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研究在全部生产部门能源使用效率提高5%情况下的影响,GDP在短期会上升0.02%,在长期会上升0.45%。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短期会上升0.09%,在长期会上升0.60%。由此,在现阶段,仅仅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不能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但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传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创新地引入能源出口国提取成本函数和能源技术型劳动力供给参数,探讨碳关税对中国高、低能耗商品生产及能源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能源技术型劳动力变化参数在区间(0,1)之间时,能源技术型劳动力供给达到最优状态,对于抵制碳关税对中国能耗商品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最大。碳关税的实施将会降低我国GDP的能源强度,造成我国生产能力受到抑制,致使能源消费成本提高,能源需求量大幅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在积极应对碳关税过程中,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资源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社会节约意识宣传,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型法制政策,合理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体制和机制,高效度循环利用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人类即将进入高价能源时代。高价能源对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影响,至少表现为成本推上、增长减速、产业重构、节能减排、加速耗竭、福利摊薄等六大效应,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溢出效应主要有增长动力减退效应、对外贸易转型效应、境外投资调整效应。为放大积极效应,抑制消极效应,迎接高价能源时代的挑战,除了中国加大改革调整力度以外,国际社会还应积极开展能源合作,大力开发新能源,努力推进全球性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4.
使用基于不变规模报酬的DEA方法,将传统三要素投入扩充为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四要素模型,对2005-2012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效率进行测度;进一步,以省际能源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所有制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技术水平对该时期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5.
运用DEA方法定量测度我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和能源投入冗余度,并对省域能源效率和能源投入冗余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表现为由东到西逐渐递减的态势,即东部各省市的能源效率最高,中部各省的能源效率次之,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最低;省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明显.同时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分析了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MLI指数并使用异质性面板格兰杰检验和面板协整模,型实证分析1995至2009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长期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同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分别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表现出中国的生产要素正在向生产率和能源效率较高的产业进行转移.然而,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依旧明显,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需要协调各省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能源利用效率,以免扩大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外)1995—2014年面板数据,测算各省空间相关性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运用LMDI方法将能源强度分解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效应,从能源回弹效应的定义及机理出发,研究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现象.结果表明:中国1996—2014年回弹效应的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部分回弹效应阶段(1996—1999年)、逆反效应阶段(2000—2008年)、部分回弹效应阶段(2008—2014年);整体来说,中国能源回弹效应平均值为64.77%,处于部分回弹阶段,表明达到一定的节能的效果,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技术革新,优化结构来提高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8.
能源回弹效应系数反映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产生新的能源需求的大小。基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环境负荷分解模型,运用IPAT方程,把能源消费的变化量分解成由经济增长引起的能源消费增加量与由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引起的能源节约量,利用中国2001—2011年宏观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能源回弹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样本区间中,11个年度均属于逆反回弹效应,且能源回弹效应系数与能源消费回弹量呈同势变化。  相似文献   

9.
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因此受增值税扩围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研究增值税扩围对上海与全国财政经济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增值税扩围试点虽然会导致上海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但是上海地方政府只承担了16.7%,中央政府承担74.8%,其他地区地方政府承担了8.5%;长期中,不管是从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从产业层面来看,全国范围内“6+1扩围”后,上海的受益程度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技术空间溢出对省域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DEA模型对全国29个省份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当期和前一期的能源效率空间正效应显著;技术进步不仅对本地区能源效率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还对相邻地区的能源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加强地区间的节能技术研发合作、促进节能技术的区域推广和共享、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缩小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另外,人均GDP与能源效率正相关;第二产业占比高以及煤炭消费占比大会降低地区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1.
国外能源回弹效应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回弹效应是一国试图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而节约能源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我国,伴随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仍快速增长,进一步增强了深入研究我国的能源回弹效应的必要性.然而,目前虽然国外对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十分丰富,但国内对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在对能源回弹定义探究的基础上,对国外有关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能源使用效率反映的是单位能耗产出的效率。它的变动原因可以分为产出因素、强度因素和结构因素。本文采用国外通行的微分法,对能效模型做了一些修改,得出该三个因素在我国10年来能效变动中的地位,以及变动趋势,为我国今后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能源强度、离散系数、莫兰指数综合测度1999—2013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及发展趋势,并建立面板托宾模型探索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省际工业能源效率从下游至上游存在梯度差异,空间差异由趋异向趋同转变,省际工业能源效率呈现空间集聚特征;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比重、政府影响力(财政支出比重)、电力消费比例、研发投入力度呈正相关,与能源消费比例、煤炭消费比例呈负相关,与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不明确。提高工业能源效率,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应提高研发投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游地区要加快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中游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受能源消费比例影响明显,提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FDI在促进东道国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也会对企业能源使用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江苏省1988家高新技术企业样本数据,试图揭示FDI与企业能源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虽然FDI对企业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但来自不同国别(地区)FDI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非港澳台地区FDI较之港澳台地区FDI对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这可能与不同来源地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差异以及FDI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不同动机有关。同时,本文还发现,研发创新、人力资本以及国有资本份额也对能源效率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而产业集聚因素对能源效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其中除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影响因素以外,宏观经济投资的平稳增长和投资效率的不断提高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投资的规模、投资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的主体结构三个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宏观经济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各产业和各投资主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找出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山东省宏观经济投资效率以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地整合MFA方法、DEA方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法,探讨了一种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并对中国1953~2012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源的经济效率、能源的环境效率和能源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投入指标是能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以及能源的隐藏流,产出指标是经济价值与环境正影响。该研究给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不仅讨论了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中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问题,还将经济价值、环境影响和生态代价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框架中,是一种符合绿色增长理念的能源效率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Refined 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对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主导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产业内部尤其是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是1980~2005年总能源强度显著改进的主因,但是由于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特征,产业结构变动无法从整体上对能源强度改进产生积极的影响。计量检验结果也显示,重工业比重的上升对分解模型所分析的强度效应以及总能源强度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2001~2004年能源强度出现反弹的诱因。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步入正轨的先行条件,也是政府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基于三峡库区面板数据的数据包络分析和动态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对基础设施效率以及时空溢出效应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效率整体上明显改善,但特困区县基础设施效率处于低水平陷阱之中;基础设施效率存在显著为正的时空溢出效应,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动态促进和空间协同;优势地区基础设施效率的时间溢出效应更加突出,劣势地区基础设施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基于上述结论,如何破解协调失灵和改善空间配置是三峡库区基础设施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提高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技术效率,从而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技术效率变化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指出,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各省份的技术效率呈较强的相关性,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可显著提高我国技术效率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