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倾向配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研究,认为我国虽然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作出了较中小板更严格的市场监管要求,但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不稳健、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完善我国当前创业板市场的会计监管制度势在必行,尤其需要建立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高成长、高技术和高风险特征的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方法,建立公司主动自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激励机制,改变"合规有余,激励不足"的现象,促进公司和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自身能力的高估、认知水平的偏差以及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会使得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过度自信的行为,文章意在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现象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负向作用。此外文章还发现内部控制效果的提升无法对这种负相关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监管、激励政策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伊琳 《商业会计》2023,(16):80-84
近年来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作用机制引起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文章从公司内部控制的视角切入,利用2018—2020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相关财务数据以及迪博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指数,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财务风险越低,且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绩效表现的公司中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提高其内部控制质量以降低财务风险从而实现高质量稳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3年~2014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经济周期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总样本、分经济周期阶段样本和三大产业分样本研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恢复和扩张时期,会计稳健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而在经济紧缩时期,会计稳健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的投资不足。通过分产业研究发现对于第二产业,无论处于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越高的会计稳健性,企业投资行为越受到约束;而第三产业样本研究显示,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会计稳健性为基础,从信任角度分析并验证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声誉对正式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声誉越高,会计稳健性越低,表明声誉能够增进信任、降低代理冲突;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公司声誉对会计稳健性的负向影响要大于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表明声誉对正式制度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宇 《财贸研究》2013,(3):134-141
以会计稳健性为基础,从信任角度分析并验证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声誉对正式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声誉越高,会计稳健性越低,表明声誉能够增进信任、降低代理冲突;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公司声誉对会计稳健性的负向影响要大于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表明声誉对正式制度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会计稳健性入手,探讨了真实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上司公司真实的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1463个样本的实证检验表明:随着上市公司真实稳健性的增强,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越高,企业价值也就越高。这表明,通过增强上市公司的真实稳健性,可以显著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昕航 《商场现代化》2022,(24):125-128
以我国2012年-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公司的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对研发投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会计稳健性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减弱会计稳健性对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而股权制衡会加重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2017—2020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究高管薪酬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适当提高高管薪酬,公司绩效也会随之提高。这一研究结论说明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是有作用的,其内部治理以及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板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规模小、科技含量高以及股权集中的特点,同时基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制度还不健全,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通过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监测,有助于促进创业板制度的不断完善。以2016年1月1日上市的共21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并构建相应的财务预警体系模型,最后针对上市公司出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监督;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七新三高"企业,我国设立了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为"七新三高"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风险退出途径。本文着重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研究现状,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的意义;学习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理论:创业板市场的含义及特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从创业板制度、创业板公司方面入手,分析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增大的因素,进而找出控制对策——优化创业板制度,加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审计,完善事务所的管理,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2.
已有研究表明,作为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起到了较好的公司治理作用,从而影响了会计稳健性,而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集合其内部包含着更具体的划分,到底是哪一部分的机构投资者真正的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了需求呢?文章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影响了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并且这种影响在成长期权更高的公司中更显著;而压力敏感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会计稳健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12—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会计稳健性与机构投资者治理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债务融资成本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会计稳健性和债务成本的负相关关系。根据机构投资者持股目的将其划分为稳定型和交易型两类时,发现相对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会进一步减弱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会计稳健性和机构投资者治理均有利于降低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并且会计稳健性和机构投资者治理这两种治理机制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上呈现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过度自信是指过度高估有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过度低估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管理者过度自信通常表现为过高估计项目未来收益及成功的可能性,过低估计未来损失及失败的可能性(Heaton,2002)[1]。由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积极确认收益,延迟确认损失。而会计稳健性原则要求谨慎确认收益,积极确认损失。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采用不稳健的会计政策。以2007~2011年深沪两市主板非金融非ST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相对薪酬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采用KhanandWatts(2009)[2]C指数模型度量会计稳健性,实证结果显示: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与会计稳健性指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8-2010年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行业为样本,对公司外部治理的因素——产品市场竞争、股权制衡度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不具代表性,公司外部治理的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会计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票市场2007年~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影响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使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更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2-2019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CEO权力异质性研究视角探究会计稳健性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国际化战略间呈倒“U”型关系,即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产生边际递减效应;(2)基于CEO两职合一的企业分样本中,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而在非两职合一的分样本中,两者关系显著。在国有企业样本中,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而在民营企业的分样本中,两者关系显著。本文研究揭示了会计稳健性在公司国际化战略中的治理作用,另一方面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企业提供了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创业板上市公司独具有的特点,分析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并结合其特殊性,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其会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并基于其影响因素,提出必要的措施以改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孵化,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独立审计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的审计风险,主要有创业板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方面存在的风险和审计管理部门存在的风险,其次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性较大,我国创业板上市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审计行业市场不规范等方面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独立审计的风险防范措施,认为可以从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建设,积极寻求外部帮助方面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0.
陆晓艳 《商业会计》2012,(20):93-94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正式推出以来,初步形成了一套信息披露制度,但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对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并且强调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能力、自主创新竞争能力、经营风险、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所以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