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近期有关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这些文献表明,随着金融格局的变化,传统的货币理论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子银行改变了传统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同时也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传导过程;货币当局更加注重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2.
钟薇 《发展研究》2013,(10):65-70
影子银行脱离于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范围,由于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迅速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形成了冲击.本文在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构成和特征进行阐述,分别从货币政策的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和传导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2006—2014年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FA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目标受影子银行影响的效果。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弱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加剧物价水平的不稳定性,降低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DNK-DSGE框架下引入了包含影子银行的金融中介部门,将影子银行视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体系在高风险领域的延伸,并探究了该中介体系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正向的利率冲击虽然抑制了商业银行信贷并降低了低风险企业的杠杆,却引起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以及高风险企业的加杠杆行为,负向的利率冲击则恰好相反。影子银行呈现明显的逆周期特征,在对传统间接融资体系形成有益补充的同时,也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影子银行经营者的风险偏好以及经营者、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会对影子银行利率和宏观经济变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上引入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包含影子银行、货币供应量、利率、CPI和GDP的动态系统模型。在考虑时间聚合问题后,利用混频抽样数据结构向量自回归(MIDAS-SVAR)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LR检验的结果显示MIDAS-SVAR模型优于季度SVAR模型。对比MIDAS-SVAR模型和SVAR模型中GDP方差分解的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在MIDAS-SVAR模型中对GDP预测方差的贡献要高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要强于利率R。季度内第3个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变量的影响与季度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影响存在差异。央行在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保证货币政策效果不被扭曲。  相似文献   

7.
影子银行的过快发展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不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可控性,不利于维持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对此,应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注重社会融资总量指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中介指标倾斜。同时,调整准备金的统计口径,提高再贴现工具的效力,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9.
《经济师》2018,(2)
文章将影子银行分为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分别测算各自的规模和增长率,并量化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在对内部影子银行、外部影子银行、银行体系稳定性三者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部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有负向影响,外部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有正向影响;长期外部影子银行和内部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均为负向,但是内部影子银行的影响更显著。最后分别针对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蓓  陈晓东  李成 《经济研究》2020,55(4):53-69
货币政策调控能否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对经济运行和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银行产权异质性决定的市场风险偏好,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揭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在影子银行存在与否两种情形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当金融市场不存在影子银行时,股份制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敏感性高于国有银行,主要源于两类银行的股东构成不同,高管任命和考核机制迥异;为了规避监管约束,金融市场催生出影子银行,隐性放松了银行贷款条件,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但影子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差异性,发展初期对贷款替代率较高,资金60%以上进入实体经济,对经济的边际贡献显著,其中,股份制银行的贷款替代尤为突出。此时,影子银行虽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但也缓解了强硬政策"一刀切"迫使银行抽资断贷对经济的损伤;伴随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强,部分资金转向"同业",此时影子银行对经济的贡献降低,但资金涌入资本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泡沫,积聚了大量金融风险。因此,与单一加强监管相比,持续深入的金融改革才是彻底化解金融风险、解决影子银行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和发展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金融创新和促进金融市场繁荣的有效推手。但是,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也会给金融体系带来系统风险和不稳定性。因此,加强对其监管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证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有效监管的难点,并运用模型分析了这一状况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影子银行是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但因其具有脆弱性,不受监测和监管,会削弱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理论上提出影子银行体系下货币政策传导"渗漏"与"扭曲"效应假设,并运用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借助信用创造功能、加速社会资金运转,显著影响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流动速度,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总量渗漏"和"结构扭曲",在货币政策宽松、社会总需求扩张时期,影子银行活动能够有效补充正规金融体系的货币信用供给不足,强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力;但在货币政策收缩阶段,影子银行的"总量渗漏"会显著弱化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能力,扭曲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影子银行运用自身信用创造功能向社会增加了信贷供给,实际扩大了货币供应量,这对当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产生了冲击,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建立相应的VAR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实证结论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采用信用总量主导的货币政策降低影子银行影响;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弱化货币总量波动;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降低金融风险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3,(3)
20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主要经济体,此次危机显示出影子银行体系过度扩张、内生脆弱性及监管缺位等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在金融危机中的负面作用展开研究,分析主要国家和组织在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揭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监管现状,提出有助于我国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发展背景下,政府意在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收紧传统银行信贷,使房价"降温",但政策的实施往往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作为传统融资方式的一种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房地产价格起到支持作用。那么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对房价的影响效果究竟如何?文章通过构建RBC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我国2014-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按全国及三个经济地区层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对房价的联动影响。结果表明,紧缩货币政策的确可以平抑房价的大幅上涨,但是由于影子银行不受传统融资政策的限制,反而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另一条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提升,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基于结论,文章对进一步稳定房价、强化货币政策效果以及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子银行的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采用短期约束的S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量的冲击.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会提高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并无显著影响.同时,本文还发现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量减少.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影子银行这种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融资环境等特点,改善增强当地经济实力,同时也要控制由委托贷款、民间借贷等招致的高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达到GDP的一半,因此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子银行具有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能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选取2008~2013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在计量角度上对货币政策各层次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影子银行规模与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对物价有较强烈冲击,同时对货币供应量有时滞性的长期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这说明需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产业发展状况关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本文对货币政策的产业发展效应传导机制进行理论描述,并基于T-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产业发展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刻画货币政策冲击下三大产业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响应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的货币政策与产业发展之间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门限效应;第二,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动态冲击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低区制下三大产业发展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高区制下三大产业发展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强度;第三,相同区制内,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产业的冲击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现象。因此,应结合区制差异采用不同的政策工具调控三大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将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分为两个阶段,利用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对两阶段的货币政策效果分别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以直接调控方式为主的第一阶段,中国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了其经济调控效应,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波动;而在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的第二阶段,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作用有限,但经济波动却比第一阶段小得多。因此,中国应在坚持间接调控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霍强  蒋冠 《经济论坛》2013,(12):89-94
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的交互作用是全球金融危机最为深刻的教训之一.本文从影子银行的概念、范围、分类入手,对比影子银行和正规银行的区别,阐述影子银行和正规银行的平行关系和交互作用,总结这种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宏观政策变动的平滑缓释效应、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本身具有脆弱性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机理.最后,从治理原则、监管策略、政策选择、政策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