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GMA沥青混合料性能受到生产因素的影响显著,室内小型拌合设备难以模拟实际的生产情况。通过Cooker车真实模拟GMA混合料生产过程,研究不同生产因素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Cooker车控制好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时,GMA混合料的性能是可控的。Cooker车的拌合时间宜控制在2.5~3 h,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将沥青用量的精度控制在±0.2%,以稳定混合料的性能。采用浇注成型的冲击韧性试验数据较切割的试验数据稳定性好,应尽量采用浇注成型的试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图解法并经过配合比调整和优化,得出AC-13Ⅰ矿料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纤维种类、不同纤维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得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OAC,然后通过高温车辙试验,研究不同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分析纤维增强机理,从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特征出发,得出不同种类纤维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纤维能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不同种类的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对应着不同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国内外废旧沥青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情况,针对我国道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破碎、筛分旧路材料以及对旧沥青的抽提试验,测得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以及延度等指标,进行室内的实验分析,提出了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TLA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文章对盘锦110#沥青进行改性并对其进行沥青及混合料性能验证。结果显示,TLA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显著降低,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抗老化性能也得到改善,TLA掺量为30%各项性能达到最佳。同时,TLA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发现动稳定度提高近4倍,低温弯拉应变较增大近20%,且残留稳定度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结果表明,TL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在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排水式沥青磨耗层路面因其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和降噪功能,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本文以OGFC-13型排水式沥青磨耗层为例,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空隙率条件下的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试验,并系统分析了试验条件、矿料级配比例、抗剥落剂等因素对水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掺量特细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了水胶比、砂率、特细砂掺量3个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特细砂掺量变化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为显著,仅次于水胶比,砂率对抗压强度影响并不明显。低水胶比条件下,20%特细砂掺量可获得较高抗压强度;特细砂掺量变化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性一般。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磨细矿粉和粉煤灰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别测试了粉煤灰和磨细矿粉等量取代水泥20%和30%掺量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泌水率和压力泌水率以及坍落度损失。结果表明,磨细矿粉和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延缓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通过掺入0%、1%、2%、3%、4% 复合高模量剂改性基质沥青以及对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了改进型GAC-20混合料,并对改进型GAC-20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验证。此外,通过复合车辙试验和CT扫描试验对改进型GAC-20混合料的铺装结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高模量剂的掺入很好地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60 ℃黏度,降低了其针入度、135 ℃黏度以及延度,综合考虑沥青基本性能以及成本控制,确定复合高模量剂的掺量为1%。改进型GAC-20混合料路用性能能够很好满足规范要求,且与GAC-20混合料相比,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提升了4.96倍、1.06倍。采用4 cm SMA-13+6 cm改进型GAC-20+8 cm GAC-25的铺装结构表现出很好的抗车辙性,且界面处空隙率降低0.8%、内部空隙率降低0.7%,有效提升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因此,采用改进型GAC-20混合料能够提升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为高温多雨条件下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尹国辉 《魅力中国》2009,(24):127-128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SBS沥青能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本文将根据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路面6标的施工试验情况,简要讲述SBS改性沥青的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我国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往往在短时间内便出现受损情况,将主要针对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配合比设计展开研究。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要求、排水设计以及结构层内部混合料配合比展开研究,从多方面去探析解决高速公路路面易受损的情况。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要求的研究,重点诊治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要合理设计路基路面的排水设施与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结构层配合比。由此,唯有做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才能保证其使用性能,确保高速公路的通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对于中国实现构建节约资源、生态环保的和谐交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温拌剂、再生剂进行选型和不同掺量试验,设计RA P含量60% 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耐久性、耐高温、抗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散性再生剂结合3种温拌剂的温拌再生技术再生混合料,RA P掺量可提高到60% 以上,混合料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压实条件好的工况,首选各项性能指标较均衡的Evotherm作为温拌添加剂;而在压实条件比较恶劣条件下,推荐选用击实效果最好的DT作为温拌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SMA混合料具备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与耐久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重载交通道路,但是由于其沥青用量大、填料多的材料特征,导致施工难度高、早期抗滑水平偏低.为改善SMA路面早期抗滑性能,基于广东省高速公路SMA路面,开展施工环节的关键工艺研究,并系统分析主要因素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MA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摊铺、碾压环节的施工温度和关键技术进行控制,可以保证混合料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离析与温度离析.油石比、纤维用量对构造深度的影响最大,随着沥青油石比增加、纤维用量增大,构造深度明显变小;增加胶轮碾压会出现构造深度小幅下降,改变沥青种类对初期构造深度影响不大.使用颗粒状纤维、增加纤维用量、降低油石比有助于提高横向力系数,使用胶轮碾压工艺反而降低路面横向力系数,而沥青种类对初期横向力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秦岭  罗传熙  黄志勇  李键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49-154
温拌技术可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但不同类型的温拌技术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不同类型的温拌剂材料制备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开展混合料的密实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动稳定度试验与动态模量试验。研究表明,各类温拌剂均可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施工温度,然而Evotherm-DAT温拌剂将导致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与抗车辙性能降低,石蜡与Asphalt-min温拌剂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国省道公路养护施工受材料、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国省道公路养护预制装配式沥青路面结构的思路。通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国省道公路预制装配式沥青路面结构的三维仿真模型,模拟计算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一步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沥青面层厚度、玻璃纤维增强刚性基板GFRP基板(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厚度、基层厚度、沥青面层模量和GFRP基板模量等对预制装配式沥青路面结构表面弯沉值、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力、沥青面层层底剪切应力及路基顶面压应力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基层带裂缝与无裂缝模式下国省道公路装配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通过仿真试验,得到了国省道公路养护装配式沥青路面结构的预制装配块的最佳平面设计尺寸,以及不同参数对装配式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和装配式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随不同参数变化的具体规律。设计合理的国省道公路装配式沥青路面结构受力良好,具有较好的抵抗沥青面层反射开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键  罗传熙  崔浩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20-225
为探究气态水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考虑气态水的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疲劳寿命计算公式与室内试验,分析常规水气浓度场与实际非均匀水气浓度场对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气态水会影响路面力学指标,常规水气浓度场在计算疲劳寿命时大于路面实际的疲劳寿命,高估了路面结构的抗疲劳能力。室内试验表明,沥青混合料经过气态水的侵蚀后同样会缩短其疲劳寿命,导致路面缺乏安全性,路面在设计及疲劳寿命预估时,引入实际非均匀水气浓度场可提高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康真  谢洪涛  常凯 《科技和产业》2023,23(6):264-269
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性环节,泵送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复杂。以泵送混凝土堵管事故风险因素为研究对象,构建DEMATEL-ISM模型,明确影响堵管事故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层级结构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泵送混凝土堵管事故风险的22个影响因素可划分为4个层级,其中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性是影响堵管事故风险最核心最根本的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混凝土施工流动性、输出压力稳定性和管道光滑度对堵管事故风险的影响作用最直接。  相似文献   

17.
潘境盛  赵桦  王勇 《科技和产业》2021,21(3):247-251
为研究积沙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成型了AC-13和AC-16两种集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借助摆式摩擦系数测试仪测试不同温度和积沙量下的摆值(BPN),建立抗滑性能随积沙量增加的衰减模型,并基于两因素与抗滑性能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都随着积沙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积沙量是影响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郑宇欣  揭继兴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54-262
河砂资源的匮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制约问题,采用机制砂代替河砂使用成为基建项目的发展趋势。依托潮惠高速开展了花岗岩碎石制作机制砂代替河砂制备防腐蚀混凝土的技术研究,针对机制砂防腐蚀混凝土应用环节缺乏系统技术指导问题,建立机制砂防腐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体系。分析机制砂生产加工关键工艺并提出推荐设备组合及参数设置;提出机制砂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控制标准,针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给出推荐范围;对高速公路不同应用场景下机制砂防腐蚀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能提出要求及检测方法。依托项目开展实体试验梁对照试验,比对梁体结构强度及防腐蚀性能,验证所建立机制砂防腐蚀混凝土性能指标体系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沥青混凝土拌合质量,而沥青混凝土拌合站是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从温度、时间、级配调整、检测等各方面控制沥青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孙晟凯  汤雄  雷俊  刘丽 《科技和产业》2022,22(4):315-319
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PPEM)由聚氨酯黏结剂、橡胶颗粒和石料组成,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空隙率大、橡胶颗粒掺量高等特点。由于PPEM是大孔隙结构,使得雨天雨水易流入路面内部,进而引发水损害。为此,基于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飞散试验,分别测试不同聚氨酯黏结剂、橡胶颗粒替换量、级配3种工况下PPEM的水稳定性。结果表明:对比分析不同聚氨酯黏结剂多孔弹性混合料,其中PU-III多孔弹性混合料水稳定性最好,PU-IV多孔弹性混合料水稳定性最差;当橡胶颗粒替换量不断提高时,PPEM的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抗拉强度比呈线性增长,说明橡胶颗粒对PPEM水稳定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PPEM所用级配的空隙率与其水稳定性呈负增长,水稳定性随空隙率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