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社会风险识别与抗风险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工社会风险源的复杂性:农民工的风险冲击既有来自农村传统类型的社会风险,也有来自工业文明的现代社会风险.农民工风险结构使得农民工的抗风险机制设计不容缺失,但是农民工缺乏类同城市居民化解社会风险的现行抗风险机制.从政策运用评估方法考量农民工抗风险机制的结论来看,国家化解农民工社会风险的关键是建立全新的社会风险共担机制和提供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而该体系与机制的制度载体便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技术经济》2015,(9):90-96
在Epstein-Zin-Weil效用函数框架下,用方差风险溢价作为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代理变量,并基于股票质量分类和行业分类验证了该做法的合理性。借助CoVAR的分析思想,研究了不同质量股票的不确定性冲击对风险厌恶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越好(差)的股票对风险厌恶程度的影响越大(小),说明股票质量已反映在投资者预期中。  相似文献   

3.
张海鹏 《生产力研究》2006,(11):244-245,250
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实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理性银行的信贷风险厌恶原因,指出了中小企业使银行产生这种厌恶感的自身原因。进而文章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实际,提出了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上具有非风险厌恶倾向,并从不良贷款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模型深入分析了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最后从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的角度给出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农民工教育补贴新政策引人瞩目。文章考虑两部门(农民工和政府)、两时期(教育投资期和工作期)经济,构造基于职业风险、并纳入新政策变量的效用函数,通过局部均衡和比较静态分析揭示新政策效应。结论表明:“理性选择”是农民工微观行为决策的特征雏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实现了高、低风险职业福利的再分配;教育投资提升了社会效率,但均衡是帕累托次优状态;而农民工教育补贴政策的介入,则实现着帕累托改进的动态过程。农民工工伤保险和教育补贴政策的有机搭配,诠释着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和谐政策艺术,动态支撑着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宋鹏  张超  钱宇华 《经济问题》2022,(10):61-65+72
风险投资项目选择是风险投资的关键问题,对于相关利益主体实现投资业绩的有效增长起着重要作用。风险投资机构在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往往呈现出风险厌恶的决策行为。引入风险厌恶策略来刻画投资项目的评价矩阵,在混合数据背景下构建多属性群决策模型,并利用全乘比例分析多目标优化方法获取项目选择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模型可将风险投资群体决策者的风险厌恶行为有效融入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决策过程中,并为风险投资项目选择提供科学的稳健型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6.
笔者考查具有风险厌恶偏好的由生产商主导的两级供应链,利用均值方差方法分析利润分享契约机制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风险因素情况下的利润分享契约机制,得出集中决策下供应链达成协调的充要条件.笔者讨论分散决策情况的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均衡解,并通过数值分析研究验证:分散决策时无法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相比较于风险中性的情况,风险厌恶假设下供应链的收益会产生效率损失,而且成员越厌恶风险,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7.
职业韧性正逐渐成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分析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现状出发,发掘和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而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和提升其职业韧性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FDIC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所设定的概率分布,本文利用VaR方法对商业银行风险厌恶程度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我国上市银行2004~2008年间的财务数据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可以反映其风险厌恶程度,风险厌恶程度在风险控制中得到充分体现.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净资产回报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口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农民工职业化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群体弱势地位,而且也是实现我国城镇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职业化进程缓慢既有农民工自身知识能力不足的原因,也在于社会相关制度不健全的外在障碍制约。文章在分析农民工职业化的现实意义基础上,结合农民职业化,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工工伤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在我国工伤和职业病的受害者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承受职业风险能力最为缺乏.遭遇工伤的农民工往往陷入最无助的境地。因此,在采取措施降低农民工职业伤害风险的同时.应大力推进工伤保险,并在过渡时期内倡导多层次的工伤补偿方式以解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的工伤危害与工伤保险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一手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职业流动与职业上升的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近三年职业流动频次对农民工职业上升有倒"U"型影响,适当的职业流动能增加农民工向更高地位职业流动的机会,当近三年流动次数超过6次时,职业上升的概率降低。另外,工作经验对农民工职业上升产生了倒"U"型影响,适当年限的工作经验能够提高农民工职业上升的概率。亲友介绍工作对于农民工实现职业上升有显著正向影响。男性比女性发生职业流动的概率高,实现职业上升的可能性更大。子女随迁对农民工实现职业向上流动有阻碍作用,而配偶随迁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2017,(9):150-164
金融市场中要更多考虑参与主体"人"的因素。经典理论模型通常设定风险厌恶系数为不随年龄而变的常数。本文构建模型并运用微观和宏观数据,刻画和验证经济主体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中的时变特征。微观视角下风险厌恶受年龄正向影响,宏观视角下金融市场和行为风险厌恶均随平均年龄上升而上升。少年人口占比负向影响风险厌恶;中、老年人口降低风险偏好,风险态度趋于保守。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年龄越大风险厌恶越强,可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对于后续建模中设定风险厌恶可变系数有借鉴意义。年龄改变风险态度和风险资产组合,使得人口年龄结构系统性影响金融市场风险结构。因此,本文对于从人口学视角预判未来金融市场风险结构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Multinomiallogit模型对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就业选择模型,研究了农民工的职业变迁。研究结果表明,新老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上发生了较大差异,教育程度越高,越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去体力化职业;地域差异也对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去体力化职业有显著影响。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植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并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地域间合理分布每流动,从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态.  相似文献   

14.
客户参与外包的研发项目能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减少不确定的风险成本,从而激励服务商努力工作,但客户的参与是有成本的。针对客户如何实施最优参与激励问题,建立了客户参与下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客户参与激励与收益共享激励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服务商风险厌恶度对最优客户参与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客户参与度的增加,与之匹配的收益共享激励系数也应增加;服务商风险厌恶度与最优客户参与激励之间并非单调关系,当风险厌恶度较小时,两者正相关,而当风险厌恶度较大时,两者负相关;当服务商风险中性和完全风险厌恶时,客户都将不参与外包研发项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农民工职业伤害中的潜规则问题,指出在现有的权利结构下,与正式制度背道而驰的潜规则成为实际操作中的强势规则并成为演化稳定均衡,这是农民工职业伤害的深层原因,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包括图书馆专业技术能力和一般职业能力.提升高校馆员职业能力应通过鼓励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开展图书馆学界的交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等途径提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提升图书馆员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农民工职业价值观对职业流动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利用全国18个省份随机抽样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对农民工职业价值观对职业流动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的不同维度对农民工职业流动具有截然不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职业搜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智勇 《财经科学》2005,(1):118-12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社会学、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从各自的角度对目前农民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在职业搜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期最优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说,说明了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作用及局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时代。面对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秘书的工作重点也由比较单一的事务服务转变为事务与参谋并重,工作方式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传统的工作观念、工作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升秘书人员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秘书人员的办事效率。  相似文献   

20.
洪映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126-127,137
农民工群体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由于进入城市后各种压力骤然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维护其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自编问卷,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农民工进行测查,在对其职业心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合农民工职业心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育层面、服务层面和保障层面等几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