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戒不法经营者,我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入了有限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却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制度建立的目的出发,在消费者范围的界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客观要求、赔偿数额的确定、客体范围的限定和扩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王堃 《现代商业》2007,(7Z):195-195,194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戒不法经营者,我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入了有限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却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制度建立的目的出发,在消费者范围的界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客观要求、赔偿数额的确定、客体范围的限定和扩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戒不法经营者,我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英美法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却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制度建立的目的出发,在消费者范围的界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客观要求、赔偿数额的确定、客体范围的限定和扩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产品责任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规范生产者、销售者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个重要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的不足,论证了我国产品责任中确立该项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就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数额提出可操作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中广泛认可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在探讨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与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双倍赔偿的构成要件,指出其中不足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6.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中广泛认可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在探讨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与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双倍赔偿的构成要件,指出其中不足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中广泛认可的一种法律制度。本丈在探讨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与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务规定的双倍赔偿的构成要件,指出其中不足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裁了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暴露了该制度的缺陷:适用范围过窄;赔偿倍数数额太低;赔偿倍数的基数不合理.因此,为了与国外法律接轨,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应完善消费合同领域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欺诈的含义;确定惩罚性赔偿的具体数额;将惩罚性赔偿的基础确定为实际损失;消费者提起惩罚性赔偿诉讼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9.
余强 《北方经贸》2023,(2):65-67
惩罚性赔偿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此后不断发展,逐渐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该制度在1993年被引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后,不断发展,适应中国国情,逐渐被广泛适用。然而惩罚性赔偿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主体范围未厘清、适用客体范围不清晰、主观要件适用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惩罚性赔偿是英美法系创造的制度,具有独特的惩罚和预防功能。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也有双倍赔偿的惩罚性规定,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局限。重点分析了在我国民法中完整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并就其适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塞雪 《中国品牌》2014,(10):106-107
剖析食品侵权与惩罚性赔偿的内涵,结合国外相关立法,分析该制度在现实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食品侵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制度构建,并结合我国立法现状提出完善该制度适用的建议何为食品侵权与惩罚性赔偿《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20世纪以来,公司和企业潮涌般兴起,在高额利润的促使下,生产者、经营者不惜侵犯消费者的权益以获取非法利益。  相似文献   

12.
张理化 《商业时代》2012,(15):107-108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特有的制度,被广泛适用于包括产品责任在内的侵权案件之中。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中都有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但仍不完善。针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产品事故,笔者认为需要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条件、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以使该制度能起到惩罚并威慑侵权者的作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张文振 《商》2014,(21):206-206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对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和存在意义,讨论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确定惩罚性赔偿的幅度、协调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使产品责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发挥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秦爱珠 《商》2013,(17):218-219
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按照大陆法系传统的补偿性损害赔偿原理不能得到合理解释。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对违法者的处罚以实现最佳威慑水平、损害赔偿同损害相当、违法者存在一定的逃避责任的可能性等才是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正当性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首先,本文对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于消费者权利范围的界定过于狭隘、消费者的维权难以实现以及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尚不明确;接下来,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完善研究提出了看法,包括应明确并拓宽消费者的权利范围、完善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以及质量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16.
张嘉琦 《商业科技》2014,(33):26-26
首先,本文对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于消费者权利范围的界定过于狭隘、消费者的维权难以实现以及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尚不明确;接下来,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完善研究提出了看法,包括应明确并拓宽消费者的权利范围、完善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以及质量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17.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广泛实行于普通法系国家的一项制度.本文指出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缺陷,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商》2016,(7):252-253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后,总结了我国惩罚性赔偿规定于20多年来的演进规律,创设了一种比较典型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分别规定了违约惩罚性赔偿和侵权惩罚性赔偿两种。就违约惩罚性赔偿而言,将"退一赔一"修改成"退一赔三",同时还增加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小额损害的最低限额;而就侵权惩罚性赔偿,则明确了故意要件,并将计算数额确定为受害人所受损失,倍数则确定为"两倍"一下。该规则增加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可操作性,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环境损害事件影响广泛、受害人众多,发达国家法院在审理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时经常会判处惩罚性赔偿.传统民法认为,惩罚性赔偿具有"准刑法"性质,因此各国大多会拒绝承认与执行惩罚性赔偿判决.文章指出,随着环境法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承认惩罚性判决的趋势.但惩罚性判决明显违反中国的公共秩序,中国应该拒绝此类判决的执行.  相似文献   

20.
李宏伟 《商业研究》2003,(11):145-147
惩罚性赔偿是美国一个特殊的制度。传统规则上,它一般适用在侵权之诉中,只有在构成独立的侵权的情况下,违反合同才可以被判予惩罚性赔偿。在20世纪70、80年代,惩罚性赔偿在合同领域内适用得到扩展,但后来随着预期违约理论得到普遍承认,惩罚性赔偿在违约中的适用又有所倒退。因此,在美国法上其适用范围经历了一个从扩展到收缩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