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公布,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式拉开大幕,其中,“土地流转”成为最受各界关注的一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的序幕是从农村拉开的,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农村改革的成败。《农村经济,如何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这个问题,您将在《研究与探讨》栏目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3.
30年前,发端于安徽省小岗村的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国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并未有实质性的改革。用小岗村农民的话说,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脱了贫,却没有在30年的时间里致富。30年后,改革的重心重回农村。毫无疑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是今后12年内指导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核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国,稳定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农村金融如何跨越瓶颈,以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收入提高1980年,广西宜山地区出现第一个由农民自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之后,中国的村民自治怎样走过近30年历程本期《中国报道》特别关注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的新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日前胜利召开,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至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改革,在历经三十年的漫漫求索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农村,回到了土地制度。三十年首尾的遥相呼应,似乎是画了一个圆满的圈,别有一番意味。  相似文献   

5.
孙静 《黑河学刊》2010,(2):57-60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土地流转政策是新一轮中国农村改革的轴心。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有其现实的社会背景,土地流转政策具有显性正功能、显性负功能、潜功能。采取"规范实践、完善制度、优化环境"等有力措施,防范未来土地流转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相似文献   

6.
赵方忠 《首都经济》2008,(11):33-34
前不久在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的发展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农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安钢 《西部大开发》2009,(11):77-7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决定》适应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李斌  王雨佳 《新财经》2008,(11):26-29
三十年前,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三十年后,农村土地改革再一次起程。2008年10月9日~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被纳入了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开启新一轮农村改革,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期“经济学人”栏目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副研究员、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王小映,来解读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9.
黄明朗 《宁波通讯》2008,(11):15-15
时令已是深秋,神州大地却洋溢着春的气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像和煦的东风吹拂在亿万农民心头。30年前,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农村展开,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农业的大发展,也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帷幕。30年后,在国际上先后爆发能源、粮食、金融三大危机、国内经济面临种种突出问题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从《决定》的上述内容上看出,中央政府是要加大力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村发展。然而对于土地流转,《决定》同时又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11.
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新世纪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动员令,是一个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科学发展纲领,是一个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指导文件,必将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收入到2020年将要翻一番;农民将成为股东;农村宅基地将换得城市住房;城乡一体化将大力推进……”这就是2008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的出台,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喜讯。其中土地流转制度备受关注。为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龚六堂教授。  相似文献   

13.
谢学焘 《上海国资》2008,(12):45-47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交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2008年11月10日,温家宝总理签发国务院第538号令正式对外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新条例的发布正式拉开了中国消费型增值税全面转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让农民捧上金饭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中全会将激活15亿亩农村土地承包耕地每年或撬动1.3万亿资金农村建设用地价格或高达百万亿土地制度改革再次迎来历史性节点。日前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新赋予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等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5.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清醒认识、战略思维和坚强决心,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16.
10月9日-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审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的历史时期下,理清农村改革思路作为新一轮中国改革破题之举,被放在了一个举国关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打开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大门。当时正值中国经济高位运行,半年后,金融危机从潜伏到放大,人们在四处寻找复苏经济的良方而不得要领,政府加大各类投资短期内亦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18.
以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全面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我们要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集中全党智慧,凝聚社会共识,深刻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厉以宁教授认为,土地确权将是当前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开始,将是打破二元结构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