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分析性复核程序在编制审计方案阶段的应用 编制审计方案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揭示其财政财务收支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错误,确定其他审计步骤的性质、时间、范围和重点,从而作为制订科学的审计方案的指导,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现行的审计工作程序从审前调查、拟订审计实施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实施现场审计、撰写审计报告到做出审计处理决定等,对审计人员来说已不陌生,但如何在审计的全过程正确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还需在审计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中找到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2.
彭强 《现代审计》2004,(4):55-55
2003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规定,分析性复核是指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方法,对于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拟就如何运用这个方法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4.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审计署5号令中《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称,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准则》中要求审计人员应当依据专业判断来确定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式、范围和程度。在审  相似文献   

6.
盛业 《山东审计》2002,(4):22-23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项目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它广泛地应用于审计各阶段,特别是在审计的准备阶段,由于审计人员事前掌握的会计信息与财务人员相比处于劣势,如何在分析审计风险和评价审计重要性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内容,事关审计的成败。而实施分析性复核可以有效地帮助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错报漏报的重点区域,从而指  相似文献   

7.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在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分析性复核主要是对项目的有关经济指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性复核又称“分析性测试”或“分析审计”、“比较审计”。是审计师在审计实务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方法。1980年颁布的《国际审计指南》将分析性复核确定为审计计划阶段和报告阶段必用的测试方法,我国在2004年2月起施行的《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中,具体规范了分析性复核的使用。但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大胆运用。没有发挥出分析性复核应有的作用。其关键原因是对分析性复核的优点和重要性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审计中如何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下就此作出尝试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利用分析性复核揭示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中可能存在重要错误的项目,就是为了确定审计重点,减少审计测试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并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而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属于间接证据,主要  相似文献   

13.
候疆 《新疆财会》2009,(6):54-55
一、关于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通过分析性复核发现账户余额和财务比率异常波动时,这种波动有可能是由于有意或无意的被表项目错报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特殊业务事项、会计政策变更或随机波动引起的,审计人员会从被审计单位得到一个解释原因。在对被审计单位解释原因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时,存在将一个似乎合理但实际上并不正确的原因认作实际原因的可能,从而对审计效果和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一、技术描述 对于被审计单位做出的解释原因,存在两种考虑方式,一种是支持性的,即考虑为什么恰恰是这种原因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另一种是批评性的,即考虑为什么这种解释原因不…  相似文献   

15.
辛玉娟 《审计观察》2003,(10):44-44
基层审计机关的专职复核人员,在审计项目的复核中.常常遇到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最近,笔在对一行政执法单位审计项目进行复核时,按照《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和有关财经法规,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定性不准,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不清楚,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具有充分性、合法性。如该单位向其下属单位收取会议费、养老金,审计组定性为违规收费,显然这种单位内部之间的资金划转不属违规收费;  相似文献   

16.
王芳 《审计月刊》2005,(9):49-49
本准则旨在为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分析性复核建立标准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是指“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的关键是比较和分析,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之间、非财务资料之间、财务资料和非财务资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解读会计报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分析,取得审计证据或者确定进一步审查的重点与范围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分析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表面勾稽关系来取得审计证据或判断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戴为民 《财会月刊》2008,(11):73-73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收支及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与预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对异常变动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分析性复核可以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分析性复核资料可以形成、支持或检验审计结论。如果分析结果与有关指标存在重大偏差,则应引起关注,并将其作为审计重点。  相似文献   

20.
审计复核风险是审计机关复核人员在复核审计结论性文件(包括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和移送处理书)和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之后,没有发现潜在的审计检查风险以及审计结论与被审事项实际情况不一致情况的可能性。由于审计复核是审计项目质量把关的最后关口,因此,审计复核关口一但没有守住,就会使审计风险凸现出来,使审计项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审计机关就会直接面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可能。所以,审计机关应该像重视防范审计风险一样,同样重视对审计复核风险的防范。1.审计复核人员对审计准则理解领会不深。2000年以来,审计署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