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优先发展战略之一。文旅产业融合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山东省曹县为例,通过梳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层面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成果,分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乡村振兴发展的视角提出促进山东省曹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文化振兴;完善政策保障,助推产业兴旺;创新文化旅游发展业态,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4,(7)
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格局,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革新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因此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龙璇 《现代商业》2023,(14):114-119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动能,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可以解决传统旅游产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与问题,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对海南省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海南省文旅业数字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海南省文旅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统筹规划文化旅游数字化建设,完善文旅产业“新基建”,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技术创新驱动文旅元宇宙发展,加强数字文旅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数字化治理保障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合理推动下,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2011—2021年黄河流域9省份产业数据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黄河流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及其时空特征。研究发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呈现为从上游到下游逐步递增的分布情况,且上下游间差距有所减小;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集聚差异显著,大部分中下游省份属于“高-高”集聚区,上游地区则因区位限制处于“低-低”集聚困境,其余省域表现为“高-低”或“低-高”集聚类型。基于此,针对不同集聚类型地区提出可促进黄河流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以数字经济赋能文旅产业,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是品牌国际化建设的新举措。数字经济是无锡"三大经济"的重中之重,政府应重视数字经济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因此,无锡应乘势而上,以数字媒体夯实文旅品牌国际化建设,通过数字媒体手段让无锡形象和地标在国际上加快传播并识别;以数字内容供给为无锡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展增添新活力,将非遗文化数字化,打造文旅品牌国际化建设和文旅融合多元化发展;以举办各类展会和节事节庆活动打造全球文旅融合交流合作新平台。未来"十四五"期间,应深化"互联网+",开发新型优质数字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把文旅品牌做强做优,提升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打造现代化文旅产业新高地,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  相似文献   

6.
马婷婷 《北方经贸》2023,(6):156-160
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甘肃作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旅游是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基于文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以及甘肃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分析甘肃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机遇,找出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挑战,提出文旅融合视域下促进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以期推动甘肃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循环性生态产业关系的基础上,在生态产业理念和生态文明指导下,分析郑州市三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郑州市发展循环型生态产业的基础和发展环境、三次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循环型生态产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生态型产业为突破口,提出发展循环型生态型产业的重点任务,以推进郑州市生态型经济模式发展,以期对郑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着力打造生态宜居郑州,全面推进河南振兴、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根据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行动,也是与沿线国家实现发展对接、优势互补的重要战略构想。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指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综合园区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产业节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可  相似文献   

9.
文旅产业不仅被视为幸福产业,还是有效促进消费的新蓝海。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激活文旅消费成为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助推文旅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鼓励玩”“玩什么”“去哪玩”“玩得放心”“玩得好”五个环节,从涵养文旅消费氛围、打造优质文旅产品与服务、加强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建立常态化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智慧文旅等方面着手营造出环境好、市场旺、品牌火、场所优、体验爽的消费氛围,进而实现有效激活文旅消费之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杰  陈美端 《北方经贸》2024,(3):150-155
针对福建省文旅行业的发展需求及目前文旅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明确福建省建设高品位历史文化强省和全域生态旅游省的目标,还需要持续的改进和创新。根据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观、“互联网+”智慧旅游、社会化媒体三个方面和角度的各类文献进行综述和评述,挖掘文旅行业研究的弱点,并结合福建省文旅行业自身的特色,结合“社会化媒体”的切入点,分别从政府、景区、文旅产业企业、游客四个层面提出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福建省文旅行业创新机制建议,为实现文化和旅游双向驱动的福建省文旅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参照,在促进福建文化旅游业加快复苏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全福游、有全福”的福建文旅品牌。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经济时代,培养和引进“文旅+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是提升文旅产业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梳理陕西省文旅行业人才和数字化人才的发展现状,从区位环境、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厘清陕西省文旅行业数字化人才发展受限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省实现高质量人才发展战略、推动文旅行业发展变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陶琼 《全国流通经济》2023,(24):170-174
2022年9月以来丽江市提出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并于2022年度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工作激励10个城市之一。2023年10月12日丽江市召开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书记浦虹提出在新理念、新产品、新形象、新管理、新合力上引领示范,推动丽江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形式深入了解丽江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对202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的丽江游客市场构成及其对旅游及服务行业的评价进行分析,归纳目前制约丽江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大因素,并从科技赋能创新、管理服务创新、市场规范创新、产品供给创新提出促进丽江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侯巳卯 《上海商业》2022,(2):144-146
苏州的文旅产业发展位于中国前列,已逐渐成为苏州的支柱产业。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发挥旅游资源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话题,但当前文旅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完善,仍存在旅游商标侵权行为、文旅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知识匮乏、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为了加强对文旅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提高消费者旅游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提高文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意识、保护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甪直镇是一个独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随着多轮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兼有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共存的宜业、宜居、宜游特色的城乡复合型小镇,2016年甪直镇以模具产业优势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开启了模具特色小镇建设新征程。本文从"全域游"视角出发,剖析甪直特色小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甪直镇需结合全域经济、产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需求,主动从工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方面入手,精准开发、优化全域旅游资源,提供多样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同时加强基础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全要素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实现甪直全域产业经济跨越式融合发展,以期为甪直镇及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课堂是在常规性课堂教学以外,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而进行的创新的学习活动,以这一点为基础,本文以陕西部分高职院校调查为例,重点分析了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文旅产业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价值及成因。  相似文献   

16.
刘蕾  吴佩烨 《北方经贸》2022,(5):147-149
当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如何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将其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应从高质量发展视角,研究提升沈阳市文旅产业融合成效的对策,在对沈阳文化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及文旅融合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期构建优质文旅融合型产品体系,并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强化政府作用、建立沈阳市文旅资源数字化平台、打造特色文创IP、制作大型旅游演艺项目等实施对策建议,旨在为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推动沈阳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主要分析唐山市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唐山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唐山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大背景下,海南花卉产业的发展问题被人们所关注,如今花卉产业已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绿色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京福  左莉 《商业研究》2011,(10):141-145
工业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文明时期,现代工业体系在创造出空前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不断地消耗、破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和谐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平等观以及循环再生的生产观等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致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包括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培养"生态公民"、提倡"绿色消费"以及发展循环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等。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国家也不断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基于2015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各地区数字经济以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研究结论,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