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在定性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和宅基地退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宅基地产权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对宅基地产权与宅基地退出意愿之间的关系、宅基地产权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宅基地产权的稳定性、转让权以及宅基地收益权均对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各个因素对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祥松 《经济经纬》2000,46(4):15-18
马克思产以理论是一个寒带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产权的含义和本质:认为产权是财产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排他性、归属笥的关系或权利,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或经济权利;产权的权能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等一系列权利;产权的权能结构既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分离的;产权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4.
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基于宅基地承担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和切实保护耕地需要,确立了"一户一宅"、限制流转和无偿使用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但该政策安排不仅存在相互矛盾之处,也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现实,致使国家管理宅基地的政策目标难以落到实处.改革的核心应首先突破现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制度性缺陷,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5.
陈立定 《时代经贸》2011,(10):143-143
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基于宅基地承担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和切实保护耕地需要,确立了“一户一宅”、限制流转和无偿使用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但该政策安排不仅存在相互矛盾之处,也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现实,致使国家管理宅基地的政策目标难以落到实处。改革的核心应首先突破现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制度性缺陷,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土地产权登记的特点,立足现状,以建立土地登记代理制度为着眼点,谈谈如何完善土地产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土地产权登记的特点,立足现状,以建立土地登记代理制度为着眼点,谈谈如何完善土地产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8.
9.
10.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直接出现"产权"这样的概念,起码在我们的中文译文中没有这样的对译。但是,这并非马克思就没有产权理论。尽管西方现代经济学中的产权学派和我国一些研究产权理论的学者对产权的定义作了多种不尽相同的规定,但都没有否定所谓产权就是财产权利,而产权理论就是研究财产权利的。就研究分析财产权利而论,马克思的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产权改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明确反对土地私有化政策,并在重新界定土地职能的基础上,证明了土地私有化在带来生产增益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同时,必将对中国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土地私有化将使中国爆发"马尔萨斯危机"的可能性处于不可控制的境地。另外,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的现有土地产权制度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是缓解经济危机失业压力的重要缓冲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战略构想。然而,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不单纯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更涉及"城乡公平、区域公平与时际公平"问题,也涉及耕地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宅基地改革的典型试点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宅基地放开流转可能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适用范围小"、"区域不公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宅基地指标化"模式,即以权利替代实物,并引进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实现宅基地指标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转。研究表明,"宅基地指标化"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是解决宅基地问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5.
16.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珍  韦奇 《财经研究》1994,(10):20-23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产权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产权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国家和法律层面到经济层面、由法权到经济权利再到权利由以确立的生产力基础、由唯心到唯物、由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由以逻辑思辨为主到以历史考察为主的转变过程,马克思的产权观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唯物主义产权观。  相似文献   

18.
19.
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是当今产权改革的热门话题。为弄清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派产权理论之间的性质差异,本文就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其出发点和归宿作了评析。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论,是以资本主义永恒为其前提的;而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应当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用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指导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