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全新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将在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特色产业、人民币国际化等诸多经济领域产生深刻的结构性影响。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当前阶段应以开发性金融形态为主导,同时积极培育商业性金融。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大战略路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资源工业化建设。在操作层面,应加快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开发性金融机构,设立"丝绸之路开发银行";加快推进"丝绸之路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早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线下金融媒界依赖度高、合作成本高、合作范围窄和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等局限性日益显现。应将互联网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中,夯实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合作基础,创新贸易金融合作方式,构建多层次投融资金融合作市场,促进丝路货币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导相关国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中亚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也是中国推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利益核心区,两者可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不仅符合各方利益,而且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改善国际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国家已在货币互换、本币结算、投融资机构、金融监管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也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国博弈下的货币主导权竞争、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及区域安全等方面挑战。需要相关国家加强双边和多边交流协作、深化经济合作、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为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习近平主席提出"五通"思想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而其中的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又体现了金融在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海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少,GDP增长严重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投资带动.论文基于青海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试提出青海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践思路设计.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区,推进我国与中亚能源通道建设将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给及运输安全的压力,同时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通道建设应采取联动发展模式、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型专业人才、加强项目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提升项目决策中大数据的作用,以打开我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在政策、区位、金融业发展方面具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但西安市与国内北京、上海两大金融中心在金融实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而发展潜力较大。为将西安市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应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成立丝路合作开发银行、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西安市分行、打造西安市黄金交易中心、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中心、发展互联网金融。  相似文献   

7.
2014年11月8日,来自疆内外的金融专家齐聚新疆财经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为新疆建设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建言献策。研讨会上,专家就跨境人民币业务、中亚五国金融发展对乌鲁木齐构建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口岸金融港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新疆将着力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打造新疆金融聚集区,增强新疆金融业在中亚地区的聚集效应,形成产业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6月26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赢共荣的新机遇"为主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致辞中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在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中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国际研讨会,必将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和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欧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部地区重要省份——河南省,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促进中欧贸易发展提供的重要平台,加快推进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河南省自由贸易区试点申报,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1月8日,来自疆内外的金融专家齐聚新疆财经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为新疆建设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建言献策。研讨会上,专家就跨境人民币业务、中亚五国金融发展对乌鲁木齐构建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口岸金融港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新疆将着力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打造新疆金融聚集区,增强新疆金融业在中亚地区的聚集效应,形成产业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国际工业产能合作是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顺利实施。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产能合作的背景和条件,认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工业发展的互补性是开展产能合作的基础,并确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产能合作的领域,提出构建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导、互利共赢"为内容的合作机制,以此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新疆区域金融中心是发展新疆区域金融、带动新疆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新疆向西开放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也是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要求。本文借助新疆金融中心构建条件——金融生态环境、城市影响力和金融发展效率,对新疆各地州区域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遴选出新疆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地域;结合建设地域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新疆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应采取"一主多辅"的模式,即除新疆区域金融的核心乌鲁木齐以外,还应建设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多个次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一个世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出发,从西部落后地区发展的战略地位、机遇挑战进行剖析,对西部落后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如何取得更大发展进行了具体分析,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部落后地区的可融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金融集聚现象对推进经济带建设与能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金融集聚对于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金融集聚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环境、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由于发展现状对于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对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双边经贸关系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挑战.本论文主要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及空间界定,详细研究和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贸易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中亚双边贸易发展合作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初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并提出要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②,凸显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扩大开放进程中的战略地位。近日,本刊记者就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汪巍先生。  相似文献   

17.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的八大战略路径是交通、能源、产业、城市、贸易、金融、文化、生态一体化。在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初级阶段,应着重推进交通、能源、产业、城市一体化,高级阶段应重点关注贸易和金融一体化。当前,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是能源一体化,实施的优先方向是交通运输一体化。为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实施,首先应加强政府间政治互信和务实合作,其次是加快推进操作层面的体制机制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后,各省、市积极响应,纷纷提出自己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战略定位。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定位,重庆以"渝新欧"班列率先正常开通声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连云港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地位称自己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甚至东北的黑龙江依托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陆桥也要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正"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亚欧大陆桥将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丝路沿线各地区和各国互通互联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积极融入世界、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设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加快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升级版"国家发展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使"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了可能,但是作为国际金融治理博弈的产物,建设"一带一路"必然会面临许多矛盾.因此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科学地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当下我国在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的来自各方的挑战,并据此掌握矛盾的运动规律来寻求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加快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良性互动、融合的步伐,促进全球金融治理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