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化同步"发展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山东省1984—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构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四化同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带动了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并不协调。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来促进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思路。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立足农业大市实际,以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为核心的"两区同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三化"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合村并居"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有力推动了人口集中居住和产业集聚发展。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德州市由原来的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3070个行政社区,社区平均人口由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情决定未来的现代化、城市化,必须是以农业为基础,农村为市场,以真正富裕起来了的农民为主力军。因此,如何推动“三农”可持续发展是必须面临的课题。而以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理念推动农业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发展农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四化"共同协调发展的要求。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建设新的四个不同方面,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1988-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蚌埠市"四化"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蚌埠市"四化"发展水平并不良好,只存在单向推动作用,难以共同协调发展。蚌埠市要强化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以城镇化为核心,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视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反哺,以实现"四化"协调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宇 《中国市场》2014,(45):79-82
"四化"同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西南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较强的地理因素和交通条件制约,农村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足,对于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不够。本文以攀枝花市盐边县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力没有充分发挥,必需通过以"四化"同步为指导发展农业现代化、合理确定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目标、奠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多种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四化"的概念,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新四化"的重要内容。随着通信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以"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即实现农业生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被统称为"新四化"。那么,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有何新内涵,有什么值得期待的新亮点?本文试作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农民的问题,为此,除了在项目规划上考虑打造观光农业、都市农业,还考虑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重速度轻质量,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三者发展不协调,导致"城市病"问题频发。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阐释了这一目标。这一新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对房地产开发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经济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其中"四化"理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提出,将农村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此次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农村产业化的农村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对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服务机制间的矛盾进行分析,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的协同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的核心。作为我国现代化重要内容和主要驱动力量的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自觉用新的发展理念规划、引领、推动发展,突出"人"的城镇化,建设健康美丽宜居和谐新城镇。肇庆新区秉持五大发展理念,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桥头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各个地区的发展做出了更具体、更全面的要求,即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并推动"四化"实现协调、融合、互动的发展。因而实现对单一省市的"四化"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湖南省的"四化"发展机遇和面临的难题作为研究重点,分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对如何调动湖南省的各项资源,推动其发展进行进一步探讨,为其正确发展指明方向,以期带动我国内地经济、文化等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城镇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工业产业化、信息网络化"四化同步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黑龙江省的发展趋势。针对黑龙江省"半城镇化"现象突出、"三农"问题困扰、缺乏核心产业支撑、信息平台搭建滞后等问题,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是:加快配套制度改革的步伐;农业现代化要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升级传统工业;加快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4)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将以聊城市为例,从理论出发结合实际,研究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合理化对策,以期有效推动聊城市乃至全国新型农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思路。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立足农业大市实际,以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为核心的“两区同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切人点和“三化”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合村并居”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有力推动了人口集中居住和产业集聚发展。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德州市由原来的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3070个行政社区,社区平均人口由原来547人增加到1353人,已建及在建居住社区340个,至少15万户农民搬进了新社区,规划建设工业、商贸、农业各类产业园区876个。德州“两区同建”拓展了农村服务业发展空间,开创了一系列农村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华商》2013,(3):38-44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随着全国“两会”在京召开,“新型城镇化”这一议题戍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在全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村庄建设用地较为粗放。近年来增减挂钩试点有效推动了菏泽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一论断明确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思路、实现路径、发展目标,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现实针对性。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国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8.
杨浩 《华商》2008,(11):132-13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根本"。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依靠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本文剖析了以农业企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科技化为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八师石河子市以"建设三大基地、发展六大产业"为指针,以三化建设即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发展方向,调整产业布局,以国企改革、重组为抓手,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聚集,培育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行业领军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对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