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农户信贷需求困境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资金需求总量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农户合理的信贷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农户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及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从农村信贷市场的现状、特点出发,运用有关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户贷款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魏晶雪 《乡镇经济》2009,25(1):108-111
文章通过梳理舒尔茨的“理性小农”命题、恰亚诺夫学派的“道义小农”命题、黄宗智的小农命题和徐勇的“社会化小农”命题等国内外关于农户经济行为经典文献,分析指出处于传统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绝大多数农户在为家庭正常运转或者为生存而生产,基本可以归结为生存型小农,与其相适应的是救助性的农贷制度。  相似文献   

4.
邢舒婷  李谦 《科技和产业》2023,23(24):80-86
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绿色投资,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投资,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绿色投资的作用更为明显。最后,从政府和企业管理者两个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农户土地流转对其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影响的理论分析,以陕西省关中地区442份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两部分模型研究土地流入情况对农户正规金融信贷参与和金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农户是否进行土地流入及土地流入面积对其所获得的信贷金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是否获得正规金融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固定资产价值、社会资本和金融环境对其是否获得正规金融信贷和金额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郝智伟 《改革与战略》2014,(1):57-59,104
文章基于对山东省嘉祥县3个乡镇(卧龙山镇、大张楼镇、马村镇)小额信贷情况的农户调查数据,从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得出小额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和贫困农户需求不足的原因。发现以扶贫为设计初衷的农村小额信贷项目实际参与对象已从中、低收入贫困户转向进行非农生产性经营的中等偏上收入户和高收入农户,并且生产性小额信贷资金多被农户用于消费性支出。最后,文章尝试提出了一些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了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鸿沟显著抑制了居民消费,该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通过降低家庭可支配收入、强化信贷约束以及削弱社会网络等渠道抑制了居民消费,而民生性财政支出可以有效缓解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在户主受教育水平、金融素养较低和年龄较大的家庭中更加突出。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主要抑制了低消费群体的消费支出,并对享受型消费有更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8.
安丛梅 《南方经济》2024,(5):114-131
保障“种地”农户的金融供给和收入,既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亦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更是巩固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文章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变化的典型事实,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中的微观农户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种地”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从赋能种植业生产链的视角解构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近年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且这种影响主要来自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度的增加;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种植业收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和普通小农户样本中,在非粮食主产区和家庭农场的样本中并不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影响种植业生产链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购买,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但这种作用机制在粮食主产区和普通小农户的样本中有所差异。文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保障“种地”农户收入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地流转市场和劳动力要素相关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资本在农业生产中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替代性越来越明显,这可能进一步催生农户的信贷需求。实证研究表明:农户经营规模扩大意愿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土地规模以及农户的贷款计划也会促进农户的信贷需求。通过探讨经营规模扩大对信贷需求的影响,为信贷约束背景下的农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偏向不仅是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现有文献主要讨论了技术进步偏向的经济效应,鲜有文献从数字金融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偏向。从理论上构建技术进步偏向的CES生产函数,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偏向会受到数字金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出1869个县域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采用SARAR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及其各维度均会引致县域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最大;县域初始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会影响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程度,而且还会改变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偏向影响的方向;在缓解了数字金融内生性之后,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偏向影响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数字金融会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但其会受到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后为促进数字经济繁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贷约束下中国农户信贷缺口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贷约束存在的条件下,农户的实际的借款数额并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贷款需求。本文重新评估了我国农户受到正规信贷约束的情况,并通过Heckman选择模型调整信贷约束对农户贷款需求造成的制约性影响,从而获得一个更接近农户真实愿望的贷款需求估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所有农户中,有借贷需求的农户比重超过70%,平均信贷缺口达到4420元,农户未被满足的信贷需求缺口占到其贷款需求总额的56.72%。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释农户信贷需求难以实现的原因,文章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农户需求意愿和规模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的小额信贷认知、区域异质性和家庭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需求意愿和规模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具体地,了解小额信贷政策的家庭其信贷需求规模比不了解的家庭平均提高了9.65倍;另外,内蒙古地区农户信贷需求规模比贵州地区的农户高了12.63倍。因此,文章建议政府应该向农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教育来提高他们对小额信贷的认知程度,从而增加他们的信贷需求并且提高他们获得信贷的可能性;并且,不同地区金融机构应根据当地农户的需求特征制定不同的小额信贷产品,以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2011—2018年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216家企业为样本,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政治关联、数字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政治关联和数字金融发展均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且数字金融的发展缩小了政治关联造成的融资差异,在无政治关联样本中显示出更强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日益强烈,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日益暴露。文章以湖北省农村金融为代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户自身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创新迫在眉睫。从农村经济全局来看,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着手解决当前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问题,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是金融体系创新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阐释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获取、人力资本培训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功能效应,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对农户创业决策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3个细分指标中覆盖广度的作用最为明显。异质性分析结果揭示了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更完善的东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农户创业规模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丽梅 《中国经贸》2014,(22):100-100
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业务分析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负面影响,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下降,其贷款成本上升;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也受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创办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而融资困难成为阻碍创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金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字金融具有融资成本低、效率高,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的特点,因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数字金融为创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于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融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直是金融发展理论与虚拟经济研究的焦点问题,已有研究忽视了金融的独立性。本文运用"分离假说"的概念和分析模式,通过外汇市场与中国股市及信贷市场的实证检验,尝试性回答"金融市场中存在金融分离吗?"这一问题,对Menkhoff and Tolksdork(2001)的金融分离研究进行了新拓展。实证结果显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出现了相当程度的金融分离,而信贷市场的金融分离则不显著。针对上述三个市场出现的不同情况,本文给出了相关的解释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