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具体表现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本文根据《山东科技统计年鉴2009》提供的数据,利用熵权法,对山东省各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这对于制定山东省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辽宁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完成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从全国情况看。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遵循这一分析思路,提出要加强区域人才合作,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更有效地推进中部整体崛起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未来15—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国家创新能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在区域层次上的具体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代表了创新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整合以及推动持续创新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5.
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思想意识的总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杨威  刘朋 《价值工程》2010,29(32):47-48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高校的发展在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促进地方技术进步、推进地方文化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天津市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先决条件,面对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谐社会的建设要以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突破口。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西部12个省域进行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并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提高西部省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红色旅游是我国新兴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在辽宁西部是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结合辽宁西部红色旅游开发的原则,分析辽宁西部区域红色旅游格局及发展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迪 《企业经济》2012,(2):128-131
提升产业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可能是突破点。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实现互动,能为产业集群拥有竞争优势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所需的新知识、新信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并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延伸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加强,能够从开发新技术、引进人才、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还需要全区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培育创新链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中部地区作为我国能源原材料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4个方面,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整体仍然偏弱,且呈周期性波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湖南次之,安徽、河南、江西、山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但这四个省份创新能力均具有上升趋势,因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部各省还需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形成良性的互动,应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大学、科研机构的作用,形成完善的创新机制,完善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环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相似文献   

11.
朱婷  余景亮 《价值工程》2021,40(16):87-89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为基础,通过对各级评价指标排名的变化,分析和总结2020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同时与广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江苏区域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对进一步提高江苏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院文章从创新系统构成的角度对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其创新能力将30 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领先型区域、优势型区域、潜力型区域和后进型区域,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构成的强弱项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寻找适合相关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梳理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以安徽省汽车产业集聚为例,对安徽省产业集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对安徽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就安徽汽车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安徽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以及区域创新能力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紧密关联,必须多举措协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代表了创新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整合以及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为了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区域创新的综合保障、构建区域创新综合生态体系、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与成果转化、强化区域制造业发展相关的创新活动等。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该区积极实施战略科技引领计划,不断强化创新工作,通过促进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区域创新的服务支撑体系构建、高端创新资源在区域的聚集、区域制造业创新发展及合理布局等,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支撑了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创新要素的流动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互联网直接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其对东中部地区的推进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影响创新要素流动可以间接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但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差异明显。在东中部地区,互联网通过推动创新要素的流动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互联网对创新要素流动产生负向影响,导致该地区创新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在新世纪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既不同于区域均衡发展,也不同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异质化是辽宁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辽宁地区区域经济的异质化最大表现是沈阳经济圈和辽南沿海经济地带,如果对待和解决区域经济异质化是新时期新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区域发展理论和均衡理论,区域经济异质化对区域经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同时存在,到底哪方面作用明显,只是相对强度差异问题,也只是区域经济政策引导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叶丽  韩伟亚 《价值工程》2013,(31):190-192
人力资源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决定区域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文章首先对四个直辖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量化,然后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进而研究了人力资源综合素质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从人力资源受教育年限的角度给出了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空间载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构筑起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瑜凡 《河北企业》2022,(1):140-142
为了促进金融与自主创新更加深入的融合发展,本文以河北省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各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分层分析,研究其内在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河北省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总体耦合度为高度耦合状态,各个地区间略有差异;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上升趋势。通过本文研究,对河北省金融集聚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系统内在逻辑有深入了解,对促进两系统的耦合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