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能耗高、耗水量大等特点,所排出的污水对周围环境影响严重,相关企业需要对其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本文对煤化工废水来源进行总结,并从预处理技术的应用、生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泡沫的消除方法、浓盐水的处理、酚类化学物质的毒性抑制六方面,论述了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吉尔吉斯斯坦整个国家的领土,基本都处于西天山山脉中,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吉尔吉斯斯坦的地质工作,早在苏联时期,就已完成了基础的地质勘查工作。因此,地面出露以及浅部的矿藏基本已被发现。今后面临的是深部找矿,找隐伏矿的问题。找深部隐伏矿,单靠传统的地质、化探方法难以奏效,需要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勘查技术。其中,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点,结合巷道揭露情况,分析一次处理剖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二次精细处理的方法和技术。通过采用高精度静校正、叠前多域联合去噪、三维叠前数据规则化、拼接处理及三维叠前精细成像等技术,二次精细处理后的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三维地震勘探原始资料的利用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李金利 《魅力中国》2013,(14):51-51
煤矿生产环境地质奈件复杂,风险大,是一个安全高危行业。为有效遏制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要积极打造企业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其最基本的内涵是人的安全意识,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基础的工作,必须是领导、职工全员参与,井从长计议,持之以恒的。搞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拓展安全文化建设途径,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5.
目前,六盘水这座工业城市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成为六盘水产业转型的总体方向。但其煤炭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留下的废弃矿坑并未得到很好的处理。本文通过对六盘水的煤矿矿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把所收集的各种矿坑资料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整理出现存煤炭矿坑的规模、矿坑周边地质环境、曾经采煤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矿坑与周边居民的关系。将这些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后结合矿坑本身的环境发掘它的潜在价值,对它进行生态修复,尽量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更好重新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6.
刘闯  张桂东 《魅力中国》2013,(14):343-343
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井上下电机车应用、效果分析评估及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办法,使读者对煤矿电机车运行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杜勇 《科技和产业》2022,22(9):314-319
为了解决煤矿深部复杂构造区岩巷冒顶、底鼓等支护失效问题,以袁店一井煤矿深部复杂构造区失修岩巷为工程背景,提出高强锚注综合控制系统来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典型岩巷高强锚注综合控制技术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强力锚固约束支护技术方案以及锚注一体化补强支护技术方案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具体“高强锚注”主动支护技术方案,并且在103大巷进行现场试验。后续监测表明支护效果良好,切实解决深部大规模复杂构造区岩巷长期稳定性控制难题。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深部复杂构造区岩巷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生产单位在完成矿产开发后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本文以同心县某煤矿恢复治理工程为例,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探讨了对新元煤矿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二次处理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综合静校正、叠前高保真噪声衰减、串联反褶积、叠前时间偏移及连片处理等技术的运用,使得二次精细处理后的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大大提高,提高了三维地震勘探原始资料的利用率,成为矿区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调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煤矿地质条件制约着煤矿的生产和安全工作,做好地质工作为煤矿初期的设计奠定基础,在煤矿的生产阶段,高效的地质工作可以减少煤矿掘进工程量,减少采煤工作丢煤损失,搬家倒面,查明地质条件同样可以预测水害及瓦斯事故,是实现生产安全的基础工作。文章具体分析了煤矿地质工作对矿井生产和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非金属矿产是其主要的经济命脉。但资源开采过程产生的尾矿废石、冶炼废渣及非金属矿固体废物已成为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调查了近年来中部地区特色产业的固体废物处理情况,分析其对环境的主要影响途径及危害,并论证了特色产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概况,笔者研究了以综合利用技术为主的多种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并展望了特色产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台湾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环保消费、企业经营环境全都由“红转黑”,而当局在对外投资政策、研发奖励办法及行政效率方面,却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致使占台湾企业总数96%的中小企业转型困难重重。 不切实际的奖励办法 研究发展具有风险高、回收慢、投资大的特点,对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而言,负担很重。而中小企业普遍认为,当局的各种奖励办法对中小企业不利,只在帮助大企业。 例如,投资抵减办法规定,申请奖励公司  相似文献   

13.
陈浩 《魅力中国》2014,(25):324-324
水利工程是一项为民兴利的工程,也是人类通过智慧和创造力利用自然、改善生存环境的途径之一,但是大自然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工程的兴建改变了自然原貌,对库区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势必需要慎重地分析和研究。本文从库区渗漏、库岸稳定性、水库淤积、水库浸没等方面探讨了水利工程对水库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并对各种库区周围的地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质工作主要由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三部分组成,其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地质工作时,首先要对水文、环境、工程地质进行了解和分析,这就显示出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只有进行勘察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因此,本文以水工环地质勘察为对象展开研究,并探究了其在地质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质较为复杂,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地基问题,因此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文章阐述了地基处理主要目的以及具体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焦作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长期高强度的开采,引发了地面塌陷伴生地裂缝、含水层破坏、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损毁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矿产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特征,然后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和发育规律,最后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也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煤矿企业和谐稳定地持续发展。巷道支护安全作业作为巷道煤矿开采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综合生产效益以及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矿企业要针对大断面巷道的地质特点,科学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充分发挥出优势作用,全面保障巷道煤矿开采的安全可靠性。文章进一步对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在大断面巷道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旨在为广大煤矿企业提供该项技术应用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采矿工作中,煤矿测量十分重要,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细致分析各项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技术,并依据煤矿所处的实际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测量技术。文章分析GPS测量技术、全站仪技术、PS技术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新技术在煤矿测量中的具体应用,以进一步保障采矿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矿山开采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环境地质治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科学的对策。在研究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治理的过程中,笔者也考虑到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后果,从维护生态协调的角度,完善对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荆门市龙源石膏矿经几十年的采矿,早期因缺乏规范化开采管理,矿山企业只讲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造成矿区出现有大面积地面沉降、塌陷,地面开裂,碴场裸露,民房受损,地下水位下降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矿区及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时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结合矿区总体建设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策,采取渣场治理绿化、农田复垦、新建供水系统及裂缝回填等措施,使之与所在自然环境匹配相融,从而达到矿业生产、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目的.该矿区治理的成功经验,对荆门市及湖北省其他矿区的综合整治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