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模式孕育萌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与90年代初中期,90年代初,苏南地区抓住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机遇,走上了经济国际化的道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使苏南模式在扬弃中创新。尽管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为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奇迹,但也应看到苏南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丰富新苏南模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苏南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辉煌,但到了90年代中期,人们正在给"苏南模式"赋予更多政治色彩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苏南经济似乎已停滞不前。1998年后,在学习温州等地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自主创新,与时俱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苏南模式"。苏南经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给予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一、武进区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当前武进区已逐步形成以冶金、化工、机械、装备、纺织、电子电气等传统产业为支柱,以智能装备、新材料、轨道交通、互联网、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健康等新兴产业为接续,"一企一品""一镇一业"特色鲜明的实体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了"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的蜕变。其实体经济的发展经验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声音     
《光彩》2020,(1):3-3
"传统的四大红利正逐渐消失,‘新四大红利’正逐渐显现。"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华住世界大会上,在回顾2019年的变化与挑战时,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表示,中美贸易战、制造业外移、P2P暴雷、股市楼市乏力等,让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传统的四大红利正逐渐消失,但"新四大红利"正逐渐显现。季琦认为,新四大红利为:新人口红利、新城市化红利、新互联网红利、新全球化红利。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浪潮中,苏南地区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由原来以乡镇企业发展为特征的苏南模式,走向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苏南模式",并取得了经济发展上的不小成就.然而,苏南地区在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时,也面临了城市产业低端化的问题,这不利于苏南地区经济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苏南地区面临新一轮的产业选择问题,只有打破目前的产业低端性,苏南地区的经济才会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武进双创示范基地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南枕太湖,西衔滆湖(西太湖),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要建设节点,是国家产城融合重要试点区域,是中国与以色列两国政府第一个创新合作实验区。一、核心思路围绕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以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以探索建立"新苏南模式"为核心,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生态为导向,大力实施"创业武进、创新武进"行动,创  相似文献   

7.
苏南中小企业是苏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用工成本的激增,使得苏南中小企业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苏南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就要为企业注入经济增长的新活力,积极构筑自身发展的新优势——电子商务。那么,苏南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如何呢?本文深入调研分析了苏南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最终找到了苏南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那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消失,比较优势丧失,不可能再继续高速发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国有新的人口红利,有新的资源红利,有新的改革红利或制度红利。新的人口红利是中国正在转向技工时代,熟练技术工人增加,我们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红利不在自然资源,而在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这些才是最主要的。新的改革红利则在于制度创新,新的制度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最大的改革红利将在于城乡一体化,适合中国的城镇化应该是"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效激发市场新活力,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思维方式将"互联网+"与市场监管深度融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成为改革的关键目标。"互联网+"市场监管模式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和地域优势,推动市场主体准入和日常监管的整合,促进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释放改革红利,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后,江苏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民营经济渐趋式微,苏南渐渐走上外向型经济之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江苏能否在21世纪找到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继续成为全国经济优先和领先增长的地区呢?沿江开发作为江苏面向21世纪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将成为继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后、江苏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的新增长极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口红利有可能是正也有可能是负,正的人口红利表现为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负的人口红利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即人口负债。在新时代下,黑龙江省人口数量、结构呈现新变化,其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发生了新变化。通过测算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人口红利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势,以新时代为背景,提出推迟人口负债和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外资与苏州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苏南素有"鱼米之乡,富庶宝地"之称.有着历史最为悠久的工商业传统,人才汇萃.苏南人浸润义利并重、秀慧和智巧兼备的吴文化,天生与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相契合.正是这些,成就了苏南从明清之际到20世纪30年代的工商业辉煌.市场取向的改革开始以后,苏南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曾经是全国的典范.然而当市场经济的洪流滚滚向前,苏南这种由基层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模式不能适应发展了的形势,在20世纪末的一次经济波动中,它不仅没有起带头作用,反而落在了后面.正是此时地方政府主导下致力于发展乡镇集体企业的"苏南模式"被历史"终结",苏州从1998年开始了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第二次改制".如今苏州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晓红 《商业时代》2015,(1):137-138
"苏南模式"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苏南地区也是推动长三角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核心区,也是我国首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规划区域。本文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发展模式的空间需求,结合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态势和空间经济特征,探讨苏南地区城市群建设的空间格局和城镇功能定位,提出空间转型和优化的发展策略与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王婉芳 《商业时代》2012,(15):137-139
县域经济具有比较优势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苏南和浙北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都充分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在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当我国进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后危机时代",苏南和浙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土地与能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小企业经营艰难等问题。探索如何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实现苏南和浙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少策  苏旭 《浙商》2006,(9):40-62
在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之争平静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随着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神奇般地崛起,以高新技术为核心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新苏南经济,以其更丰富、深刻的内涵引起经济学界和社会的关注。而尚德所承载的“新苏南模式“可以说是地方政府对如何培育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土壤的一次探索。我们将以更新的视角为浙商解读并剖析这一“新首富、政府造”的经典案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新苏南模式下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点,探讨了新苏南模式、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三者关系,提出了新苏南模式下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30多年来中国长期持续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要素红利、市场化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这三大红利的逐步衰减,中国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的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大进大出"式的循环发展模式也似乎走到了尽头.以两会为开端的新五年正在开创中国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张茉楠 《华商》2014,(15):1-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我国第一轮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红利正趋于消失,第二轮以结构升级为特征的全球化红利开始逐步形成。中国对外开放的模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创造以结构升级为特征的新一轮全球化红利,不断探索新路径,才能真正构建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深莞惠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莞惠一体化是一个新课题,具有新地区主义性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趋势是"四位一体"新模式。"四位一体",是指在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四个层次上的区域一体化实践模式。全球化背景下的深莞惠一体化具有超出地区空间层面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新苏南模式”大有必要 一是继续创新在我国超前开拓、具有导向效应的苏南成功之路的战略需要。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三个为主、两个协调、一个共同”为主要内容的“苏南模式”,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超前探索的理性概括。“苏南模式”对苏南的发展和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研究新苏南模式,既是把苏南在我国超前开拓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新路,继续开拓延伸下去的必然要求,也是使之与江苏和苏南“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相“对接”,更好地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推进“两个率先”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