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山东省1980—2011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现阶段还未形成协调一致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2.
李文忠  游斌 《经济问题》2014,(4):116-119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重要基础。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构建天津市三化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学建模,计算1992~2011年度三化子系统协调度并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评价各个年度的协调度,进而计算天津市三化发展协调度。结果发现,自2005年起,天津市三化协调度和发展协调度失调现象日趋严重。最后就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树广 《经济论坛》2013,(11):156-162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三者之间关系也成为当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计量检验了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四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演进的进程、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四省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工业化达到高级阶段,农业现代化呈下降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呈正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呈负相关关系。四省的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和一致,表明三化发展是一种自然和市场发展过程。依此结果,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是农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发展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则是实现上述"三化"的重要选择。农区要用工业理念发展畜牧业,以食品工业为龙头,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引资力度,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完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改进,这为今后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农村发展投入比重不足等则制约着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探索1996-2010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并检验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三化”耦合协调度差异不明显,仍处于初级协调状态,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各地区变异系数变化不大,且存在收敛之势.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R&D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农村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发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立足于当前"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面临的挑战,提出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相互影响,三者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文章基于宁夏1993—2013年的数据,对宁夏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三者的关系进行了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存在负向作用和较低的贡献率;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对贵州省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贵州省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不是很大,但是贵州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却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君 《技术经济》2012,31(3):72-75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一些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的不仅表现为农业落后于工业,农村落后于城市,而且还呈现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趋势。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组织结构,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等,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发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立足于当前"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面临的挑战,文章提出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体系的发展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方面,但是三者间的关系还不明确.笔者对河南省1978年~2010年之间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和方差分解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工业化对于城镇化有着显著的作用.金融发展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2010年间,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虽然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总体上较低。通过构建完美市场和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较低的形成机理。计量分析发现,在影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的因素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贡献较大,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劳动力流动规模等因素对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有正向作用,但是其作用小于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作用,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独立发展形成的偏离度则有负向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将为提升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程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粮食总产首破200亿斤、受农业部表彰的黑龙江垦区.连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区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为突破口.高标准.大手笔谋划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都是建设新农村的手段和路径。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要统筹二者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东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务农人口较多,解决好本省的“三农”问题,统筹山东省的城乡发展,是山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点,以此来探讨如何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18.
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两条重要路径。两者互为影响,相互制约;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相互发展。通过对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研究,力图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如何协调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或孰先孰后的问题对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这也一直是经济与社会各界中颇具争议的重大话题.本文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运用1983-2006年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数据指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三化"的经济拉动作用,论证了现阶段只有以城镇化为龙头才能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出当前困境,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文章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变异系数TOPSIS法等方法对2013—202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度与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开放度具有正相关性,耦合协调度与开放度在时间演化进程中呈现明显趋同效应;空间演化上两者也都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提升的梯度分布格局,而且在层级分布中呈现高度的同步性。研究通过论证的经济耦合协调度与开放度之间的系统关联,以期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进程的观测量度提供理论依据及标准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