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是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一种行使方式,是落实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方式。目前,对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制度,法律并无明确规定,试点地区开始探索行之有效的委托代理履职模式。文章通过梳理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发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面临所有权行使的权责不明确、自然资源资产“家底”不清、委托代理制度不健全等困境。基于此,文章从优化权责分配关系、做好资产清查和统计工作、科学编制自然资源清单、完善委托代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核心提示统一行使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是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构建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扫码关注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探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应定性为何种法律关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研究方法:演绎推理。研究结果:委托代理机制的政策意蕴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与监管权分开,是对所有权的委托代理,而非行政权的委托代理。国家所有权属于民事权利,应遵循私法逻辑构建“委托代理”的法律制度。研究结论:民法中的委托与代理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在制度设计中,不宜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定性为民事委托或代理,而应引入信托理论,构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三方主体结构,厘清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明确自然资源所有权行使必须以公众受益为目的,形成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概念与内涵,界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依据,探讨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的范围、主体与规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损害具有财产权益损害与生态环境权益损害双重属性,自然资源资产损害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内涵上存在交叉重叠。(2)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应界定为财产性权益损害,而生态环境权益损害应当与传统意义上纯环境要素损害一并纳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3)在现有委托代理机制下,应探索县级代理行使所有权职责,以属地为基本单位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4)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具体行使程序应当包括线索发现、损害调查、鉴定评估、提起诉讼、监督与报告等环节。研究结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应界定为财产性权益损害,并以民事诉讼为基础建立行使程序。  相似文献   

5.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解析、模式提炼及考核评价研究,是健全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并使之顺畅运行的重要保障。文章围绕“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的指导方针,总结了不同形式下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梳理了国内外典型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模式,探讨了7类委托代理模式的实践应用,构建了包含10个维度和20个单项指标的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评价体系,并提出机制、模式、考核评价方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核心提示本文通过梳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的核心问题,从委托代理主体、性质、行使方式以及在模式运行中所有权与监管权分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思路。本文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是打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全链条工作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委托代理机制运行逻辑、代理主体资产配置需求、规划实施技术可操作性角度,提出实施型资产规划应突出实施导向,从行权履职、时空、规划效用3个维度为自然资源综合配置提供参考方案,剖析编制实施型资产规划的必要性、定位与作用、规划编制关键技术内容,阐释实施型规划与既有的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发展规划、经营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统筹贯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工作链条角度出发,提出实施型资产规划的关键技术要点:(1)夯实资产清查统计等基础支撑;(2)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时空维度的综合整备;(3)制定自然资源资产综合配置方案与指引;(4)做好资产规划与金融政策工具接口。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权利主体构成体系和权能行使方式,探讨了委托代理机制行使的相关问题,提出资源清单编制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从公共管理视角解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解释试点缘由、任务逻辑、面临挑战和对策等。研究方法:将制度分析方法运用到委托代理机制的解释和评价中。研究结果:(1)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属于公有制的具体行权模式,是回应公有制产权为什么有效、如何做好整体性治理、区分“运动员”和“裁判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类重要议题的举措;(2)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是由资产核算、资源清单、行权制度、考核评价4项核心要素,以及法治、空间规划、体制机制和行政监管4项外部要素共同构成的一项系统性试点任务;(3)为应对技术、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试点采取了稳妥推进原则,为试点实践明确了原则和参考。研究结论:为提升试点绩效,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建立资产清查核算的国家统一标准、所有者权益工作共识、整体性治理转型、多样性行权模式、行权主体责任考评和监管机制5个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建立健全委托代理机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资源清单编制是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的核心任务,有助于建立健全所有权管理体系,维护所有者权益。文章基于现行法律法规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在明晰自然资源清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制定基本原则、确定资产类型、细化清单范围、理清职责内容、整合资源清单权利体系”的自然资源清单编制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资源类型、清单范围、代表行使主体与职责、代理行使主体与职责”等清单内容,并提出强化资源清单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矿业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矿业权制度是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保障。我国现行矿业权制度在矿业权的内容及物权性,矿业权主客体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在矿业权制度改革中,应进一步明确矿业权制度的改革目标、任务,研究与物权原则相适应的矿业权制度,研究新的矿产资源储量评价标准和矿业权评估科学方法,以及按矿种分类分级管理的矿业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农地发展权是国家土地权利的一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淹没在土地所有权中,这一权利,在农业社会时不太明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压力的增加,国家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也进一步增强,这一权利的社会实现和价值体现才逐步增强,逐步为各利益主体和社会所认识和争夺。本文介绍了农地发展权的起源、概念与内涵,对其在土地管理实践中可能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探讨了其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的几种可能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作为陆地碳吸收的主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森林碳汇为分析对象,拟运用产权理论从产权角度对森林碳汇服务由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这一制度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考察。得出森林汇碳服务产权的界定、技术与产权的互动演进以及国际权威组织的介入是保障森林碳汇服务在国际社会中进行有效交易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改革我国养殖渔业权制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立足保护我国养殖渔民的基本权益,讨论了我国养殖渔业权制度的改革。经过深入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养殖渔业权制度存在产权模糊和产权残缺两点重要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养殖渔业权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基于物权路径引入发展权之不可行性,以期为发展权本土化研究路径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立法技术层面,根植于产权范式的发展权,不具备物权客体之要件,并与物权法定和所有权单一性原则相冲突。在法律逻辑层面,TDR实施的个案性与物权的对世性相矛盾,所引证的双重所有权理论和英国发展权国有化的规定失之于偏颇,土地用途管制是国家行使规划权而非发展权的结果,试图藉由地方性法规创设发展权的思路也不符合《立法法》之规定。研究结论:基于物权路径引入发展权是不可行的,未来应抛弃"机械式"移植观,沿着准物权和提高管制效率的方向,探索引入发展权的可能路径与方案。  相似文献   

16.
论矿业权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权主体因其享有权利的产生、行使、权利客体等诸多特征,而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一是矿业权主体资格的享有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二是矿业权主体行使其矿业权受法律规定的限制;三是矿业权主体的责任承担受公共利益的限制。在法律层面我们应当赋予矿业权主体应有的民事主体地位,以保障矿业权人的合法利益,拓宽矿业权人的融资渠道,使更多的资金进入矿业市场,使投资者的利益和交易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而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仍停留在公共产权阶段,严重影响了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本文分析了我国自然资源配置方式的现状,提出了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取得矿业权并不当然地取得矿业活动所必需的土地使用权 ,矿业权的行使和土地使用权存在效力冲突。我国现有法律对矿地取得方式或途径的规定已出现严重的不适应 ,本文对我国矿业用地取得方式或法律途径进行了理论探讨 ,并提出了协调矿业用地和土地使用权效力冲突以及建立我国矿业用地取得制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权属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沈文星  赵元刚 《林业经济问题》2001,21(6):333-336,663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 ,是一个“一山二水七分田”的平原农业省 ,按人口和经济实力在全国是一个大省 ,但土地面积和资源状况在全国是一个小省 ,特别是森林资源相对匮乏 ,林地面积有限。在人多地少 ,森林覆盖率低 ,生态环境脆弱的情况下 ,如何加快林业建设 ,使林业生产与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就显得十分重要。经过多年的努力 ,江苏省林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八五”期间基本上实现平原绿化。林业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 ,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在发挥这两大效益的同时 ,林业已经成为江苏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林业的实地调查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从产权权属法律规定的角度 ,阐明了进一步深化江苏林业产权制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植物品种权与农民权利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民权利问题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重点考察了农民权利在有关的国际条约中的性质、地位、作用,提出了解决农民权利问题的基本政策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权利与育种者权利产生对抗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基因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不合理的基因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农民利益;CBD中基因资源国家主权原则应当成为构建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权利和基因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