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文化商务交流的障碍,源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地域差异的相互了解的欠缺及交流的冲突,怎样加深双方多渠道文化的交流,提高跨文化商务交流的文化差异学习、文化深度理解,从跨文化商务交流的主体上实现双方的文化沟通,降低交流难度,实现商务交流的通畅.  相似文献   

2.
黄欢 《中国电子商务》2013,(16):267-267
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文化差异可能影响沟通的方式是不同的,分别表现为文化迁移、文化定势和逆文化迁移。但是单独了解文化差异的作用机制,并不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帮助,只有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保持问题意识,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不断地化解差异,才会不断推动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言和非语言两个方面探讨了中法在跨文化沟通上的差异,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希望能够对未来中外合资企业进行跨文化沟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立娥 《中国市场》2008,(39):94-95
不同文化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隐私观,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人们相互间的顺利交往。本文探讨了中西方在隐私观上的具体差异,以便于使跨文化交际中对隐私的认知和处理达成更多的共识,逐步提高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能力,以达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汪舒 《中国商办工业》2011,(13):183-186
中西方文化有着诸多不同之处。语言是文化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通过对语言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差异,并且对语言学习和文化认知有很大促进作用。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中国英语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从而知道如何避免由于这种差异带来不必要的冲突,误解和尴尬,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能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汪舒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183-186
中西方文化有着诸多不同之处。语言是文化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通过对语言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差异,并且对语言学习和文化认知有很大促进作用。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中国英语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从而知道如何避免由于这种差异带来不必要的冲突,误解和尴尬,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能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都会涉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如何在多元社会文化环境下实现跨国经营,避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是跨国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环境、跨文化差异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并提出了对策措施:跨文化沟通、跨文化培训。建议尽量使用双向沟通,区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以及恰当运用"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8.
杜娟 《商业科技》2014,(22):136-13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商务活动不断增多,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成为现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彼此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渗透,增进合作友谊,加强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交流,有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研究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的途径来提醒国际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所要注意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肖松洁 《商业科技》2014,(16):83-83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企业管理中跨文化的含义,通过对现阶段企业管理中跨文化沟通障碍进行分析,来探讨消除企业管理中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有效措施,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据此,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中各国文化的相融合,创建友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商务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商务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中美两国语言和文化上的存在着较大差异,两国经贸交流合作中很可能会产生冲突和误解,如何跨越文化障碍达成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商务活动顺利开展。反之,在交流过程中若不能跨越文化阻碍,不仅会影响商务活动的流畅进行,甚至会适得其反,导致商务合作失败。中美双方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员工提供相应的语言文化、谈判策略以及公关形象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企业整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韩凌  武惠  付健 《商场现代化》2007,(21):163-164
称谓语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因而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了解英汉称谓语的异同并把它运用于实际的社会交际可帮助我们提高交流的质量,更好地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2.
中美文化禀赋差异和国际贸易进入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禀赋差异下,中美贸易进入,文化禀赋差异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竞争优势来源。根据国际贸易文化互补和文化禀赋理论,采用霍夫斯德跨文化研究模型,分析了中美文化差异,跨文化禀赋贸易必须慎重对待文化禀赋差异,通过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来尽量消除文化禀赋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择合适的贸易进入方式。  相似文献   

13.
陈磊蕾 《中国市场》2011,(27):44-47
本文在广泛了解和理性分析中国与他国文化、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外文化的主要差异,并分析中国企业在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文化差异可能会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在面对这些境况时应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渡过困境,提出了消除文化差异的途径即发展跨文化交流与跨文化沟通,使自身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而对我国企业的涉外经营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对策,以期能对我国企业的实践活动起到一些理论上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贸易的互通,更需要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本文在对江苏省文化企业传播与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路径作进一步探析。"一带一路"需要沿线各城市各国家之间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沟通和交融,跨文化传播和交流成为经济合作的基础,以此化解各种差异、对抗和矛盾。最后总结提出多种增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因时间取向的不同,其时间观念及时间行为各不相同。在跨文化沟通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时间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障碍和失误经常发生。本文从从时间观念、时间价值取向、时间使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因文化因素而产生的跨文化差异,从而了解非语言行为对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中,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沟通中的观念障碍,阻碍了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跨文化沟通中深层的观念障碍主要表现在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以及由之产生的文化依附心理、文化自卑感和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这些障碍的存在,使得跨文化沟通主体在审视异质文化时不自觉地带来干扰信息,带来对异质文化先验的偏见或自卑,从而造成跨文化沟通的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1)
不同的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由于藏汉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由社会环境折射出来的文化习俗也就截然不同,作为文化交流工具的翻译要承担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交流,是有语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的交流与沟通。想处理好文化差异中的交流与沟通,首先要将藏汉文化习俗及民族心理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藏语书籍、典故以及日常沟通用语特点,全方位分析出汉藏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邓莉 《江苏商论》2012,(2):80-82
跨文化交际是对外贸易活动的必然,文化差异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表现在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要意识到跨国交易中的文化差异并加以克服,同时进行积极的跨文化沟通和交际,首先应当树立文化差异意识,努力提高外语水平,坚持相互尊重、公正平等的原则和加强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和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国在文化及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致使许多贸易活动未能顺利开展。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对商务交流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已成为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商务交流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正在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文化矛盾的背景下,着重阐述了跨文化交际对商务交流成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间的商务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由体态语引发的误解俯首皆是。本文拟从影响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四种体态语交际方式:表情、手势、目光和体触四个基本面来探讨体态语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