术扩散程度、东道国工业化进程、东道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以及东道国政府的产业政策与管理五个方面分析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损害,并由此得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外资进入后我国零售业发展安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安全问题是在针对国外资本进入东道国后,对东道国重要产业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的情况下提出的。跨国零售企业进入后,影响到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产业控制力和产业竞争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说明了外资进入后使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安全受到了威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适当集中的市场结构,以稳定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为核心提高产业控制力,以优化零售业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为核心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FDI和产业升级:来自广东和江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资的资本供给和技术外溢的角度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并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东和江苏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FDI和产业升级存在较大相关性,但广东FDI对产业的直接推动作用比较好,而江苏省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对第一、三产业,FDI并不存在直接的推动作用。(2)产业和FDI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确实存在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不断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ESP范式和OIL系统的不断协调过程。  相似文献   

4.
所谓外资产业带动效应,是指外资企业这一特定的经济主体在市场或非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其在当地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对东道国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所产生的积极地推动作用。产业带动的过程就是通过要素转移和要素渗透改变一国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外资高技术产业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陈丽珍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15-18
文章利用2000—2008年江苏外资高技术产业的数据,分析了外资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外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密切,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外资高技术产业内部,又以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最高。外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外资高技术产业内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6.
辽宁利用外资的就业效应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是有利于就业扩大的就业吸收效应,二是不利于就业扩大的就业挤出效应。当外资以新建企业的形式在东道国投资时,一般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但如果外资采取兼并收购东道国原有企业的形式投资,能否增加东道国的就业就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欢  邝国良 《特区经济》2009,(11):269-270
FDI是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无论是东道国还是母国都可以通过FDI的技术扩散效应获取技术进步。而技术扩散存在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效用并未得以充分地发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外资技术扩散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提升FDI对我国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激励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如何影响东道国的产业发展?有关产业结构与FDI之间关系的理解不仅不充分,而且还存在许多争论,比如"促进论"和"抑制论",等等。本文试图研究FDI激励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影响机制。本文的模型表明,FDI激励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东道国与投资母国之间产业技术差距,二是东道国产业的市场结构。此外,本文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外资企业的中间产品需求及导致的中间产品本地化生产,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应关注其数量和规模,还要关心其质量和水平。同样1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以不同的形式进入,流入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是很大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巨额外商投资流入的国家,当外资数量已经不成问题时,深入分析和认识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对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规避引入外资的不良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是如何影响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竞争会挤出内资企业,然而对内资企业正的生产率外溢将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考察跨国公司的竞争效应和生产率外溢对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模型推导及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对内资企业正的生产率外溢使竞争效应减弱,负的生产率外溢则使竞争效应增强;跨国公司出口销售更加有利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东道国对外资并购的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以外资并购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竞争与反竞争影响、以及资源转移中的政府和跨国公司的博弈作为理论分析的主要内容,认为东道国和跨国公司在选择外资进入东道国的两种方式(新建进入和并购进入)时存在不一致的经济利益,在技术等重要资源转让成本不同的条件下,作为东道国应制定相应不同的引资政策以使利益最大化。本文评价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并购规制政策的变化,提出外资并购规制的政策取向和战略规划,以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FDI和我国产业间收入分配不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懿  黄凌云 《北方经济》2010,(13):61-62
一、前言 东道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时,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主要集中在探讨外资是否会扩大东道国的收入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今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外资增长的可能趋势做出基本估计,并结合中国对外开放和结构调整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外资产业投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对今后外资产业投向的基本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投资产业集群的产量竞争优势,在于其较低的边际成本和东道国缺乏需求弹性的市场结构。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其消费者所获得的福利也就越多。对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集群市场竞争进行博弈分析,提出促进我国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于2004年全部取消了外资进入零售领域的限制,跨国零售企业在我国的直接投资进入了新的时期.跨国零售企业在开展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东道国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充分认识这些影响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零售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加快西部大开发,仅仅依靠内资的力量还欠单薄,外资的作用不容忽视。打破东部地区的引资垄断,扩大西部地区的外资存量,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聚集经济日益成为影响FDI流向的重要因素,相应的引资策略的重心要由优惠举措上升到产业环境上来。西部地区欲摆脱引资困境,须顺应FDI区位决策的发展趋向,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产业聚集吸引外资流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向国外投资。作为第一人口大国和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我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的产业安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外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机遇、挑战以及国外经验的借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对我国应对外资进入的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道国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与我国OFDI的反向技术溢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C-H模型,本文建立中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计量模型,对中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存在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并从东道国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OFDI具有显著的反向技术外溢,同时这种反向技术外溢受东道国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的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道国外资政策对我国反向技术外溢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我国在选择OFDI东道国时,应选择研发投入多、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而在考虑东道国经济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其制度因素,不能仅以外资政策论。  相似文献   

19.
外资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以江苏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进 《上海经济研究》2005,33(11):116-121
马库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了FD I的因素将产业集群分成四种类型,通过对江苏省外资产业集群的分析,我们认为江苏外资产业集群处于卫星平台型向轮轴型转变的过程中,外资大规模进入后与本地企业联系正在加强。利用G 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发现了第三产业与外资存在双向的G 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凭借地理优势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之一,外商直接投资逐渐成为该省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外资的大量涌入,对该省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关键影响。文章结合2005-2014年江苏省FDI的历史数据,从理论上分析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结论。提出政府应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强FDI的产业导向、提高农业利用FDI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