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采用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比、基尼系数以及泰尔系数研究了辽宁省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迅速,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比表明转移支付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由辽宁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出的基尼系数也出现了增长的趋势,说明辽宁省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泰尔系数的城乡分解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辽宁省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因此应该着重降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收入结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果,通过收入结构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判断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源。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发现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事实。本文利用1983-2008较长时期的数据分析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从收入结构视角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实证分析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是差异递增的,是目前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最重要的原因,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则起着差异减低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较高,但是由于其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很低,对总的收入不平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1999-2007年各省的旅游收入数据,在基尼系数因子分解的基础上,将入境收入因子和国内收入因子对区域旅游收入差异的贡献变化分解为结构性贡献和集中性贡献两种类型。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收入差距呈下降态势;(2)国内旅游对区域差距的贡献较入境旅游要大,前者呈上升态势,后者呈下降态势;(3)入境旅游收入因子贡献变化分解出的结构效应对缩小区域差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分解出的集中效应则起着拉大区域差距的作用,但由于结构效应所产生的缩小影响大于集中效应产生的扩大影响,因而入境旅游收入因子总体上使区域差距缩小;(4)国内旅游收入因子贡献变化分解出的结构效应拉大了区域旅游发展差距,而分解出的集中效应对区域差距的影响表现得较为复杂,但由于其结构效应所产生的扩大影响居主导地位,因而国内旅游收入因子总体上拉大了区域差距。此外,采用泰尔指数和四分法对地区差异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地区内部差距贡献率所占比重较小,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间差距是区域旅游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基尼系数局限性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通常表现为:有时不能有效区别属性不同与分布差异;在没有给出洛伦茨曲线的情况下,慎用基尼系数的单纯比较分析。在常用统计分析工具以外可以借助贡献度和贡献率以及分配差异倍率等简单指标来提高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尤其是在基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勾画洛伦茨曲线来揭示内部的差异特征的同时,运用对收入构成要素进行分解,求得贡献度和贡献率来判别收入分配中的内部差异特征。其次,利用收入各分组人数百分比,在已知基尼系数的前提下,简单直观地判断社会整体的收入差距程度。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以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两个指标对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地区差异的总体状况进行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只有加大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调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结构,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才能缩小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6.
运用分位数回归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8),考察了收入差距与家庭消费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显著,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随着分位数增加逐渐减弱,但在高分位点上影响不显著。家庭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产生重要影响,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消费支出上升,但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呈倒U型,即家庭消费支出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先上升后下降。选择另外两个收入差距指标(泰尔指数和50%富裕人口所占收入份额)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分析结果与以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差距指标时一致。  相似文献   

7.
运用分位数回归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CGSS2008),考察了收入差距与家庭消费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显著,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随着分位数增加逐渐减弱,但在高分位点上影响不显著。家庭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产生重要影响,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消费支出上升,但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呈倒 U 型,即家庭消费支出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先上升后下降。选择另外两个收入差距指标(泰尔指数和50%富裕人口所占收入份额)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分析结果与以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差距指标时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西服务行业人力资本和工资增长状况的分析,以及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度量服务行业间的差异,其结果显示,服务业人力资本增长较快的行业为高技术服务业,工资增长最快的为教育,而广西地级市的服务业工资均出现了长足的增长,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显示广西服务业在2006年以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收入分配差异扩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theil指数详细分解我国1978~2008年的人均GDP,发现人均GDP不平等指数在波动中上升。人均GDP不平等指数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其次来源于非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中的产业间不平等指数在波动中上升,已经成为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产业内的不平等指数在缓慢缩小。我国的就业率不平等指数是非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中的主要因素,各地劳动生产率与国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各地的私人投资与国家平均私人投资的差距、各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三者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公共基础投资是一个抑制收入差距扩大的变量。加快中西部第二、三产业潜在的先进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完善中西部劳动力市场,增加公共投资,可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差距。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基尼系数分解和泰尔指数分解的方法,从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方面探讨农村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并得出结论: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差异的扩大速度,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地区间差异仍在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一事实,从事权角度提出了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运用泰尔指数、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测算了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经济发展水平、二元经济结构、政府政策、农民因素、制度因素等5个方面因素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加大财政三农支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西北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其基尼系数也在发生波动,总的趋势较平稳,但稳中略有下降。以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组间收入差距在总差距中占主导因素。因此,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应是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行业收入不平等问题中,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行业基尼系数反映行业收入差距的大小,通过建立长期均衡方程揭示行业收入差距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辽宁省基尼系数与LNFDI之间的变结构协整模型,反映辽宁省基尼系数与LNFDI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随时间发生结构变化的特征,揭示辽宁省基尼系数与LNFDI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变结构误差修正模型,反映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行业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揭示外商直接投资和行业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泰尔指数,对2000~2010年间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的非均衡程度进行了测量。通过考察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整体变动状况、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之后,对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城乡社会保障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力度差异四方面提出缩小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泰尔指数为研究工具,以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所有制间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权威数据,得出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是:收入不平等程度城乡间的要大于区域间的;东部地区的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西部的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相差无几;行业内的稍大于行业间的,而行业间的又大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间的收入差距;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员工收入的差距不大,私营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有着巨大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测算了我国1987~2008年30个省份的人力资本不平等状况,并将这一指标加入索洛模型中,采用收敛回归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地区经济增长负相关,这一关系在内陆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差异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制定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时,不但要考虑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而且要注重改善各省区内部人力资本不平等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基于CGSS2008数据,将自评健康转化为基数性质的健康不良指数,进而应用Wagstaff等发展起来的集中指数和不平等分解方法,区分城乡考察中国居民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和农村均存在显著的偏富人的健康不平等。收入对健康不平等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贡献率在城乡分别为60%和37%。对城镇健康不平等产生正向贡献的其他主要因素还包括就业状况、年龄和教育等。对农村而言,则主要是相隔集镇中心距离、地区变量、年龄因素中的60岁以上人口。为降低健康不平等,政府应在改善收入分配、推进教育公平和延伸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覆盖和服务可及等方面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6年和2018年CLDS数据,考察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使用造成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且在不同资源禀赋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够熨平数字技术使用造成的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并在不同作物地区呈现异质性;相比经济作物地区,粮食作物地区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更能缓解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发展不平衡对收入不平等传导机制,采用Theil指数分解原理将中国1978~2006的总收入差距分解成城乡、城城和村村收入差距以考察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并在选用金融发展规模、效率、结构3个指标和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1)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是城乡收入和城城收入差距的单向Granger原因,而与村村收入差距却互不为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测算,描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1978年~2010年间,中国地区差距的泰尔指数从0.0950上升到0.1254,这说明了中国地区差距正在日益扩大.对泰尔指数的分解说明了地区差距主要来源,1978年~2010年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的份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基本相等的状态.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中各大区域之间扩大,各大区域内部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